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日企三十年》
第11节

作者: atong2439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我们第一次听说是日本大成公司在那次国际招标中竞标成功,要来云南施工,我们真是无法接受啊!”
  “怎么办?说服啊,做思想工作啊。日本人今天是来搞经济建设,换个角度说,日本人是来送技术、送管理的,甚至是来赎罪的,是来为他们父辈的侵略赎罪的。”
  “对,当时许多人在感情上无法接受,在技术上也不服气。”
  “可是,当我们亲眼看了大成公司的日本人在这里的工作之后,我们的心被再次刺痛了!”
  “为什么呢?”
  “过去在苏联模式的管理体制之下,我国的基本建设战线长期处于‘投资大、工期长、见效慢’的状态,鲁布革水电站工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从81年上马,施工三年,还是进展缓慢,不得已,才向世界银行贷款,才引入了国际竞争机制。日本人一来,同样是我们水电十四局的工人,只是换了管理体制,立刻就创造了许多工程奇迹,其效益之高,是我们以前根本不可想象的。”
  “这是科学管理出效益啊!”
  (未完待续)

  2012-8-6
  日期:2012-08-07 07:59:18
  第04章,鲁布革冲击波(4)——《我在日企三十年》
  “是的,中国人曾经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上一直是日本人的老师,可是今天,中国人在管理上不向日本人学习就不行了!不学你就落伍了,你就输定了。古人说,要不耻下问,我看啊,这还不够,还得有勇气向曾经的敌人学习。”
  “是的,正如有人说的那样,你可以不喜欢日本,但你必须知道差距:日本国土面积为中国的1/25,可是一个日本人所创造的GDP相当于33个中国人的GDP总和,日本文盲率为零、小学、初中普及率100%、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48%、日本有1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教育整体水平相当于1920年的日本。日本从1898年开始为小学生提供免费午餐,我们国家许多边远贫困山区的孩子如今还在饿着肚子上学,需要依靠民间慈善机构为他们筹款提供一顿免费午餐……”

  “你也不要尽说日本人的好话,日本人还不是我们中国人的种?是秦始皇时代徐福带过去的三千童男童女的后裔。”陈工长有些激动地打断了史书记的话。
  “那个只是小说家之言,你就不要如此阿Q了。”史书记白了陈工长一眼,一脸不屑地反驳说。
  “不,不,不,说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后裔是有根据的。我想想,”我听他们提起这个话题,插了一句说,“对了,1979年,日本大阪教育大学人类学名誉教授鸟越宪三郎最早发表新说——日本人的发源地在中国云南省……”
  “真的假的?”陈工长对我的话特别感兴趣 。
  “你管他真的假的,不管是真是假,日本现在比我们发达很多是铁的事实,我们国家在很多方面远远落后于日本也是事实!”史书记把筷子重重地往桌子上一拍说。
  “你说的对,”在厂的一位陌生中年男子说,“当时感受到这种强烈冲击的不只是少数人,可以说是从上到下的每一个人。不瞒你说,去年年底,国务院已经批准了我们水电部提交的试点申请,同意我们在地下厂房施工中试行大成公司的项目法施工管理模式。几个月下来,已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和工程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取得了显著效果。我今天来,就是向史书记和陈工长,还有你顾翻译讨教的,因为你们整天跟大成公司的日本人接触,我想多听听日本人在遇到问题时是怎样处理和解决的。”

  “顾先生,我来跟你介绍,这位李工长,不是我们施工队的,今天是专门来这里取经的,你和日本人接触多,你可不要保守哦。”史书记指着那位陌生男子说。
  “哪里,哪里,我什么也不懂,我要向你们多多讨教。”我这才知道,李工长是负责鲁布革水电站另外一个大工地,那里不属于大成公司中标的工地。今天李工长才是主客,我是陪客。从他们的谈话中我逐渐知道,李工长经常过来向施书记和陈工作讨教,把大成公司怎样管理施工的具体做法,管理模式等,事无巨细,一一详加调查。见此情景,我也就有问必答,毫不保留地把我对日本人的一些想法和思维习惯等向他们做了介绍。

  李工长听了我介绍,特别感慨地说:
  “以前听史书记和陈工长的介绍,都是只知道日本人怎样做的,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今天听顾翻译这么一说,我有点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了,真是太感谢了!来,我敬你一杯!”
  (未完待续)

  2012-8-7
  日期:2012-08-08 09:08:35
  第04章,鲁布革冲击波(5)——《我在日企三十年》
  “哪里,哪里,我也只是说了一些我的分析和思考,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这杯酒还是我敬你和史书记、陈工长等,因为你们不但都是我的老师,你们还都是创造历史的人啊!”我兴奋地举起了酒杯。
  “顾翻译,你这话说错了,不是你们,是我们!我有一个预感,李工长的试点经验一旦发表,鲁布革水电站的施工变革经验就会冲出这个大山沟,震撼全中国的建筑行业。我们都是这个变革的历史见证人!”史书记说这话时已经是满脸通红、嘴里酒气冲天。
  我想史书记可能喝醉了,不就一个小小的日本大成公司嘛?他们的管理可能确实比水电十四局安装工程队的水平高一些,但要说会在全中国的建筑行业都居于领先地位,恐怕未必吧?
  然而让我大吃一惊的是,史书记当时在这个荒山野岭的简陋工棚里说的一句酒话,居然在一年后变成了现实。1987年6月3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在全国施工工作会议上以《学习鲁布革经验》为题,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建筑行业推广鲁布革经验。 1987年8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著名记者杨飏写的通讯《鲁布革冲击》。
  据《鲁布革冲击》一文的介绍,鲁布革工程改革经验在行业内引起轩然大波,“鲁布革冲击波”对中国建筑业的影响和震撼是空前的,对我国传统的投资体制、施工管理模式乃至国企组织结构等都提出了挑战。有人甚至说,对于中国项目管理发展而言,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开启了中国施工行业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项目管理时代的元年。
  顿时,云南鲁布革水电站吸引了全国建筑行业的眼光,前来参观、考察、学习的人群络绎不绝。与此同时,居住在鲁布革的少数民族布依族也引起了国人的关注。我也是通过媒体的报道才了解到,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布依族与古代的“僚”、“百越”、“百濮”有渊源关系。唐代史称“西南蛮”,宋元以后称“蕃”、“仲家蛮”,明、清称“仲蛮”,新中国成立后,才称为布依族。“鲁布革”是布依语,“鲁”意为“民族 ”,“布”意为山清水秀的地方,“革”意为“村寨”。鲁布革意为“山清水秀的布依村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