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栖梧——当祖传媒婆,遇上和合道姑(天下一切皆为情所困)》
第6节

作者: 孤子一枚
收藏本书TXT下载
  火器营领导的是一位钦加提举,清军府将领,从四品官,这也是皇帝震怒,光天化日杀进了紫禁城,还有没有王法,每一队清城小兵都由那些大官带领着,意思就一点,清不干净就都得死。
  这位大官是个场面上人物,也是犯了难,转念一想,这放走了自己肯定是一个死,等下下个封口令,就说没有报过名号,杀了也就杀了,便挥手准备开枪。
  妙荷一见如此,便也没办法了,手心里悄悄捏了那狐狸骨,施展出来媚术,脸上挂着几个泪花儿,轻声道:将军,小女子命苦啊!
  这媚术一施展,那些个小兵就像是喝醉了一番,枪都端不稳了,上头的命令早已经抛到了九霄云外。那大官看见如此,心里也是一沉,这女人当真国色天香,那一哭一皱眉,犹如有根线勾自己心一般,什么圣旨皇命都不重要了,如果让那黑衣人杀了这女人,自己这辈子就完了。
  这大官挥了挥手,连忙说道:别开枪!

  妙荷见如此,连忙接着道:妾身替庆王爷谢谢您!
  玉云真人见如此,连忙说道:放我一条生路,这人还给你们!不然鱼死网破!
  大官脑子里全是温柔乡,一时间没有说话,玉云真人见状,又说道:让我走,桌上的金条全给你们!
  清兵和大官都没反映,个个面上都是陶醉的表情,心里指不定想些什么龌蹉勾当,妙荷也是惊了,这反映也太大了!玉云真人见状,连忙退到那窗户边上,转身破窗而出,就地一滚,然后往上一跃,顺着屋檐上了屋顶,留下点点血迹而去。
  妙荷见众人都痴了,连忙收了媚术,不然自己等下可能真的出事儿,过了好几分,那队清兵才转醒来,犹如吹了一阵春风,吹走了刚才的思维,这才醒了醒脑。
  大官见状,眼睛一转,连忙跪在那妙荷的前面:小人奉命捉拿天理教余孽,这就拍几个人送姑娘回府。
  妙荷淡淡一笑道:也是上辈子造孽,遇上这等事儿,多亏官爷舍生相救,莫不敢忘。

  说完就走,顺着那清兵让开的道儿就走出去,身后只听见那清兵抓了客栈老板在死里打。
  日期:2015-07-16 01:34:00
  第五章
  道光二十年,庚子鼠。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一个悲剧的年份,中国从此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林则徐被革职,哈萨克被俄国占领。

  对于我们胡家,这一切都没有太大关系,除了赋税。这一年,我家里发生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却改变了我家的一切一切。
  我们家是传女不传男,女的招婿,男的嫁出去,只为祖上遗训。我家是世代媒婆,那时候没有计划生育,能养就能生,如果生了女儿,从小就培养媒婆的基本素质,如果生儿子,就做好入赘去别家的准备。
  胡家,得以于女人血脉的传承,在不发达的过去,靠一门为生的手艺很重要,并且有那么一门金字招牌一般的招牌。
  媒婆在古代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不管是七十二行和五花八门都没有媒婆的身影,可以说媒婆是有些优越的职业,从《周礼》中就已经有了官方媒婆的记载。在古代道德观中,提倡女性不过门前不出户,三岁不同床、五岁不同席的女性束缚,所以那些企图穿越到古代遇见单身女侠行走江湖基本不可能。不管您是达官显贵,还是一介草民,儿子要娶,女儿要嫁,就算是双方父母已定,也得通过媒妁来牵线搭桥,在某些更封建的制度下,或许洞房的时候才能一睹老公、老婆风采。

  古人结婚,讲究三媒六证,八字相合,剩下的全凭媒婆一张嘴,成于不成关键在于媒婆,所以媒婆行当有一句话,叫:说好一门亲,好穿一身新。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是古代结婚六礼,必须由媒婆来穿针引线,其次,媒婆有自己一套学问,我家传下的是四字决:一通、二勤、三口、四秤、五信。
  三媒六证,三书六礼,八抬大轿,这是古代正规的婚礼,到了今天,媒婆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自由恋爱,两情相悦。
  那年某天,我的太奶奶正和往常一样在家里晒太阳纳鞋底,这是太奶奶没有生意的时候常做的一件事,太奶奶姓胡,排行老三,人称胡三婆,其实并不老,却是我家里同辈中口才最好的媒婆。
  世道不太平,一切都不稳定,钱变得很重要,但凡有些脑子的人都不愿意在很多事上铺张浪费,所以太奶奶生意并不好。但是太奶奶并不心急,抬头看看挂在屋檐下晒太阳的腊肉和腊鸡,这些都是她挣回来的,结婚以后需要谢媒,就是汉子领着小媳妇带上一块肉和一只鸡来谢谢媒婆,这是规矩,所以当时我家从来不养猪和养鸡。

  日期:2015-07-17 16:33:00
  就在太奶奶专心纳鞋底的时候,门外来了客人,一柄滑竿落下,下来一个老人,拄着一根铁木拐杖,缓缓走了进来。
  滑竿是四川地区的一种特色,因为四川大多地不平,所以抬轿子非常吃力,从而催生了滑竿,由两根竹竿中间加个竹椅,讲究的在竹椅顶上搞个遮阳布,滑竿两头抬,大大的节省了劳动力,在解放前的四川特别流行。三奶奶抬眼一见,便知道是个有钱的主,媒婆基本功是观人,也就是我家祖传的一通,从一个人的穿着行头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钱,听人说话看人办事知其人性格,对症下药。
  老人岁数不小,看着挺精神,没事到胡家,也就说媒,太奶奶就觉得这么大岁数了,看穿着也是有身份的人,难道给孙子说媒?不管给谁说,这老头一看就不是本地人,肯定急。

  太奶奶心里盘算着能说个什么价,面上把人给请进了屋子,泡了茶叶。
  这老头其实并不老,才六十,主要是急的。
  老头姓刘,是另外一个县的小财主,闻名前来求太奶奶家说一门亲事。
  说起来刘家算是奇事一桩,刘老头一共有三个儿子,却一个也没能结婚,刘老头并不缺钱,儿子也不痴呆傻,每一次结婚偏偏就结不了。

  那刘老头大儿子,生的相貌堂堂,刘老头特别钟爱,早年间也读了很多书,是刘老头中意的接班人,也为他寻了一个县城的布店老板女儿,就在大婚前夕,大儿子却性情变了,原本从不信佛的他突然每天禅坐入定,对着墙壁就是一天。
  大婚那天,大儿子在床上入定不肯下床,这新郎官不下床还怎么结婚?时辰都算好了,一家人急的团团转,好不容易下了床,那大儿子疾奔而出,走到村子东头,有棵老槐树,树下有个乞丐正睡懒觉。
  那乞丐捏着一根打狗棍,身上穿着七八件半截衣服段子,墨水般的衣服上全是黑泥,头发脏成一团,那大儿子穿着新郎官衣服普通一下就给那乞丐给跪了下去。
  乞丐睁开眼睛,瞟了一眼大儿子,抠了抠满是疮的胸膛,起身拿起个破碗和打狗棍转身就走,大儿子连忙跟着,从此消失在人间。

  二儿子比那大儿子小了不少,生大儿子的时候刘老头家里没有现在富,便在二儿子小时候对他加倍的好,二儿子不比大儿子,却聪敏异常,据说三岁就能把算盘打的噼啪响,四岁就能数清楚院子里的青砖,被称为一等一的神童,长大后却喜欢上了鸦片,成天躺在烟馆里,刘老头气个半死,本想不再管了,自生自灭,却又被妻子拦下,说只是年轻气少,一时走入歧途,或许娶个媳妇管管就好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