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评明帝国的灭亡》
第45节

作者: 泪痕春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2-26 20:03:53
  只要官员能把我上面所说的底线守住了,就算他天天贪污受贿,通常也是不会被抓起来的。
  我开始以为,这种现象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中。后来,我仔细一想,其实这是存在于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如果有什么不同,仅仅是因为不同的社会中,利益博弈的结果不同,所以的这两条底线放的位置不同。
  一个官员贪污腐败时,如果是按规则进行的。总而言之,保证了自己所在机构的正常运转,而且收黑钱的过程,也能做到你情我愿的,而且又没有老百姓闹事。我估计他应该是没事的。因为,简单去看,他似乎并没有侵犯了谁的利益,相反还代表了某些人的利益。上面想找到具体的证据,那是很难的。对此,我前面分析了许多,这里就不多说了。
  但是,如果他不按规则办事;只顾收黑钱,却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最后,把自己的工作干得一塌糊涂,他的上司肯定会找他。因为,下面的人都这样干事,他的上司也会怕翻船的。如果仅此,上司也许只是内部处理他,绝不会把它交给司法部门的。
  问题是,如果相关的窟窿越来越大,他的上司自然只能把他交出去了,因为不把他交出去,这个窟窿谁来补呢?如果把他交出去,这个窟窿相对就好补了,因为这个窟窿就是这个官员造成的。
  现在,我们把这个官员交给政府了,政府想怎么处理,那是政府的事了。政府能因此挽回多少损失,那也是政府的事了。
  所以,贪官被抓出来,通常绝不是因为执法部门认真工作。而是因为在特定的时候,总会有一些贪官会被交出来。因为,官员越玩越出格,最后就会出现很明显的窟窿,这个窟窿总得想办法堵。最后,只能交出一些玩得过火的官员。
  当然了,贪官被交出去的目的,只是为了向上面有所交待,至少在作账时方便。因为,大家在向上报告相关窟窿时,可以明正言顺的说,这是因为某个被正法的官员捅出来的。否则,这个窟窿就是无法解释的,也是无法补住的(因为,这是拿钱补,谁愿意给他补呢)
  日期:2013-12-26 20:05:22
  也许有人说,这个窟窿是官员贪污腐败弄出来的,那官员把钱退回来,是不是就没事了。从理论上应该是这样的。

  问题是,官员贪污受贿时,都不是孤立的行为。比如,官员想贪污一百万,他可能就需要给国家造成一千万的损失。否则,在种环环相扣、互相牵制的制度里,他怎么能贪污走一百万呢?受贿也是如此的。总而言之,他必须得让别人有肉吃、有汤喝,他才有机会收黑钱的,否则,别人凭什么给他送黑钱?
  更主要的是,贪污受贿弄出的后果,常常是无法挽回的。比如,官员们收黑钱收的太多了,所以层层收下来。政府拨款五万两白银的工程,最后落到实处的就五千两。这样的工程,是什么工程呢?估计就是传说中的豆腐渣工程。这种工程通常是有个风吹草动,就会原形毕露的,换而言之,真的变成了豆腐渣。
  由此引发的后果,可比官员收的那点黑钱多多了。
  如果是这样,你说官员在受到法律制裁时,他把收的黑钱退回来,能补住这个窟窿吗?肯定是补不住的。相反,他这样一折腾,可能就更没法混了,因为有事就乱咬人,官员全是这种败类,那官场的正常秩序还怎样维持?
  所以,相关的事情,通常都是点到为止。这个贪官被抓出来,也只是为了警告以后的贪官做事时,讲一些规则,不要真以为这个社会没人管了。从政府的目的而言,实际上也达到了。
  因为,在特定的环境中,贪官是抓不尽的、也是杀不绝的;面对前仆后继的贪官,谁觉得能抓光、杀光,那只是把社会当童话故事看了;更主要的是,如果一个统治者真的报着想把贪官斩尽杀绝的态度,世人也好、后人也好,难免会觉得他残忍的有些变态了。因为,顺着一个大案子查下去,随时都可以把官场杀得血流成河。

  所谓的一抓到底,那永远也只是一种宣传。因为,一抓到底,那就可能把天掀翻了。
  日期:2013-12-26 20:06:16
  总的来说,一个官员贪污受贿,如果他是按规则进行的。上面想找到具体的证据,其实是很难的。
  最经典的就是,官员收黑钱,通常都是有人主动送的。如果是这样,不要说上面不会查了,就是上面来查,也查不出个结果的。因为,谁也不承认自己花过黑钱,你非要说官员收过黑钱,那不是扯吗?
  问题是,有的时候官员太急了,动不动就想按倒人,从对方兜里掏钱。那通常总会出问题的。偶尔按倒一个人,掏出几百大毛的钱,估计不会有什么后果;因为对方未必敢冒着得罪相关官员的风险,去跟他硬闹。问题是,谁也的钱让抢了,肯定会大骂这个官员不是东西。

  如果官员一看,这样也能收到钱,而且还干上了瘾,监狱的大门肯定会对他敞开着。因为,这就不叫收黑钱了,这叫抢劫了。
  有的时候呢,官员太没信用了,收了对方钱,就是不给对方办事。这如果只是偶尔一次,数额也不是太大,估计也没事。问题是,经常这样干,监狱的大门,估计也会对他敞开着。因为,这样一来,性质也变了。因为,这不叫收黑钱,这叫诈骗。
  有的时候呢,这件事本来不用花钱(或者需要花钱,只是当事人,认为不用花钱),但是,当事人却花钱了。这样一来,性质也变了。因为,这样一来,官员就涉嫌诈骗了。
  所以,谨慎一点的官员在收黑钱后,通常都不敢省略相关的步骤。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许多时候,人们即使花了黑钱,但是在办事时,也不会一帆风顺的。总而言之,在关键时候,官员还会适当的刁难你一下。表面上,这是官员在摆威风。事实上,这是官员让你清楚的看到,你不给他拿黑钱,你肯定办不了这件事。所以,你可千万不要事后以为,你本来不用花钱,是官员骗你钱的。
  日期:2013-12-26 20:08:36
  有的官员就是因此落马的。
  比如,有人花了一大笔黑钱。办了一件事,事后却听说,根本不用花黑钱,就能办成这件事。所以,他是让官员骗了。这个人一个想不通,就满世界的传播这种事,最后上面来查了。
  明末曾发生过这样一个经典的案例。
  有一次是东林大佬(钱谦益)负责一个地方的主考。有人上街卖暗语,换而言之,你只要在文章中,写上我告诉你的这句暗号(把某句文词,套进你的文章里),肯定可以榜上有名。有一个叫钱千秋的人,买了一句这种暗语,最后真的榜上有名了。如果事情到此为止,这就是你花黑钱,我帮你办事的经典案例。
  可是,钱千秋考中之后,回家越琢磨越不对劲。因为,他回头看自己写的文章,觉得写得太好了。换而言之,就是没有写这句暗语,主考官也得选中我啊。关键是,这是东林大佬负责的主考啊!他怎么会满世界的公然索贿呢?

  这种人,就叫典型的想不开。你既然对东林大佬这样有信心,你开始为什么还买这种暗语呢?而且这种钱,通常是赖不掉的。因为,人家答应你的事,已经办好了。
  可是钱千秋越想越想生气。于是,就和卖给自己暗语的人,发生了冲突,而且矛盾越弄大越大。最后弄得满世界都知道了。
  要不说,有时候官员收黑钱时,也都找些明白人。因为,碰见这种人,那真是会把买卖做坏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