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水浒 108种思维 108种人生 108种结局 总有一款适合您》
第60节

作者: 冯一楠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吴用取出一把铁算子来,排在桌上,算了一回,拿起算子桌上一拍,大叫一声:“怪哉!”卢俊义失惊问道:“贱造主何吉凶?”吴用道:“员外若不见怪,当以直言。”卢俊义道:“正要先生与迷人指路,但说不妨。”吴用道:“员外这命,目下不出百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家私不能保守,死于刀剑之下。”卢俊义笑道:“先生差矣。卢某生于北京,长在豪富之家;祖宗无犯法之男,亲族无再婚之女;更兼俊义作事谨慎,非理不为,非财不取,如何能有血光之灾?”吴用改容变色,急取原银付还,起身便走,嗟叹而言:“天下原来都要人阿谀谄佞!罢,罢!分明指与平川路,却把忠言当恶言。小生告退。”

  大凡富人,因为享尽世间物欲之乐,美食可口,娇妻艳丽,内心深处是很害怕失去这一切的,所以吴用本来就是奔这个心里突破口来的,如今卢俊义自己表明了很担心这个,又很信,再加上吴用一诈,那么卢俊义上当也就顺理成章了。且看原文“卢俊义道:“先生息怒。前言特地戏耳,愿听指教。”吴用道:“小生直言,切勿见怪!”卢俊义道:“在下专听,愿勿隐匿。”吴用道:“员外贵造,一向都行好运。但今年时犯岁君,正交恶限。目今百日之内,尸首异处。此乃生来分定,不可逃也。”卢俊义道:“可以回避否?”吴用再把铁算子搭了一回,便回员外道:“只除非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方可免此大难。虽有些惊恐,却不伤大体。”卢俊义道:“若是免的此难,当以厚报。”吴用道:“命中有四句卦歌,小生说与员外,写于壁上。日后应验,方知小生灵处。”卢俊义叫取笔砚来,便去白『粉』壁上写。吴用口歌四句:“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当时卢俊义写罢,吴用收拾起算子,作揖便行。卢俊义留道:“先生少坐,过午了去。”吴用答道:“多蒙员外厚意,误了小生卖卦,改日再来拜会。”抽身便起。卢俊义送到门首,李逵拿了拐棒,走出门外。吴学究别了卢俊义,引了李逵,径出城来。回到店中,算还房宿饭钱,收拾行李包裹,李逵挑出卦牌。出离店肆,对李逵说道:“大事了也!我们星夜赶回山寨,安排圈套,准备机关,迎接卢俊义,他早晚便来也!”

  吴用自己恐怕都没想到会这么顺利,所以回去对李逵说“大事了也!”他也很高兴啊,没想到这个卢俊义修行水平等于零,太轻松了。而且吴用这里留了一条绝后计,在卢俊义家里墙壁上提了一首藏头反诗,就算卢俊义不来,也会找机会找人告发的。这里吴用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阴险歹毒,写得跃然纸上,从另外一层讲,卢俊义不勾结官府,而且乐善好施,他是个良民啊。所以汉代名臣陈平讲:“道家最忌阴谋。”吴用的下场,我们读者是看得很清楚的,这个等聊到吴用时再细说。

  “且不说吴用、李逵还寨,却说卢俊义自从算卦之后,寸心如割,坐立不安,也是天罡星合当聚会,听了这算命的话,一日耐不得,便叫当直的,去唤众主管商议事务。少刻都到,那一个为头管家私的主管,姓李,名固。这李固原是东京人,因来北京投奔相识不着,冻倒在卢员外门前。卢俊义救了他性命,养在家中。因见他勤谨,写的算的,教他管顾家间事务。五年之内,直抬举他做了都管。一应里外家私,都在他身上,手下管着四五十个行财管干,一家内都称他做李都管。当日大小管事之人,都随李固来堂前声喏。”

  诸君,这里卢俊义问题又出来了,我们之前聊林冲时曾经说,林冲是集缺点之大成,那么卢俊义显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当然我们对于卢俊义的态度是同情的,林冲则脓包了些。
  一个人善,是要辨证的善,小子当年落难后皈依佛门,也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善”,山里蚊子咬我,我默念下次不咬我,我就不打你。结果蚊子照样咬得小子满身是包,听起来十分滑稽和迂腐,但是这从侧门也说明了,善,不是对所有人都好那就叫做善,为什么好人很多人倒霉?就是因为不懂得区别的善。伟大领袖毛主席教育过我们,什么人是敌人,什么人是朋友,我们要分清楚。否则佛门为何有韦陀护法?如不具备大神通降魔,又何须千手千眼?

  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虽然偏激了点,但李固这个人是个好人吗?“这李固原是东京人,因来北京投奔相识不着,冻倒在卢员外门前。卢俊义救了他性命,养在家中。因见他勤谨,写的算的,教他管顾家间事务。五年之内,直抬举他做了都管。一应里外家私,都在他身上。”
  诸君,救了这个人也就罢了,养在家里卢俊义有钱,那也由得他,但是怎么能因为勤谨,就让他管一应里外家私?这里想不出毛病都难。
  一个投人不遇的人,且不说他是因为人品不好投不到人还是因为当时没有手机没联系上搬家的亲戚,一个大男人,能写能算,怎么就不能自食其力要去投人?
  鲁智深救的金翠莲父女投人不着,那是在农耕时代,灾荒又多,金老汉年老,金翠莲又是个女子,担不起家计。但是这样一个能写能算的人,尤其在那个会写字的人都很少的年代,居然混到被冻倒在卢家门口,可见这是个什么好人了?
  至于勤谨,普通人想找个机会都巴结不上卢家,现在他有了这个机会,能不勤谨吗?
  所以卢俊义这里的问题更为明显和致命,作为一个从小锦衣玉食的人,不懂人情世故,缺乏实际生活历练的富家子,这种农夫与蛇的“善”,是很致命的。
  这里也是启示,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讲富不过三?
  如果说白手起家的人是先贵后富,第二代的人能得到第一代的人言传身教的贵,到第三代以后,这贵就够呛了,因为没有体证,就好比光读了一箩筐的书,记了一堆大道理。
  记得道理有个屁用?卢俊义到这里,其实已经开始内忧外患了,所以有钱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当有人跟你说一件很让你好奇而想去参与的事情的时候,这时候就已经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了,因为说明已经有人在研究你了。不然随便的谈话是不可能如此让你好奇和担忧的。
  日期:2014-10-19 21:08:14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