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家坟》
第59节

作者: 赫园海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可没嫌你是老农,是大老粗,能给女人采花献花,也不是一般的老农呢。”母亲调侃地说。
  父亲笑,母亲也笑了。喜岁怀抱着花,坐在马背上前行,很快到了太平镇。
  “先上庙。”母亲说。
  “那是一定的。”父亲说。

  那庙就在太平镇的北山坡上,玉翠家就在山下,离庙不是很远。
  进了大门,就有一位小老道迎接上来。母亲上前施礼:“这位小师傅,我们是来还愿的。”
  “那就将马拴在门外,跟我进来吧。”小老道说。
  母亲带着喜岁,跟着小老道往院子里走。父亲在一棵树上拴好马,取下那装羊头的柳条筐,在手里拎着,跟在后面。
  一位年约四十岁面目清丽的女道姑迎上来,小老道向女道姑说明母亲和父亲的来意,就将母亲引到院子里。
  院子里有一神台,供奉着神仙。
  母亲带喜岁跪下道:“这位女道长,我们是从清水来的,四年前,我们也是太平镇上的人,将孩子曾许给庙上三年,求庙上保她一生太平,不尅父母不尅亲人,保佑她好好长大成人。如今三年期满,我们想带回孩子,还上羊头一具,红布百寸,还了我们的愿。”
  女道姑躬腰施礼:“这位夫人,孩子还给你们,保她一生不剋父母,不剋亲人,长命百岁。羊头红布我们收下,以此供奉神仙。”

  我母亲带孩子连叩三头,便起身。
  女道姑说:“带孩子回去吧,从此可以蓄发,还女儿之身。往回走吧,一百步内不要回头。”
  母亲留下羊头红布,拉着喜岁,往外走。告诉喜岁:“不要回头,数下一百步,再回头。”
  喜岁却道:“妈妈,那道姑的头发那么长,为什么不梳辫子?”
  “小孩子,怎么那么多话,不要讲话,不要回头,数一百步。”
  “好的,妈妈。”喜岁答应了,在心里数着,跟着母亲往外走,我父亲跟在身后。
  出了大门,父亲拉上老白马,继续跟着走,下了山坡去玉翠家。
  日期:2015-07-05 11:46:00
  @赫园海棠 第六十五章
  玉翠一听有人敲门,便出来开大门。一见是我母亲,两眼热泪道:“二姐二姐夫,你们怎么来了?”

  母亲道:“这不是给喜岁还愿么。”
  “我说呢,你走了四年了,还没回来过太平镇呢,快进屋子吧。”
  父亲在院子里拴了马,喂上自带的草料,就跟母亲和喜岁一起进了屋子。
  坐下来,玉翠想起玉琢,难过了一阵子,我母亲劝她:“再有一个月就烧百日了,不必伤心了,还有妈在,还有姐姐我在,没事儿回娘家去走走,有什么话也和家里唠唠,不能总在这镇上守着。”

  “嗯,等百日时我回去。”玉翠说。
  “行,那时候天就更暖和了。”
  “妈还好?”
  “还好,就是总挂着你和孩子,总是年纪大了,好忘事,给你捎来的山货,在外面筐里。”
  父亲起身去给取来道:“还有两包清水的红豆小点心。”
  “亏得你们想的周到。”玉翠擦干眼泪道。
  在玉翠家住了一晚上,玉翠的男人在药铺上值夜班,没回来。姐妹两唠了不少贴己的话,母亲还打听了江宅,玉翠道:“他们家的土地土改也分了,买卖也主动交公了。”
  “买卖主动交公,那一定是江中廷的主意,江家兄弟中,就他有那脑瓜和心胸。”母亲道。

  玉翠道:“最惨的是老三江怀廷那一份儿。那江怀廷没了警署的工作,在家悬着,还不知道怎么办呢。那杨春彩吃了不少苦头,为了一个老太太的水烟袋,说是金子的,让人收了去,挨了打,游了街,后来,又说不是金子的,人家说她有意骗人,她委屈的不行了,说,老太太一直都说是金子的,我哪里知道。”
  我母亲听了这些,能想像出杨春彩为了那水烟袋付出多少代价。
  第二天,一吃过早饭,玉翠就陪着我母亲和我父亲带着喜岁来到梨花沟江家祖坟。我母亲怕我父亲心里犯忌,就道:“要不,你等在一边儿等着?”
  父亲道:“不用啊,他是谁,喜岁的爹,也是我两姨舅哥啊,我给添把土也是应当的,就当我替喜岁添。”
  母亲听父亲这么说,也就没阻拦,将玉翠带来的铁锹交给父亲,父亲就给添土。

  母亲没哭,在江振廷的坟前久久地站立着,看坟上没有新冢,知道老七爷还活着。
  母亲低头对喜岁道:“来,宝贝,跪下给你爹叩头。”
  “这里面埋的是我亲爹啊?”喜岁跪下抬头问。
  “是的,他叫江振廷,你要记住他,记住这个地方,叫梨花沟,江家祖坟,有一天,妈老了,你长大了,你要常来看他。”
  “我记住了,妈妈。”说着,喜岁就连连叩了三个头。
  母亲含着泪,道:“江振廷,我离开你,进了孟家,又离开孟家,进了赫家,赫家待喜岁亲如己出,你要保佑喜岁,保佑赫家老老少少世代平安!”
  忽然有一阵小风,打着旋儿,从坟头上飞起来,又飞走了。
  玉翠道:“还真有灵。好啊,他会保佑你们母女的,我们走吧。”
  说着,大家离开坟地,出了梨花沟。
  父亲扛着铁锹跟在后面,领着喜岁,喜岁道:“我亲爹只能在这梨花沟久住了,孟爹也久住清水油瓶沟,都不能回来了。我只有你一个爹了,你要陪着我和妈妈,陪着我长大。”
  父亲道:“一定,我一定陪着你和妈妈,永不变心。”
  “我们拉钩吧。”喜岁建议。
  父亲道:“好。伸出食指,做了一个勾状,和喜岁钩在一起,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变!”
  回到玉翠家,又住了一晚上。玉翠的男人从药铺上回来了,一个小郎中,性格怪癖,进屋子就说些不中听的话:“我养活你么这些白吃饱。”说完了,就让心翠做饭,道:“做过水面条。”
  玉翠就和面,斡面条。吃饭的时候,小郎中拿出好多瓶子,里面是各种调料和酱油、醋,蹲在炕上,一大碗面条,自己加上各种调料,用筷子搅拌着,然后,吐噜噜地大吃起来。
  喜岁道:“小姨夫,你吃面条怎么那么响啊?”
  母亲道:“小孩子话多,吃饭时不要讲话。”
  “嗯,我知道了。”喜岁低下头,一心一意吃面条。
  日期:2015-07-05 11:49:00
  第六十六章
  父亲和母亲在玉翠家住了两个晚上。
  第三天早上,母亲道:“今儿,我们得去江宅看看七爷和月桃了,也看看璞玉,下晌咱们往家走。”

  父亲道:“那也好。”
  玉翠拉着喜岁,陪着我母亲和父亲往江宅走。母亲就感觉到心砰砰地跳,接着便是一阵痛。
  玉翠敲门,出来一个姑娘,母亲定眼一看,是月桃,便道:“桃儿。”
  月桃看来人是我母亲,有点喜出望外,道:“妈,你怎么来了?”

  母亲见月桃长高了,变成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一把拉过月桃,道:“我们来给你妹妹还愿儿,也顺便看看你和你七太爷,你七太爷可好?”
  月桃眼圈有点红,道:“七太爷还行,就是落炕一个月了,不能走路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