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部金融史2——贫富之刀》
第47节

作者: 天圆地方的困惑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司马衷获得这样一位老丈人,就好比身后树起了一棵参天大树。谁想废掉司马衷,就等于直接跟贾充叫板——这可是一个有能力直接挑战皇帝的人。司马炎只好放弃立司马攸的心思,把他远远打发到齐地做齐王。
  司马攸临行前,常山、常广两位公主在司马炎面前放声痛哭;就连司马衷的老师也借酒装醉向司马炎谏言,他抚摸着皇帝宝座说:“唉,可惜了这么好的椅子啊”……
  可怜司马攸,心胸还是太狭小,在去齐地的路上忧愤而死。对这段历史,明清交替之际的王夫之曾经感叹:司马攸死,晋朝并无必亡之理,唯士族不除,晋朝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可能。

  司马炎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历史没有留给他足够的时间。汉代,刘邦吕后用了10年时间以武力讨伐异姓王,而且刘邦还是马上皇帝;文景二帝又用了70年的时间才渐渐消灭了同姓王,司马炎却只有10年时间推行“占田制”,寒门素族的势力远未成气候。
  司马炎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孙子司马遹身上(不是司马衷的儿子),据说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司马遹五岁的时候皇宫曾经起火,司马遹拉着司马炎的衣角说“黑夜之间防备不周,皇帝不应该火光照到的地方”。此后,司马炎钦点这个孙子为皇太孙,并经常向大臣宣示,司马遹才是帝国未来真正的主人。
  如果关于司马遹的记载是真的,从心里学来看,他确实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聪明而又胆小的孩子,只有这样的孩子才能意识到危险。聪明加胆小当然不可能成为司马遹当选皇太孙的理由。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司马遹只是一个宫女所生,而且,这个宫女曾侍奉司马炎多年,绝不会和士族高门有任何联系。
  为了司马遹顺利称帝,司马炎这个当爷爷的可谓费尽心机:先是极力反对贾后成为司马衷的太子妃,结果被士族高门否决;分封庶出的司马柬、司马玮、司马允分镇秦地、楚地和淮南,希望能以皇族整体的力量抗衡士族,结果几位王爷先后做了刀下之鬼;临终前又命汝南王司马亮入朝辅政,结果皇后杨氏篡改司马炎遗诏,改为由其父杨俊辅政。

  白痴司马衷登上了帝位,世界变得一团糟。
  士族不但掌握了财富,还掌握了晋惠帝司马衷。失去了皇权的制约,掠夺也就失去了任何底线:“占田制”马上就被废弃;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先后被诛杀,就连那位聪慧的皇孙司马遹也被“丑而短黑”的贾后诬以谋反罪处死……
  日期:2012-12-31 15:31:10
  《晋书》这样记载这个年代:朝政均出于士族高门,朝纲法纪荡然无存,官场贿赂公行,举国上下已经见不到一个忠臣和贤能的人,天下事都可以做交易,成了一个骗子的市场(及居大位,政出群下,纲纪大坏,贿赂公行,忠贤路绝,天下谓之互市)。
  不知这些士族是否想过,一小撮人尽占天下之利,包括皇族在内的其他人又将何以为生?连司马炎定下来的皇位继承人都可以杀掉,普通人岂不更是任人宰割?皇族又不是手无寸铁的寒门素族,他们手里也有兵、有权、有土地,看着自己的实力一天天被蚕食,焉能不反抗?

  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率先举起了反抗的旗帜,终于引爆了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
  寒门素族、奸邪小吏本来就一无所有,明天也没有任何希望,在一场动乱中打破现有秩序是唯一的出路。皇族也与寒门素族第一次找到了利益结合点,司马伦手下的孙秀、司马冏手下的李含……,无一不起自田野之间的“奸邪小吏”。
  灰暗的人生,连活着都不怕,还怕死吗?
  血与火的战争中,“牛马遍野”、“天下无穷人”、“家给人足”成为昙花一现,“太康之治”在盱眙间化为乌有,自曹魏开始惨淡经营一百多年的洛阳城再次成为一片焦土。更可怕的是,士族和皇族是中原大地上最强盛的两股势力,他们之间火拼的结果是中原失去了所有的强者,再无力量对抗异族入侵。
  八王之乱中,南匈奴、羯、鲜卑、西羌、氐、等游牧民族纷纷涌进中原,在此后短短一百三十多年内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这才是真正的天下大乱!无论皇族、士族还是百姓,汉族、羌族还是羯族,所有人都生活的痛苦不堪,所有人都时刻面临生命威胁。
  ——南匈奴大单于刘渊自称是王昭君的后代,国号“汉”,并俘晋怀帝、杀晋愍帝、杀西晋四十八王……
  ——公元330年,羯人石勒建“后赵”。后赵政权对汉人的残暴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后赵太子喜欢美女,就把汉人美女砍头之后再洗净鲜血,放在盘子上把玩……

  ——这个时代中国北方汉族起义军自称“乞活军”,“乞求活命的军队”,这是多么悲惨的名字。“乞活军”曾一度攻克后赵都城,然后宣布,凡不愿意接受汉人统治的异族可以自由离去,结果,20万羯人来到城门口,然后被集体屠杀……
  在“五胡十六国”及“乞活军”也有一些货币存在,如后赵曾铸“丰货钱”等等。但是,我们实在不愿意记述这个“中原草木皆光,蔽野尽是白骨”的凄惨时代。
  我只能告诉大家,从晋惠帝永兴二年(公元305年)到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在几乎整整三个世纪里中国北方都处于一种大动乱、大破坏、大分裂之中。中原大地几乎无月不战,可怜北方苍苍烝民,在异族统治下被列为“汉狗”、“汉贼”,或者“头钱价汉”,一条汉人生命不若一头牛羊!晋惠帝死后,丧乱已经六十余年,北国人口“百不遗一”、河洛一代尽成废墟、洛阳城中常见到豺狼出没……

  日期:2013-01-04 19:49:12

  一钱杀二士
  一望无际的华北平成为游牧民族最好的战场,西晋根本无法抵挡对倏忽而来的骑兵。然而,面对浩浩长江,游牧民族没有强大的水师,不可能旦夕之间攻破天堑。公元317年,出镇江南的司马睿在扬州称帝,史称“东晋”,首尾103年。
  江南尚有半壁江山,“鹄立南望”的西晋遗民纷纷前往投奔,不仅包括皇族、士族,还包括每一个普通人:东晋初年,约90万户汉人迁徙到江南六郡,占北方战乱地区人口总数的50%,这是汉族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迁徙,自此中国经济重心南迁。
  西晋灭亡前,江南绝大部分地区只有火耕水耨的原始农业;晋室南迁后,江南一地在100年间一跃成为中国经济和文明的继承者,最后,居然能以区区数万人马大破前秦百万雄兵。
  东晋又是如何从衰亡走向繁荣,直至足以对抗游牧民族入侵的呢?
  《晏子春秋》记载过一个“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春秋年间,齐国有三位著名的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这三位武将都曾经为齐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三人意气相投,结为异姓兄弟。为遏制三位武将的声势,齐景公赐给三位勇士两个桃子,并让他们评判自己的功劳,功劳最大的两位才能吃到桃子。结果,三位武士为了争抢两个桃子互殴,最后全部死掉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