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相--由八十年代陈三尺真人真事改编的悬疑写实》
第34节

作者: 孤子一枚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0-12 22:07:00
  第二天,师傅带着我在全城兜圈子,对于八岁多的我,这是快乐的一天。平日里的青菜豆腐换成了糖葫芦大白兔,往常这个时候我应该在背那些我听不懂的词语,今天我却在动物园里看老虎。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傍晚下过馆子师傅带着我回家。我牵着师傅的手,这一刻我觉得师傅也不是那么讨厌。师傅要背我,自从莲花村回来以后师傅这是第一次背我,趴在师傅的背上,我感觉很温暖。
  有些时候,上天是公平的。

  第二天一早,师傅和我分别被送上两辆车。闲话不表,师傅又是飞机汽车徒步的来到一个倒插竹的小村寨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以后。
  这是在四川一个极其偏远的小镇,具体位置师傅也不知道,带路的依旧是那个中年人。村子周围的地理位置相当奇怪,在整个村子的周围方圆几十公里,都是大同小异的山包,每个山包的相隔间隙都差不多,站在山顶只觉得就是一笼刚出锅的小笼包子,不由不佩服这造物主的奇妙。
  整个几十公里的山包统一有个气派的名字叫做棋盘山,在棋盘山的大多山包上,都是郁郁葱葱的竹林,这里的人大多以砍竹为生,因为竹根绵长,开垦出来的土地多薄,种不出好的粮食。
  走进倒插竹小村,师傅才发现村里的人都已经被安排完了,一个村民都没有,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群携带着枪支的军人,整个村子已经被军事管制。

  看着整个村子的警戒线以及一群群军人,师傅显得很坦然,既来之则安之。
  接待师傅的一个中年人,穿着一件中山装,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在一群军装中格外显眼。
  中年人是这里的头,只说了名字叫大有,很热情的接待了师傅,并且已经为师傅准备了床铺以及衣服,看样子是需要长期呆在这里。
  这件事情牵扯的比较多,所以大多问题我直接不说,只说村子的事情。
  七十年代,有许多矿产勘探的工人在中国偌大的土地上探寻一切可以开采以及值得开采的矿产,早在一年前有一只勘探队来到棋盘山,对棋盘山进行科学勘探,勘探队并没有精密的仪器,只是做初步勘探,在棋盘山打完大大小小上万个洞没有发现有矿产的轨迹,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
  那是一个山洞,在棋盘山的某个山包被掏空,当时勘探队认为是一个大型的墓葬。以为棋盘山的山体大多由花岗岩结构,这样的山体不太可能存在一个中空的山体。因为和矿产无关,所以座山并没有被标注进地图。
  这件事情被某个人知道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找到了当时的勘探队队员,结果因为棋盘山特殊的地理环境,也找不出山洞在哪个山包里。这个人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棋盘村调查,越调查这个人越吃惊,这棋盘山中大有名堂。
  原来这棋盘山是对照着天上二十八宿所构成,其中拥有无数的虚数山包,看到这里,那个人确定这里确实埋葬着一座墓,这座墓就在某个山包中。
  棋盘山的地理位置在横断山脉以及巴颜喀拉山脉的某个点上,巴颜喀拉山藏语叫“职权玛尼木占木松”,即祖山的意思,属于昆仑山脉中支东端。
  写到这里,大家想必都明白了,关于龙脉这个东西我不做过多解释。
  《葬经》有言:重重起伏.屈曲之玄,东西飘忽。鱼跃鸢飞,是为生龙。脉永不尽,生龙不息。
  这个人对此已经不是感兴趣,而是痴迷起来,他开始翻阅古迹以及各种正史以及野史,发现这是一处生龙之地,且脉未尽,蓄势有天之相。在知天命年纪的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找到这个墓,让他自己埋进去。
  虽然这个人痴迷这些,但是他终究不通晓相术,偶然间通过将军了解到陈三尺,所以他便希望陈三尺找到这个墓,并且将墓改成适合他的陵墓,然后将他埋进去。
  日期:2014-10-14 22:29:00
  古人就有话说四白四黑四红四缺德,这四缺德就是踹寡妇门、挖绝户坟、吃月子奶、欺残伤人。且不说其他,就说挖别人家祖坟这已经是缺了八辈德,坟墓通常叫做阴宅,书中说人死有气,气有应。阴宅是一个人死后的最终归宿,挖别人家阴宅在古代有些朝代是点天灯的罪行,比如明朝《大明律》:凡发掘坟冢见棺椁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已开棺椁见尸者,绞。如今师傅接到这活,摆明的伤天道。那没有双手的算命先生一语成谶,师傅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是没有办法拒绝啊!要是没有我,师傅可能宁愿坐死家中,也不会来帮忙。

  在玄学行当里,一般都是言出必行,你可以不答应,但是答应了就必须要做,这是规矩。师傅蹲在山包顶上,抽着烟打量着这些山包。
  大有站在师傅身边,很恭敬的对师傅说还有一个人,目前不在这边,在村民安置点那边,在捡舌头。
  捡舌头是一句黑话,来至于古代的土匪,舌头意思是打听消息,捡舌头就是打听消息。师傅便问大有那人是做什么的?
  大有嘿嘿一笑,才说道:是个手艺人,名叫马魁,祖师爷是清朝白云山的焦四鬼,如今也和陈先生你一样,帮着做这事儿。
  焦四师傅是知道的,在《清稗类钞》中有记载,是个专门盗墓的盗墓贼,因为这个人长期神出鬼没,心眼特别多,一辈子没有出过一次纰漏,所以在道上很多人都叫他焦四鬼。原来是个盗墓贼,师傅原本就没好气,这下更不舒服了。
  师傅对大有说:如今这先进技术这么多,需要我来做什么?那点穴之术马魁比我厉害,何必找我。
  大有在旁边没有一点气,一张脸上全是笑容:老人家做事肯定有老人家的道理,我做小的不敢多问,陈先生你多担待。

  当天晚上师傅就住进了村子,师傅的人身自由并没有太被限制,只是不能离开这片棋盘山。马魁并不魁梧,反而有些驼背,整个人弓着一个身子,一张脸上全是市侩。
  看见师傅,马魁对着师傅拱手道:陈先生你好,久仰久仰。
  师傅看着马魁市侩的脸上眼珠子四处转动,一看就不是个老实人,便没有太好的感觉,随便扯着话应付着。
  马魁并没有生气,而是给师傅讲述他白天捡舌头听来的故事。
  这棋盘山大大小小的村庄并不少,而唯独这个倒插竹的村名改的特别奇怪,倒插竹是一个风水故事,在清朝道光年间,直隶总督、漕运总督的高官颜检父子二人在广州锡场镇河洞村坪山脑一带找了一个风水大穴,作为二人死后的阴宅,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个风水大穴被人传到了民间,当时的传言是凡是埋在那穴里的后人,都能做大官,最高能坐到宰相,那穴并不小,埋下了颜检父子还能继续用。要知道古代除了皇帝就是宰相了,在古人思想中皇帝是天子,一般人是想都不能想的,最多奢望就是做到宰相。

  这民间传言一出,各地的风水先生都跑到了这坪山脑来寻找所谓的风水大穴,最多的时候风水师傅有好几百个,将整个锡场镇都翻了个遍。古话说的好,三年寻龙,十年点穴,那风水好穴又是一般人能找到的?偏偏风水先生都自认不凡,个个都觉得自己是赖布衣转世,一心要寻得那风水大穴。
  有一天,有个风水先生带着徒弟就上了山,一遍在勘察山形地势一边往前走,走到晌午,饿的不行,师徒二人就坐地上吃带来的馒头,那埋头噎人,徒弟心野吃不下,就想找点什么水果类的下馒头,结果徒弟就看见山坳处有棵柿子树,那树上的野柿子不大个,却红的喜人。徒弟想吃柿子就跑到柿子树那边去自己在树上摘柿子吃。
  师傅就不高兴了,心想着徒弟不给师傅摘几个自己就在树上吃,成何体统,也追了过去。徒弟在树上打柿子,师傅在树下边吃柿子,边观察地势。
  那柿子树前面犹如一个弓背,山势孤而高昂,风水先生觉得奇怪就爬上了前面的山头,只见那山头孤而长,如青龙驼背,左边玄武翻身如龟低上负,右边朱雀埋头如母鸡睡觉,正前方那白虎俯首如猫趴着睡觉,那师傅心中大喜,便掏出那罗盘勘舆,结果发现是那青龙驼背出苍,玄武朱雀皆臣服,对面凶星白虎变了猫,这竟然是一块苍龙拱背的风水,正是那颜检父子的葬身处。
  风水先生大喜,为了确定位置,就砍了好几支毛竹倒插在那山背上,算的自己来年必死,便想自己死后就埋在那苍龙背上。
  风水先生和徒弟就在当地住了下来,风水先生来年仙去,按照他的吩咐徒弟便让人抬着棺材去埋在当年的苍龙背上。按照他的吩咐,应该是棺材尾先起棺,头后起棺。那知道那风水先生的徒弟并没有学到师傅的本领,不明就里,结果把这个事情给忘记了。

  众人抬着棺材来到当年的柿子树旁边,徒弟却啥了眼,只见师傅几年前插在地上的竹竿早已经长成了一片竹林,那竹子全都是倒着长起来的。才一年时间,几根竹子变成了一片竹林,这天地造化也太过了头,徒弟没办法,便瞎蒙着一个穴位让师傅给埋了进去。
  师傅除了吩咐棺材倒着起以外,还有一个吩咐就是棺材脚对着墓碑,棺材倒着放,徒弟因为找不到当年的穴慌了神,一下又给忘记了师傅的交代。最后师傅的后人家道中落,唯一的儿子也在街上打架被人砍了头。原来那苍龙背上宽下窄,师傅吩咐棺材倒着起和棺材倒着埋就是顺应那苍龙背,结果被徒弟坏了事,从此多了两个风水名词,一个叫覆船嶂,一个叫倒插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