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唐史的正能量——用精彩给你好看》
第44节

作者: 木唐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3-20 08:31:42
  连载37
  六、善后余波
  杀戮并没有停止。就在玄武门之变后的当天,李世民又杀掉了建成的五个儿子和元吉的五个儿子,这些都是他的亲侄子,李世民把他们一次性杀光了。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就是典型的斩草除根,这就是权力斗争的游戏规则,某种程度上,我们无法闪避这种游戏规则对历史的支配力,如果建成、元吉是胜利者,这一幕同样会发生在李世民儿子的身上,这一点毫无疑问。
  尽管如此,历史仍必须写下对胜利者的谴责,因为这是胜利者必须付出的代价:
  此举加之于敌人,犹令人感叹,加之于骨肉,足谓之残忍。
  忍于己当为坚忍,忍于人是为残忍。
  遍观青史,夫创业垂统之君,不独忍于己,亦必忍于人。
  千载人寰斗不休,多少血色青史流!
  先是失去了两位嫡子,紧接着又失去了十位嫡孙,六月初四这天对李渊而言,真够黑的。
  但他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无能为力。

  因为他已经失去了权力。
  名义上还有,但实际上,已是一个傀儡,已是一无所有。
  对一个皇帝来说,失去了权力,便意味着失去了一切。他只能听任惨剧再次上演,而他当时对此的反应,也永远不会载于史书。
  (魏征画像)

  但李世民的杀戮,又是有限的。他没有对东宫和齐府的党羽进行政治追杀,而是通过李渊下诏赦免了他们。于是冯立、谢叔方、薛万彻三人很快投案自首,李世民全部释放了他们。
  武德九年六月初七,李渊正式下诏,册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并把朝政都交给他。李世民就此入主东宫,大权在握。
  这期间,鉴于建成和元吉党羽众多,李世民还派屈突通驰赴洛阳,坐镇中原,以防有变。此外又把杨文干事件中被流放的杜淹、王珪、韦挺三人召回,并全部安排了职位。而建成原来的党羽魏征,此时也有了一个最终的最好的归宿。
  由于魏征此前曾屡劝建成杀掉世民,所以玄武门之变后不久,李世民便把魏征召来,声色俱厉地责问他道:“你为什么离间我们兄弟?”
  听到这话,周围人都替魏征担心,不过魏征自个儿倒是神色自如,不但没有求饶,还大喇喇地刺激了李世民一句:“先太子(建成)如果早听我的话,就没有今日之祸了。”

  魏征为什么敢如此放肆?因为他很了解李世民,李世民不但不会杀他,还会给他官做。那句责怪他的话也就是吓唬一下。
  果然,魏征这话一说,李世民脸色当即和缓下来,不但以礼待之,还任命他为东宫秘书兼谏议大夫。魏征的直谏名声在外,李世民平素就很敬重他,才舍不得杀了他呢。
  而这以后,魏征也终于可以大放异彩了。
  原先魏征、王珪、韦挺、薛万彻等人是一派,而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他们又是一派,这两派人皆当世之人杰,而分属不同的阵营,彼此视为敌人。不过到现在,就变成了一家人。
  原先各为其主,如今共事一主。此前的恩怨当一笔勾销,大家当戮力同心,辅佐英主!
  魏征他们是因祸得福了,但也有倒霉蛋。同年六月末,由于害怕遭到政治清洗,坐镇幽州的建成党羽庐江王李瑗企图造反而丢了性命。后来罗艺也因造反而被杀。

  其时,建成和元吉的党羽逃散各地,虽有赦令,但众人仍不敢出来自首,而各州县官员为了邀功请赏,又在告密者的指证下,抓了一些人,准备押送长安,时任谏议大夫的王珪出面劝说李世民饶了大伙,李世民立即下令,要求严格禁绝此类行为,同时派魏征前往河南、河北一带宣讲政策,慰抚各地,魏征干这个很拿手,很快圆满完成了任务。
  大敌已除,元凶已灭,不能再扩大打击面,搞内耗了,要把大伙都团结起来!
  历代政治斗争中,那些失败者的党羽们都免不了遭到全面打压或政治清洗,而这一次,建成和元吉的党羽们遇到李世民,居然还能参政议政,并由此而在日后跻身于权力核心,实在是有够幸运,幸运得很。
  同时,李世民能做到这一点,也显示了他的胸怀和器度。
  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胜利者应有的器度。只是很多胜利者做不到这一点。
  唯以大胸怀大器度示天下,方有大格局,大境界!
  在处理善后工作的同时,李世民还对原秦府功臣和朝廷中的秦王党进行了封赏。大伙以命相许,把脑袋别裤腰带上,随领导搏了一把,此时也应该得到回报了。
  以下是武德九年七月出炉的,大唐帝国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名单:
  文臣:萧瑀为左仆射,封德彝为右仆射,房玄龄为中书令,宇文士及为中书令(中书令为中书省长官,有两名),陈叔达为侍中,高士廉为侍中(侍中为门下省长官,也有两名),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杜淹为御史大夫。
  武将:秦叔宝为左卫大将军,程咬金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敬德为右武侯大将军,侯君集为左卫将军,段志玄为骁卫将军,张公谨为右武侯将军,薛万彻为右领军将军。
  作为玄武门之变中出力最多、上镜率最多的头号功臣,尉迟敬德不仅升职为正三品的右武侯大将军,还得到了重赏,李世民把元吉的家产一古脑赐给了他。元吉多少家产啊,这下敬德可赚大发了。
  萧瑀由右仆射升为左仆射,那原来的左仆射裴寂干啥去了呢?也升职了,升成了三公之一的司空,司空没啥实权,这是典型的明升暗降的手法。
  一朝天子一朝臣,裴寂从此退出了权力核心,几年之后去世。
  这里比较有意思的是薛万彻、封德彝两位的任命。薛万彻作为建成死党,居然也能成功升职为三品大员,与侯君集、段志玄、张公谨这批玄武门功臣并列朝堂,实在是幸运之极。至于封德彝,作为建成的秘密死党,能侥幸瞒过李世民,更上一层楼,摇身一变而为尚书省副长官,更是令人啧啧称奇!
  日期:2013-03-20 08:34:47

  连载38
  七、李世民登基
  八月初八,大唐开国皇帝李渊正式下诏传位于太子李世民,李世民当天上表固辞,李渊坚决不依,要问老李的态度何以如此坚决,道理很简单:老人家不想做一个傀儡。
  何况老人家本是一个豁达的人,随遇而安,乐天知命,从不喜欢逞强,更不爱折腾,所以能激流勇退,实在并不稀奇。
  纵观李渊的一生,以下这句话几乎可算是他的座右铭:
  该出手时才出手,该放手时就放手!
  皇权是个好东西,可也是一把双刃剑。只要你通达明透,便知它并无多少可令人留恋之处。老子绝不能和儿子再搞内耗了,一切要为了大唐的利益着想!
  既能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李渊由此成为大唐的第一位太上皇。这一年,他六十一岁,真真成了一位花甲老人。
  做大唐的太上皇,他是第一个,但绝不是唯一的一个,最后的一个。
  至此,李渊就正式进入了他的退休生涯。他将淡出我们的视野,安安静静地呆在太极宫里,做一个老人,而他所未完成的一切,也便从此交给了他的继任者李世民。
  此时李渊之所以还住在太极宫里,是因为李世民坚持要这样做。数年之后,李渊搬出了太极宫,住到了原先的秦王府弘义宫,并更名为大安宫,继续安享晚年。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李世民正式即位于东宫显德殿,大赦天下。东宫显德殿由此成为李世民的临时朝堂。十多天后,长孙氏被立为皇后,她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孙皇后。
  (李世民登基)
  这一年,李世民二十九岁,还不到而立之年。遍观史上大一统王朝创业之主,还没有如此年轻便身登大位的,他是绝无仅有的一个。
  成功了,终于成功了!
  但我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我肩上的担子又很重很重!
  乱世方休,民生调弊,劫后余生,人丁调零,大唐一统,制度草创,千头万绪,百废待兴,有多少事在等着我去拼搏,去完成!
  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这是一个风华正茂的英主,他少年时代精习骑射,立下济世安民的大志,十八九岁便策划太原兵变,协助父亲开创了大唐,及其弱冠之年,又初露锋芒,一仗灭国,至二十多岁,更率兵征讨四方,屡建奇功,削平割据,扫灭群雄,竟使天下大定,九州一统!历史已经证明,这个年青人的名字就是奇迹的代名词,在这个年青人身上,没有什么不可能!
  他还将用自己的实践证明,年青人不但可以掌舵一个庞大的国家,而且还能做到更好!

  自古英雄出少年,一切皆有可能!
  让历史给我一个舞台,我将还历史一幕精彩!
  你们知道吗?我所做过的一切,和我将要去做的一切,并不只为了我自己,也许到我真正登顶的那一天,那一刻,你们就会明白:我成功,只因我心中有梦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将用自己的全部努力,留给百代千秋万世一个理想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