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
第9节

作者: 修武兴国
收藏本书TXT下载
  1937年11月,希特勒打定了把自己的老家奥地利拉进德国的主意。此时希特勒觉得单纯从德国和奥地利的军事实力对比来看,奥地利只不过是一盘菜,德国搞定奥地利也就是分分钟的事。如此,希特勒需要考虑的仍然是国际上的观瞻而已。
  这个时候,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之间基情四溢,德意两国又处于蜜月期,再加上意大利已经把埃塞俄比亚吞到了肚子里,目前正在消化,所以墨索里尼对希特勒想吞并奥地利的想法一点儿意见也没有。
  这么个情况,希特勒只需再试探一下英法的态度就行了,如果英法对德国吞并奥地利没有意见,那么奥地利就死定了。
  当然,吞并奥地利有风险,执行起来需谨慎。希特勒认为自己必须跟军队达成一致,以便使军队作为自己胁迫奥地利顺从德国、威胁英法支持德国的有效工具。
  至于军队是不是跟自己一条心,希特勒认为他只要小小地试探一番就知道了!
  在1937年10月,希特勒就曾经召开了一次有军队和外交部主要官员参加的重要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有:国防部长维尔纳.冯.布隆贝格、陆军司令维尔纳.冯.弗里奇、海军司令埃利希.冯.雷德、空军司令赫尔曼.戈林和外交部长康斯坦丁.冯.诺伊拉特。
  日期:2013-03-29 00:35:46
  冤枉了,我只是说希特勒曾经帮助过我们中国呀!您把我上升到位希特勒唱赞歌的层次我就泪奔了。
  我不赞同纳粹的种族主义政策,那是不对的。
  然后,我只是在写历史哦!

  如果我真的要写希特勒的赞歌,那我就不会这么行文了,那我就只写希特勒,然后吹捧他一番便了。
  事实上,我前面就写了第二帝国和魏玛德国,第三帝国是我写的德国历史的一部分而已。
  另外,不瞒您说,我最喜欢的是普鲁士王国,那是个骑士的国度。
  普鲁士王国的守时、严谨、自律、清贫等气质是我最喜欢的。
  好的,我就说这么多了!请您记住哦,我喜欢德国,但更喜欢正义(主流价值观,请高手不要扁我)!
  谢谢您的注释,学习了!有空请常来坐坐,批评和鼓励都是我的动力。感谢!

  日期:2013-03-29 07:23:50
  我们把这些参会人员的头衔一看就知道本次会议的级别很高,那讨论的事情自然都是大事件。确然不错,本次会上希特勒告诉他的将军和外交人员们,德国必须要拓展生存空间:在西欧,所有日耳曼人聚居区必须并入德国;在东欧,俄国人不配享有如此广阔的土地,德国必须进军俄国,为日耳曼民族搞到足够的地皮——“生存空间”。
  由于之前德国的高级将领和外交人员们听希特勒说这种话已经无数次,他们以为这又是希特勒把他们叫来进行语言轰炸而已,这些人为他们又要听爱幻想的元首直播好几十分钟的童话故事而烦恼。
  将军们和外交官们不想听希特勒讲故事,但是又不敢明言,他们只好灵魂出窍,人在心不在,敷衍着希特勒。待得希特勒见他的手下们一个个目光游离,心不在焉,显然没有认真地听他的讲话,他怒了,他决定爆点猛料给他的手下们听听。

  只见希特勒猛地提高音量,以一副极为亢奋地语气告诉他的手下们他打算对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下手,他打算把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合并进德国,他要使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成为德国的一部分。
  希特勒把这剂猛药一下,就等着看自己的手下们,主要是将军们到底作何反应!
  本来,希特勒期望中的画面应该是这样的:身负普鲁士好战传统的将军们一定会热烈地鼓掌,随后站起来欢呼,跟着就说我们早就这么想了,就等您发话呢!
  结果,现实中的画面是这样的:将军们听了希特勒的话,一点也不激动,他们小心翼翼地问道:元首,您不是在开玩笑吧,您是说把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给吞了?
  希特勒见状为之气结,不过希特勒仍然按住性子,点点头,表示他不是开玩笑,他是认真的。将军们见希特勒是认真的,他们可算炸了锅了,因为这个时候德国无缘无故地要灭掉一个国家,而且是欧洲国家,试问英法怎么可能没有意见。要是德国把英法给惹怒了,英法再次跟德国打起仗来,就德国目前的“叫花子”水平,不消三两回合,德军就会垮掉,到时候德国估计又惨了。

  将军们觉得他们必须采取行动,阻止元首干傻事儿。如此。将军们纷纷苦劝希特勒,他们给希特勒摆了一大堆困难:军队刚扩张,训练不充分,装备没到位,士兵无战力,盟友不可靠,敌人数不清。
  总之将军们扯来扯去,无非就是想说一句话:元首您想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是不现实的,我们绝对不答应,您自己看着办吧!
  将军们摊了牌,希特勒还能怎样,这次会议自然不欢而散,希特勒因为没有得到将军们的热烈支持而闷闷不乐,一连几天茶饭不思,连觉都睡不安稳。
  希特勒觉得军队的领导层太过独立,根本不听自己的招呼,有个性这么强的军队领导层在,只怕自己扩充德国领土的行动会受到影响。希特勒觉得现在的国防部长布隆贝格将军和陆军司令弗里奇将军太过调皮,还是换上一些听话的人更好一些。

  然而,尽管希特勒心里特别想换了布隆贝格和弗里奇,现实中却不好操作,因为希特勒觉得这两个将军虽则不听话,却也没犯啥大错误,要搞掉他们还是很有难度的。如此,尽管希特勒对自己手下的将军们很不满,但是希特勒又找不到合适的借口撤换他们,这让希特勒郁闷死了。
  俗话说: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希特勒的“贴心小棉袄”——党卫队队长希姆莱和党卫队副队长海德里希见自己的老大希特勒不高兴,他们急忙站出来为他们的大哥希特勒分忧了。
  希姆莱这次打算借着希特勒对布隆贝格和弗里奇不满的机会,暗中搞点小材料,在希特勒面前告布隆贝格和弗里奇一状,以便让希特勒就坡下驴,顺手把两位老将军给免了。
  希姆莱有了这么个意思,他就发动自己的盖世太保竭尽全力地查布隆贝格和弗里奇的问题。希姆莱要求自己的手下们,不要放过任何细节,跟这两人点过头的、吃过饭的、说过话的、一起玩过的人,统统都要查。

  日期:2013-03-30 07:25:38
  收到希姆莱的命令,盖世太保们掘地三尺,疯狂地挖掘布隆贝格和弗里奇的一切可疑材料。
  其实说起来,希姆莱这次这么卖力想搞掉布隆贝格和弗里奇的位子,一来是想给老大希特勒分忧,二来是想报一桩私仇。
  在“长刀之夜”,希姆莱的党卫队担负起了清洗冲锋队的重任。由于党卫队在清洗罗姆等一伙人时,业绩出色,杀人无算。希特勒很高兴,希特勒一高兴,就给希姆莱“发了一朵大红花”——允许希姆莱将党卫队扩建为更大规模的党卫军。
  希姆莱接到班主任希特勒的命令,立马把党卫队大大扩充,一时间党卫队人数剧增,直接升级成了党卫军。本来党卫军的作用仅仅是维持国内治安,保障纳粹党统治而已,不过希姆莱显然不这么想,希姆莱想给党卫军加加担子,让党卫军出出风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