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珠勿惊龙(日薪八千拿命换,记录我当珍珠潜水员的日子)》
第17节

作者: 二郎神犬马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8-05 02:22:00
  郭文娟有些奇怪,问到:“南珠王有那么大本事,能叫扬州知府派人协助?”杜志发神气活现地说:“这你就不知道了,南珠王直接为慈禧办差,持大清珠牒龙票,可让当地长官或者水师派兵协助,牛逼通天!”
  我不无忧虑地问:“南珠王找了两年都没能找到,我和杜志发,恐怕……”
  郭文娟急道:“还有我呢。”

  杜志发说:“加你也就三个,怎么和南珠王比?南珠王留在泰兴继续找鬼雨法螺的徒弟,恐怕都得有十来个。”
  简师公微微清了下嗓子,说:“此一时彼一时,杨宣你不要忘了,现在的情况是已经有人捞到了。你们去那里,至少也能发现些蛛丝马迹。况且,真找不到也不打紧,主要是让你们有个砺练的机会。”
  我说:“可是如果真发现有人在捞鬼雨螺,也没办法阻止他们呀。总不能说,喂,别捞了,留给我们采珠。”
  简师公站起身,背手来回踱了几步,说:“两害相权取其轻,首先得探明那里的鬼雨法螺是否为活体,如果已经是死螺了,那么对我们采珠人而言,便没有价值,只能随他们去,而且死螺无论出水引发的异象,亦或是移动之后可能带来的灾难,威力都会大减;但如果是活体螺,那么就得想方设法保住,抢先捞走,等他们都死心,觉得没可能再找到之后,偷偷再放回原水,完璧归赵。”
  杜志发说:“但我们要是捞走,不照样也会引起那些玄乎的怪事吗?”
  简师公说:“所以我刚才讲——两害相权取其轻。奇贝异螺只要被人瞄上,怎么着都是大麻烦。与其被他们捞走之后卖掉,还不如由我们暂时保管,毕竟这样能保奇贝异螺存活,只要存活,以后就可能产珠。”

  稍微顿了片刻后,又说:“其实他们捞螺捞贝的,也没有错,比如像郭文娟这样痴迷收藏贝壳的人,全世界都很多很普遍,也很正常,所以这件事上不存在对错,只是作为我们采珠人而言,当然不希望自己的饭碗被人捞走。颇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世上很多事,天生就是矛盾,就好比羊和草,你站在草的角度看,觉得羊不对,但你站在羊的角度看,就觉得吃草天经地义,要不然羊不得饿死吗?所以这种天然的矛盾,谁也没法解决。珠与贝的关系也是这样,别人要贝,我们要珠,咳……”

  郭文娟说:“那能不能和捞贝的人说清楚,捞取这种鬼雨法螺可能引起的后果,晓之以理,说不定他们能听进去就此收手呢?”
  杜志发说:“娟姐,你也太天真了。越是这么说,人家越是要捞,值钱啊!况且,你不让人家捞,自己却到头来得了便宜,采了珠,你以为人家傻啊?”
  简师公也微微摇头说:“没办法的。只能到时候见机行事吧。”
  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杜志发只有一个任务,就是练习水底植囊技术。我呢,除了练习这个以外,还得研究《增删水经》和《百珠通考》。郭文娟闲得无聊,便回了趟美国,想从贝商那里再打探点消息。
  简师公这人真是深不可测,我们从来都没想到过,珠祠里竟然还有完善的潜水装备器材。我和杜志发虽然从小就在珠村长大,但说实话,整个村子没人有这些,珠户们潜水几乎还与几百年前一样,更多的是靠艺高人胆大,能有些潜水镜、呼吸管、脚蹼之类的就算不错了。
  杜志发嘴里小声惊叹到:“Scubapro的装备,Aqua的水肺系统,我靠,师公从哪里搞的呀。”
  简师公在一旁,翘着二郎腿,品着郭文娟从美国给他带过来的烟丝,说:“干一行,钻一行。师公我入了这游蜂相水的门路,以我的性格,当然得做到顶尖。否则当年南珠王何必花大价钱送我去英国留学呢?”
  杜志发说:“您老在珠村真是埋没人才了,如果留学回来到国家机关,或者什么科研单位,您现在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国际专家啊!”

  简师公笑着摇摇头,说:“人不要图虚名,你说我要那些专家、教授的名号做什么用?我如果真达到那个水平,即便没人喊我教授,又有什么关系呢?人不要靠名声吃饭,人得靠真本事吃饭。名声靠不住,要名声就得受制于人;但如果有真本事,我谁都不用求,谁都不用靠,自己想做什么便做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