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部金融史2——贫富之刀》
第3节

作者: 天圆地方的困惑
收藏本书TXT下载
  现在,我为大家还原这段历史。
  日期:2012-08-22 22:06:06
  周幽王的王后叫做“申后”,来自于西部另一个强势诸侯——申国。按西周宗法制度,申后的儿子“宜臼”是嫡长子,也是法定的王位继承人。《竹书纪年》还记载了一个周幽王的王妃,也许就是传说中的褒姒,她的儿子叫做“伯服”,按宗法制度,伯服没有可能成为周王。

  我的判断是,一旦宜臼成为周王,周王室就可能完全落入西部诸侯控制。周幽王不糊涂,他知道这件事的后果。
  周幽王时代的铭文还记载有一个权倾天下的诸侯,这个人在周宣王时代就被册封为“皇父”,周幽王时代被加封为“太师尹氏”,当权四十多年,能号令诸侯。周幽王五年,犬戎再度入侵西周王畿镐京,正是这位皇父率领诸侯击溃了犬戎。
  此时,周幽王却已经穷的叮当响,再没有可能再用“恩惠”来换皇父的“忠诚”。
  既然赏无可赏,干脆就罚吧。

  公元前777年,皇父被周幽王赶出王畿镐京。之后,周幽王获得了暂时的胜利,废黜了来自西部诸侯国的王后,并立褒姒之子伯服为王位继承人。
  这是一个短暂的胜利,却是西周灭亡的开始。
  周幽王之所以能驱逐皇父,不是因为实力,而是因为周王的位置,这个位置代表着道德制高点。一旦整个社会不再信奉道德,那么道德制高点的号召力便下降为零,剩余的就要靠实力说话。
  失去“王德”的社会,人们只会臣服于强人,只有利益才是真正的信仰。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西周几乎是一种丛林社会,只有赤裸裸的暴力才能制约这些诸侯了。对诸侯来说,周幽王不过就是一个名号,没一起喝过酒、没一起拼过命,凭什么要听你的命令?
  无疑,周幽王也看到了这一点。
  将皇父赶出镐京的同年,周幽王在太室山与东部诸侯结盟,希望依靠东部诸侯对抗西部诸侯。东部诸侯以殷商移民为主,曾经是西周王室防范的主要敌人。此时,周王室很可能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放下周王的架子,把自己与东部诸侯摆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实力做主的时代,皇父、申后也不会忍受失败,778年,申后的父亲与皇父同时起兵讨伐周幽王,要求立宜臼为王位继承人,更可恨的是这两位诸侯请来了宿敌犬戎作为帮衬,进攻周京畿。

  周幽王根本没有真正的实力,重建的成周八师在皇父、犬戎联军面前一触即溃,稍作抵抗镐京便陷落,东部诸侯并未出兵相救。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在镐京附近的骊宫被杀,西周亡。
  日期:2012-08-23 19:30:14
  管仲的刀
  周幽王死后,周平王为了躲避犬戎东迁至东都洛邑,中国开始了春秋时代。无论春秋诸侯多么强盛,都要举起周王室大旗,所以,春秋在中国历史上也被称为“东周”。
  真正的强国,震慑敌国的不只是万乘之师,而是无法超越的经济实力。强国经济之强,必然源自国内公平的经济环境,能为国民提供一个自由创造的空间。即使弱国拒绝承认强国的地位,甚至试图与强国平起平坐,却永远无法拒绝强国对本土的经济渗透。
  真正的强国,其货币体系同样无法超越。
  无论弱国多么不情愿,强国货币一定会流进你的地盘。在古代,一种曾经广泛流通的货币,又必然有大量文物存世,春秋货币则主要包括布币、刀币和蚁鼻钱三个体系。在中国史籍中经常提到“春秋五霸”,不过“春秋五霸”有很多种版本。顺着本书的逻辑,我们可以断定,真正的春秋强国是齐国(刀币)、晋国(布币)和越国(蚁鼻钱),分别对应着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
  从时间顺序来讲,齐桓公是第一代春秋霸主。不过,从齐桓公的所作所为,我实在看不出这是一位中兴之主,说他是一个花花公子倒是更可信些。齐桓公这辈子就作对了一件事,任命管仲为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出身贫寒,史籍给出的记载是“城阴之狗盗也”。管仲年轻时的生平,我只知道他做过小买卖、当过兵,还做过几次小吏。管仲似乎又是真正的“狗盗”,做生意的时候是黑心商贩、从军的时候当逃兵、当小吏的时候被罢免……。这个“狗盗”又与别的“狗盗”不同,当小贩的时候,他认识了鲍叔牙、隰朋等一批志向高远的朋友(实际上也是小商贩),也深刻领会到一个普通百姓谋生的艰难。

  管仲得到的第一个机会是辅佐公子纠,一位被质押在鲁国的齐国王子;而他的朋友鲍叔牙则辅佐公子小白,也就是后来的齐桓公。齐襄公死后,公子小白在齐国境内、是主场,公子纠却居住于齐国、是客场。
  于是,公子小白变为齐王。
  公子纠当然气不过,就向鲁国借兵跟公子小白打了一仗。鲁国看到公子小白已经即位,就杀了公子纠,并把管仲交给了齐国。此后,便是那些著名的故事:鲍叔牙举荐管仲替代自己为相,齐桓公与管仲君臣相伴,缔造了第一代春秋霸主。

  真实的世界,远比故事残酷。没有国君知臣子的佳话,只有一个超级强势的宰相和一个白痴国君。
  齐桓公与管仲的第一次对话,就尽显二百五本色。
  齐桓公:要怎样做,才能保住我现在滋润的小日子呢?(社稷可定乎)
  管仲:纷纷乱世,必须成为诸侯霸主才能保住自己(君霸王,社稷定;君不霸王,社稷不定);
  齐桓公:我没有这样雄心壮志,只要求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吾不敢至于此其大也,定社稷而已);
  面对这样的回答,管仲的反应很强烈,居然以死相逼:我没有为公子纠殉节,是为了辅佐一代英主成就霸业,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宁愿赴死;(臣之不死纠也,为欲定社稷也,社稷不定,臣禄齐国之政而不死纠也,臣不敢)
  日期:2012-08-23 19:30:52
  说完,管仲就甩手而去,快走到门口的时候才获得了齐桓公的挽留(乃走出,至门,公召管仲)。不过,齐桓公的答复仍旧很勉强:你不要这样,先干着看看(勿已,其勉乎)。
  齐桓公最后的答复,大家可以理解为领导画圈,事情究竟办不办、何时办,压根连个谱都没有。
  接下来的对话,才是齐桓公最关心的内容。
  齐桓公:我有三个坏毛病,还能执掌国政吗?
  第一个坏毛病,狩猎成瘾,无论白天黑夜想去的时候就去,只要去了就一定要得到很多猎物才肯回来;结果:耽误公务(为了娱乐,不顾身体,也不顾国事)。
  第二个坏毛病,酗酒,不分白天黑夜地喝酒、连续喝,而且,一定要喝醉;结果:耽误公务(别说国君,就是一个乡镇干部天天烂醉如泥,也一定不称职)。
  第三个坏毛病,喜欢美女,只要这个女人漂亮,不分长辈、晚辈,远近亲疏,我都要拿来娱乐;结果:耽误公务(您还真有脸说)。
  齐桓很诚实,后来他的所作所为也证明了这一切的真实性。仅女人一项,就弄了七百多,天天在后宫从事某种娱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