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姥爷给我讲的一些故事,现在想起来真的好害怕!》
第8节

作者: 茱莉芽
收藏本书TXT下载
  姥爷听了,感动的流泪,同意做他们的儿子。
  第二天,张师傅就去找算命先生去批八字起名了。
  再说这八字先生,南城有名儿的神准,说这孩子命硬,大难不死,有通天骨儿,今后要娶一位富家小姐,但命里不能生第三胎,有了,则会被第三胎所伤。
  孩子有两次命运的转折点,所以叫重禧。
  姥爷有了新的名字。张重禧。
  有了新的名字,姥爷也有了新的衣服、新书包、新的床,成为了一个“哥儿”,上教会学校,还学英文,而每天放学、他都会回到城墙根儿下头去找找,他的生死之交,陈又澜在不在。

  就这么过了一年,他都没有见到他。
  姥爷的养父张师傅是个工作很认真的人,巡路的时候很仔细,从不漏下一个松了的铆钉,会清理枕木周围的碎石头,检查车厢之间是否连接好。给车头加水。当然,也经常带着姥爷巡路,爷儿俩打着灯。一走就是好几公里,一走就是3年。
  日本子在44年,疯狂地掠夺着中国的资源,他们仿佛知道了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开始大规模地运煤出海,把煤运到青岛装船,再带回日本填海。多恶毒的民族!当时国民政府联合了北京工商会,工人,联合抵抗日本的资源掠夺,很多铁路工人,不再认真巡路段,而是想办法弄翻日本子的火车,给他们添乱。这些铁路工人配合默契,相互掩护,让日本子的很多重大运输动作收到了损失,同时也为军队的大规模进攻争取了时间。

  然而在这特殊的年代,铁路依然是个怪事频出的地方。
  日期:2014-09-02 21:56:00

  很多人相信铁路或公路附近会有阴兵过境,这个是真的。不过,我讲的故事,不是阴兵,是一种毛绒绒的小动物的故事。
  天兵天将下凡是大家都不信的,我说出来都觉得特别牵强。
  那是个冬日的大晴天,那会儿的天很蓝很蓝,姥爷下了学,和同学周同宾一起回家,俩人淘气,非要倒着走,比谁走的快,溜着那堵城墙,他们太熟悉啦,早就数过有多少块砖,有多少步能走完。周同宾家里是前清的武举,据说他爸爸后来去山里打狼成了英雄。姥爷经常跟他一起练劲儿,两个人一同顺着墙根儿跑。突然周说肚子疼,想上茅房,哪儿找厕所去,就地解决吧,周绕到墙拐弯的地方解决去了,留下姥爷望风儿;看见人了就给挡一下,姥爷背对着周同宾,看城墙上好不热闹:一大群人,熙熙攘攘的,心想,什么时候城墙墙让他们给做大集了?

  等周同学提上裤子,姥爷说,你看,城墙上有大集!周同学抬头,嘿,那么多人!走!上去看看!
  有句话叫望山跑死马,看着近,其实远。俩人跑到城墙上,气喘吁吁的,哎?人呢?那么多人怎么会一下消失?
  姥爷站在那儿,傻了,刚才明明有人啊,大白天的,怎么会看错呢!
  还是周同宾有经验,他踅摸着,好像再找什么东西。
  “哈!看!姥爷反倒先看到了。
  只见一只只黄色的小动物,排着队,一个一个地往城墙下面溜!
  “哈哈!是黄鼠狼开会!”
  周同宾吓了一跳,拉了我姥爷就跑,姥爷差点儿被拽一个大跟头。哈哈。俩人连跑带趔趄的,到了城墙下边,周说:
  “你还真心宽!这黄鼠狼开会就是要成精,你还看!小心他们缠上你!”
  “那有什么的,谁怕这个!”
  姥爷不怕、周同宾劝他,你小心吧,惊动它们,肯定会找你的!”
  姥爷小时候还没有接受无产阶级教育,再加上之前看见过土地爷显灵,天还没黑,一溜烟儿跑回家了。
  晚上,掌灯之后,姥爷看着养母坐在炕上缝棉袄,渐渐地困了,睡着了。
  姥爷睡觉从不做梦,而这一天,不一样了。
  姥爷梦见自己在高高的城墙上,一个穿着深黄绸子长衫的老头,一蹦一跳地走过来,走近一看,这老头眼睛小小的,一嘴的黄胡子,嘿!真稀奇!老头笑眯眯地走过来,问:“小娃娃,你多大了?”
  “我15。”

  “小娃娃、你不是本地人吧?”
  姥爷点了点头,说,“老家泌阳,爹让日本子杀了,跑到这儿的。”
  老头儿说,张寿景是你爹?
  “嗯,他收留我的”
  老头要不是说了一句,让他难忘终生的话,姥爷也不会记得这么真着!
  “你家乡还有个弟弟活着哪!你母亲也还在,不过你要见他们,起码要娶了媳妇以后啦!”

  姥爷离家有快三年了,不知道家里人还在,日本子一杀就杀一村,连狗都不留。姥爷听了,一下子哭出来了。
  老头笑着捻着胡子,看不清楚了。姥爷却泪流满面,一下子就醒了。
  醒来的姥爷,看着外屋还亮着灯,养母还没睡,还在给他缝衣服。看着养母那么疼爱自己,再想想家乡那个痛失丈夫儿子的老妈,姥爷的心一下子就沉了。
  多年之后,姥爷与姥姥结了婚,姥姥是报社的编辑,替姥爷等了广告寻人,奇迹发生,姥爷真的找到了生身母亲和弟弟。
  现在想起来,好神奇,但姥爷执意说是姥姥登广告的效果…………
  日期:2014-09-02 23:02:00

  9 太庙的面桃子
  再说这周同宾,后来和姥爷一起入伍,俩人一同在故宫和太庙驻扎。曾经一起见证过故宫大耗子精,哈哈。还有这小子,去了趟太庙,非说见了鬼,死活不肯去站岗了,让他们班长给臭骂一顿,一连好几个月都被嘲笑。
  太庙是皇帝祭拜祖先的地方。属于灵堂一类的……。现在很多新人在太庙拍婚纱,很多外企在太庙办活动,我真是纳了闷儿了!怎么都爱去灵堂呢!就不怕冒出个皇帝跟着凑热闹?
  太庙后来被革命了,叫“劳动人民文化宫”现在文化宫经常承办各种宴会,租金不菲、里面的工作人员经常称自己为“我们宫里”楼主听了都快笑尿了,你是“宫里的”那岂不成了公公?
  老爷的同学,长大的战友,就在这个“宫里”遇上了不寻常的事儿。
  这天,亲爱的周同学,周同宾同学,武举人的后代,下了岗哨,去寝室睡觉,冬天的夜又深又长,天很早黑了,乌鸦哇哇叫着,有点儿渗得慌,周同学早就有点儿打鼓,一直不太想继续,可是苦于班长把他调过来锻炼他,唉,这漫漫长夜,独自一人在岗上看着东西,真是太害怕了。(这搁谁谁都得害怕,现在想想那时候的人真纯朴!)周同学从小听说宫里各种冤案各种传言,此时此刻恨不得站着就睡着了、一睁眼到天亮。

  冷,外加害怕,让他睡意全无。
  就在他差点儿打盹儿摔倒的时候,一睁眼、哎?这是什么?定睛一看,眼前多了一盘大桃儿。
  大桃真可爱,黄嘟嘟粉嫩嫩的,可是这大冬天的,哪儿来的桃儿啊!
  是啊,冬天没有桃。他吓出了一身冷汗。这不是桃,是馒头做成的面桃子。这、不是贡品吗?!
  “啊!”
  吓死爹了!这不是闹鬼吗,他吓得叫都叫不出了,拔腿就跑,疯狂地拍门,让里面的工作人员给他开门,可转念一想,这正月十五刚过,大家还没回来哪!吓死了!怎么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