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珠勿惊龙(日薪八千拿命换,记录我当珍珠潜水员的日子)》
第25节

作者: 二郎神犬马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8-17 03:23:00
  郭文娟说:“你还是没能领会老鬼说的对流因素,对流一是可能让两道流动的含盐量不同的水,继续保持分层;同时又能使含沙量不同的两道水,从常规的并列,变为上下分层。”稍微顿了顿,“所以,始终是不能排除的是,这里江底的含盐量较江面为高。”
  杜志发喝了口酒,摆摆手说:“我他妈头都快大了,说了这半天,不就两个意思么?一是对流造成了含沙量不同的水却能上下分层,而非像泾水渭水那样并排;二是同时也不能排除还有含盐量不同的因素。”说完,叹了口气,把手里的烟头弹出一道弧线,扔进了江里。
  赵金生一看不乐意了,嚷起来:“小子,你烟头往水里扔做什么?”杜志发被问得莫名其妙,说:“怎么了?”赵金生说:“要是个个都这样,烟头往水里扔,船上的剩饭剩菜也往水里倒,厕所直接冲进江里,这后人以后还能继续吃跑船这碗饭吗?说不定用不着等到后人,咱自己过不了几年就没法在水上待了。岸上的那些人不在乎,我们自己也不在乎吗?”
  杜志发被讲得哑口无言,只得晃晃脑袋说:“得,你嘴巴大,讲不过你。”
  我仔细把老鬼的话又想了一遍,然后说:“现在的重点也就是为什么会产生对流?另一个副要素就是,为什么会含盐量不同?把这两点弄清,就彻底能解释这个现象了。”
  郭文娟接过我的话,说:“只不过,即便调查清楚这个现象,对于我们找到当年长江断流的确切位置,似乎也没有什么帮助啊?”
  虽然郭文娟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确实弄清上下水流分层与对流的现象,与我们确定断流处和寻找鬼雨法螺,这二者之间八竿子也打不着。但就如同我总是会不自觉地隐隐想起那个骑车去钓鱼的中年男人一样,我也隐隐觉得这个诡异现象,是在暗示着什么。但究竟是什么?我不明白,当时在场的所有人,包括老鬼在内,也没有一个能明白的。
  两杯酒下肚,身上暖和了起来。赵金生吩咐一个水手去厨房做饭,然后问我们下午怎么安排?
  再下水显然不可能,也得不到什么更多的线索,就好比要在一片沙漠中去寻找绿洲,盲目四下勘探巡逻,除了徒耗体力外,没什么伟大意义。所以我、杜志发、Maggie三人商量一下后,本来决定先回宾馆,想出线索或者办法后再作计较。谁知赵金生听了,说:“别介啊,有了大发号,还用得着回什么宾馆吗?这儿不就是现成的宾馆吗?没头绪下一步做什么,那就先在船上待着。一来熟悉水文,说不定能找出点灵感出来,憋在房间空想,很难有头绪的;二来体验一下本公司的实力,要不然到时候价格谈不拢,还以为是我赵金生掉钱眼儿里,狮子大开口呢。哈哈!”

  别看赵金生四肢发达,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也糙,但是说出来的道理,却挺能切中要害,让人没法拒绝。我们三人想想也是,于是便决定先留在龙牙号上。
  那间夫妻房,留给郭文娟一个人住。我和杜志发两人就在原本大副和二副的那个双人大间休息,大副和大管轮两人合住一间,二副和二管轮则搬到船尾的水手舱,和原来的水手、机工,四人同住。这样,刚好全船十一人,一个萝卜一个坑,全都妥妥帖帖。
  一会儿饭做好了,让我们想不到的是,主菜竟然是长江刀鱼。刀鱼号称长江四鲜之首,价格相当昂贵,一条重三两左右的刀鱼,价格能卖到3000元/斤。虽然老家没有刀鱼这种东西,但我是学水产的,又在上海的水产公司待过,因此无论对于刀鱼、鲥鱼、河豚还是鮰鱼,都比较熟悉。杜志发和郭文娟却没吃过,也认不得好丑。
  我笑着问:“赵老板,用不着这么破费上江刀吧?”
  赵金生满不在乎地说:“哎,跟谁吃不是吃?就算你们不来,我们也照吃。这段长江是最正宗的江刀产地,你们是外地人,应该没怎么来过这里,不尝尝就可惜了。”
  杜志发也拿出我们带过来的朗姆酒,说:“老赵,我也就不喊你赵老板了。这酒是洋酒,我和杨宣哥俩最喜欢喝这个,你们也一起来,要是喝的惯,尽管放开喝,我们车子里还有很多。今天就来个洋夹本,刀鱼配朗姆酒,哈哈!”
  几个船员跟着后面起哄,大家都蛮高兴,虽然年纪有老有小,但没多会就都熟络了。其实但凡在船上过活的人,男人中,很少有不喜欢酒的,我分析应该与这种潮湿阴冷的环境有关,环境会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产生影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