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水浒 108种思维 108种人生 108种结局 总有一款适合您》
第33节

作者: 冯一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接着林冲发现被陆虞侯骗了,他的表现是什么呢?“林冲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奔到樊楼前,去寻陆虞候,也不见了。却回来他门前等了一晚,不见回家,林冲自归。娘子劝道:“我又不曾被他骗了,你休得胡做。”林冲道:“叵耐这陆谦畜生!我和你如兄若弟,你也来骗我!只怕不撞见高衙内,也照管着他头面。”娘子苦劝,那里肯放他出门。陆虞候只躲在太尉府内,亦不敢回家。林冲一连等了三日,并不见面。府前人见林冲面色不好,谁敢问他。”

  小子年幼时,非常喜欢林冲,觉得这是个大英雄,功夫好,而后年岁渐长,每读到这一段时,就感叹。林冲空有一身好武艺,做人做事,却如此的不成熟。这一段的林冲是什么表现?真的要打人,会扛着一把刀给家里人看,然后天天在别人家门口等么?
  傻子都躲开了,还跟自己媳妇说,要是遇到高衙内,也照管他头面。真的很笑话,要是有胆子打,第一次就打了。
  小子的一个朋友,在某个海外国家遇到过类似情况,直接把恶少猛揍了一顿,打完了表现得大吃一惊,说,哎呀,大水冲了龙王庙,真是一家人不认一家人,刚才怎么没认出是你呢?同样是吃亏,医药费也照样赔,但是被打的,真的是郁闷惨了,还能怎的?人家打完了跟你谈交情了,之前打,是没认出来啊。误会啊。
  林冲的糟糕表现还不止如此,连续几天府前的人都见到他面色不好,诸君,如果林冲面对的是一般的对手,那他这样也就罢了,他面对的是谁?自己的顶头上司,宋朝手握重权的高太尉,天天面色不好,摆明了我不爽了。
  高太尉会怎么处理?本来林冲就是一个编外人员,而且如今对我家人不爽,我儿子又想要他老婆,在那个法制不健全的时代和社会,高俅会怎么做?一点警觉心都没有,这也就注定了林冲的悲剧命运,火烧草料场时如果不是阴差阳错,林冲早报销了,够照顾他的了。
  “第四日饭时候,鲁智深径寻到林冲家相探,问道:“教头如何连日不见面?”林冲答道:“小弟少冗,不曾探得师兄。既蒙到我寒家,本当草酌三杯,争奈一时不能周备。且和师兄一同上街间玩一遭,市沽两盏如何?”智深道:“最好。”两个同上街来,吃了一日酒,又约明日相会。自此每日与智深上街吃酒,把这件事都放慢了。正是:丈夫心事有亲朋,谈笑酣歌散郁蒸。只有女人愁闷处,深闺无语病难兴。”

  问题又出来了,在遇到危险,困难,麻烦时,林冲在干什么?
  用酒精麻痹自己。而且每日喝酒,把这件事都放慢了。作者这个字用得很妙,把这件事叫做放慢了。林冲其实是在莫名其妙的逃避。小子在开篇聊王进时说过,为什么同样的武艺,同样的职位,王进是个英雄?那就是他懂得当断则断,男儿大丈夫,拿不起,放不下,只能是害惨了自己和家人。
  在最需要林冲做出抉择和思考对策的时间里,林冲选择了喝酒。老天没帮他吗?够帮他的了,高太尉一伙没有立刻发难,已经给了他充足的时间。高衙内是什么人?京城有名的花花太岁,他会善罢甘休吗?所以林冲上梁山时,喝了两碗黄汤,还有脸在朱贵的酒店写诗,意思是自己命不好。朱贵要是个心黑的,识破了林冲的身份,一包蒙汗药麻翻,送官府请赏去了,谁能说朱贵的不是呢?官府还得给他个牌匾,协助抓贼的良民。

  所以作者自己写着都有点看不下去了,插了一段诗“丈夫心事有亲朋,谈笑酣歌散郁蒸。只有女人愁闷处,深闺无语病难兴。”看到这里,谁还能说施耐庵不尊重女性呢?
  而后高俅设计要骗林冲入白虎堂,让人在街上卖刀。“再说林冲每日和智深吃酒,把这件事不记心了。那一日,两个同行到阅武坊巷口,见一条大汉,头戴一顶抓角儿头巾,穿一领旧战袍,手里拿着一口宝刀,插着个草标儿,立在街上,口里自言自语说道:“不遇识者,屈沉了我这口宝刀。”林冲也不理会,只顾和智深说着话走。那汉又跟在背后道:“好口宝刀,可惜不遇识者!”林冲只顾和智深走着,说得入港,那汉又在背后说道:“偌大一个东京,没一个识得军器的。”林冲听的说,回过头来,那汉飕的把那口刀掣将出来,明晃晃的夺人眼目。林冲合当有事,猛可地道:“将来看。”

  诸君,人,最可怕的一点是自视甚高,一个人,不把自己看得太高,也不把自己看得太低,那就是一个正常人了。林冲为什么会中这个计?卖刀人显然早就了解了林冲的性格爱好,连续说的两句话,都是为了引起林冲的注意。林冲呢?这时他想的不是为什么卖刀的人要这样说,而是听了觉得我要去看看,既然偌大一个东京,没有一个识得货的,我不妨看看。也显得自己是个识货的人。
  到这里,林冲已经宣布完蛋了,“当时林冲看了,吃了一惊,失口道:“好刀!你要卖几钱?”那汉道:“索价三千贯,实价二千贯。”林冲道:“值是值二千贯,只没个识主。你若一千贯肯时,我买你的。”那汉道:“我急要些钱使,你若端的要时,饶你五百贯,实要一千五百贯。”林冲道:“只是一千贯,我便买了。”那汉叹口气道:“金子做生铁卖了!罢,罢!一文也不要少了我的。”林冲道:“跟我来家中取钱还你。”

  还价时自己也信了,他说“值是值二千贯,只没个识主。你若一千贯肯时,我买你的。”明摆着我是识货的人,所以买你这刀,别人都不识货,你卖不出高价的,合适点价格卖给我吧。这一段虽然说的林冲的讨价还价,但是也写出了林冲这个人自视甚高,不然施耐庵老先生没来由详细写林冲和卖刀的讲价,这多没意思。
  小子前文多次提到,在中国这片大地上,从古至今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怎么会没有人识货,就你一个人能识呢?
  小子这篇闲话水浒,看到的人里面不知道多少背地里闷声发财的高人,在笑小子闲得蛋疼呢。惭愧。
  林冲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意识,觉得自己才华了不起,但是没人识货,自视甚高,所以才会入这个局。其实林冲真的很有才吗?在梁山里面,关胜,鲁智深,卢俊义,这些人武艺都不在他之下吧?一个强盗窝里面已然如此,更别说整个大宋朝了。远的不说,隐姓埋名的王进武艺会比林冲差?王进教了个徒弟,是九纹龙史进,林冲教了个徒弟,是操刀鬼曹正。两个人的武艺,不说王进比林冲高,但恐怕也不会差过林冲吧?

  所以林冲又有什么好委屈的?
  日期:2014-10-02 11:40:06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