《一部描写上海钢贸业兴衰的纪实性长篇小说:浪奔浪流》
第3节

作者: 水哥shuige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老汤对此不以为然,他说:“这种事情我们又不是第一次碰到,怎么就烫手了呢?我倒认为对方要回扣是件好事。你说我们开店以来哪个采购员不要回扣?这位采购员不过比其他人要的高了一些。我们不管他要多少回扣,只要我们把属于我们的钱拿回来,其他的事情我们可以统统不管。”
  吴新民说:“你以为人家单位的领导都是白痴啊,市面上有这么高的钢材价格吗?只要找一家钢材经营部一比较就马上被发现,到时候我们会很被动的,搞不好跟那个采购员一起倒霉。”
  老汤开导他说:“新民,我看你太多虑了,做生意不能前怕狼后怕虎。这种生意不做的话我们还做什么?我认为回扣这事不会有什么问题。我们只要坚持货到付款。拿到货款后,再给他钱,能有什么问题?你想想看我们送一批结一批,把钱拿到手后再送货。就算有一天被他们单位发现了,大不了后面的生意我们不做了,还能拿我们怎么样?”

  日期:2014-10-08 11:35:28
  吴新民觉得老汤说得有些道理。做生意真的不能前怕狼后怕虎,否则只有卷铺盖走人。对方说今天来签约不知是真是假,也许对方只是说说而已,自己何必瞎操心?不如等对方上门再说,于是专等昨天的客户上门,等到下午王有才还没露面,今天大概不会有人来了,正准备出门,这时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
  吴新民还纳闷呢,该不是王有才打电话吧,他拿起电话问道:“你好哪位?”
  吴新民本以为王有才来电话,不想电话是自己的老同学陈建飞打来的,于是说道:“是建飞啊,怎么今天想起来给我打电话?前几天就听你说要来上海,到底什么时候来啊?……”
  陈建飞说:“我刚到上海,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你。”
  吴新民以为跟他开玩笑,半信半疑地说:“你已经到上海啦?真的假的?”
  陈建飞说:“我在刚到虹桥机场。对了,虹桥机场离你那里有多远?”
  吴新民这才相信他没有说笑,在电话中一个劲地埋怨他没有提前通知。他说:“你是坐飞机来的?怎么不事先通知我?好去接你……”
  陈建飞说:“我也是突然间心血来潮,说来就来了。你快把地址告诉我,我自己想办法乘车过来。”
  吴新民说:“你现在再赶过来接你,也来不及了,这样吧,你到机场门口看一下,应该有机场班车到我们附近。我这里是普陀区铜川路8号。如果还找不到,再打电话给我。”
  正在这个时候,王有才来了,吴新民赶忙让座。王有才发现店里多了一个老汤,说话肯定不方便,就用眼神暗示吴新民。
  日期:2014-10-08 11:36:17
  吴新民当然明白王有才不希望回扣这档子事让第三个人听见,就找了一个借口让老汤赶紧离开。
  老汤倒也知趣,马上借故离开经营部。王有才见店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于是坐下来干笑两声说道:“吴经理,你等急了吧?”
  吴新民笑了笑,不卑不亢地说:“做生意嘛,讲缘分。俗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所以生意急是急不来的。该我的跑不掉,不是我的强求不来。”
  王有才说:“你这个人说话挺实在的。我就喜欢跟你这样的人打交道。我们能谈成这笔生意说明我们有缘啊。你想我跑了好几家钢材经销部,最后还不是找你做?”

  吴新民说:“那是王经理看得起兄弟。”
  王有才说:“吴经理言重了。我们现在既是生意伙伴也是朋友关系。往后不要跟我这么客气。我相信只要我们好好合作,生意还怕没有?”
  他说着就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支票,说:“按照我们昨天谈好的价格把合同签了。这张支票就是你的了。”
  吴新民见他这么爽快,也不感到意外。古人都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说得一点不错。这世道,只要给好处,要多快跑多快。何况对方的好处大了去了。

  因为事已经把所有的条件都谈好了,实际上签合同很简单,签字盖章就完事。
  王有才接过合同迅速浏览了一遍,见公章的印泥还没干透,就哈了一口气,然后小心翼翼把合同收好。接着王有才把一张支票交给吴新民,说道:“按照我们的约定,每收到一笔钱,就要把我的那一部分业务费给我。”
  吴新民听到这话,大吃一惊,说:“可是,这……仅仅是10%的定金啊?”
  王有才笑了笑说:“我们不是说好每收一笔钱就要给我那份业务费嘛,定金当然也是一样。”

  吴新民见王有才笑得有些猥琐,心里老大不高兴。他真没想到合同定金还要拿走回扣,这种事还是第一次碰到,但对方坚持,他也没有办法。
  事后,他想他之所以做下这笔订单,完全是太想做这笔生意了,所以才会一次次让步。
  吴新民将王有才的佣金以现金的方式支付给他之后,说:“这些是给你的,你数一下。七天后我们开始送第一批货。”
  王有才接过钱点了点,随即揣进兜里。他一边点头一边说:“你放心。你只要事预先把货款金额告诉我,我负责把支票给你准备好。我还告诉你,我们单位要用不少钢材,做好这笔订单,后面还有生意。我只要求一点,我们都按规矩办事。”
  吴新民拍了拍胸脯,说:“你放一百个心,我们福建人最讲规矩。说出去的话一定算数。”

  看得出来,王有才对他的回答十分满意。吴新民见他点点头,拿起公文包,起身告辞。
  日期:2014-10-08 12:18:17
  《浪奔浪流》一(3)
  听到吴新民的声音,陈建飞好像一下子找到了城市的坐标,觉得上海无论多大,对他来说已不再陌生。
  二十来岁的陈建飞长着一张着急的脸,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成熟许多。他来自贫困山区,显得土里土气的样子,一看便知道是一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乡巴佬。他第一次到上海,感觉整个人的气质与大城市格格不入。为了躲开别人异样的眼光,他加快脚步从人堆中分离出来,径直走向机场到达大厅。

  他朝前匆匆走了几步,可能意识到只是自己心里作祟。其实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大家都是匆匆过客,根本没有人会多看他一眼,大可不必自惭形秽。于是又放慢脚步,随人群走向大厅出口。
  大量旅客拥堵在出口通道,为了避开争前恐后的旅客,他尽量靠边,好不容易通过机场最后一个出口,迎头看见对面人墙里三层外三层,他估计那些都是接机的亲朋好友。他的目光下意识朝对面人群扫了一眼,马上收回,他心里明白这些人与他无关。
  上海对他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城市。如果不是因为上海有他一位叫吴新民的朋友,他大概不会选择来上海。他跟吴新民是七零后的大学同学。虽然同在一所学校,但两人的专业不同。他读土壤农化,吴新民专攻农村金融。俩人毕业后分配在同一个县城,但在不同的企事业单位上班。
  陈建飞几经周折,终于留在县城一家企业单位,而吴新民由人事局统一分配到乡镇农机站工作。两年之后,当陈建飞还在原地踏步的时候,吴新民却停薪留职,来到上海经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