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内抓鬼的那些年,绝对真实的驱鬼记录》
第59节

作者: 赵公明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道士看起来三十多岁,跟我父亲年纪相若,头上带着发髻,面容清秀,身高六尺,眉心处有一个太极图案,自从与他来往后,我父亲的身体便一天不如一天,最后没过三年便死了……”
  老人家对道士外形的描述我基本是用不到的,因为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就算不死,也已经老得干枯变形,只不过她最后一句话却是引起了我的注意。
  看来韦都的早死确实与那道士有关。

  “那你知道他住哪吗?”
  老人脸上露出回忆的表情,良久之后才开始说道:“清,清风观……”
  “清风观?”我有点儿疑惑,转头看向韦恬。
  韦恬也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清楚,最后还是韦恬的母亲想了起来,告诉我古刹以前就叫做清风观,后来死了几个人,所以当地组织为了掩人耳目,把道观修建成了古刹的模样,又设置了一些神像,试图将里面的邪气镇压。
  古刹?
  我摇了摇头,这看似得到了一点线索,其实不然,因为我跟丁子苦在古刹住了好几天,里面的每个角落我基本上都看过,根本就没有任何蛛丝马迹,表面看起来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古刹而已。
  “神像是后来才放上去的?”我问道,“包括院子里的那一座金刚相也是?”
  “恩。”韦恬母亲点了点头。
  我一拍脑门,这就说的过去了。
  神像是后来放上去的,也就是说,有人保留了顾邦杰的尸体,参与了神像的制作过程,然后把顾邦杰的尸体放进了神像之内。
  那么这个人会是谁呢?
  “神像是什么时候搬到古刹的?”我问道,推测制作神像之人,有可能是那道士的后人或者弟子,总之事情跟那道士肯定脱不了干系!
  “三十年前吧。”韦母说道。

  我心里一喜,感觉就像是身处于一个漆黑的通道内,前方终于亮起了一丝光芒。
  三十年前的事情,那么制作神像的人应该还在这个世上,找他问一问,或许就能够得知事情的真相。
  我也不知道我如此迫切想要找到真相的原因是什么,只是因为心里感觉到极度的不安,那道士当初到底干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要让顾邦杰永世入不了轮回?又为什么在数十年之后,命人制作神像把顾邦杰的尸身关在里面?
  韦都与道士接触之后,为什么身体每况愈下?且与顾邦杰一同双双入不了轮回?
  关系似乎有点复杂,我甩了甩略有些凌乱的大脑,当下深吸一口气,决定找出这个制作神像之人。

  之后的事情就可以顺藤摸瓜了。
  “知道制作神像的是谁吗?”我问道,“此事有可能关系到你们韦家今后的运道。”
  我尽量把事情往严重了说,他们韦家在这杭城家大业大,如果他们能够帮我打听,自然是比我一个人瞎子摸象要容易的多。
  “恩,清风观就是我们韦家三十年前出资修建的,这事情说来也是奇怪,自从我爸下葬之后,我们韦家便开始发迹了。”老人家回忆道。
  “哦?”我心里一喜,想不到可以顺着韦家这条线索一路摸索过去,那么要找出制作神像的木匠,必定不会太难了。
  而且从韦家曾祖母的话语中可以听出来,韦都下葬后,福荫后代,那么肯定与阴宅风水有着必不可缺的关系,有时间,一定要去韦都的下葬之地看看。
  “我想起来了……”正当我思绪逐渐开始明朗的时候,韦恬曾祖母又给我投了一记重磅『炸』弹,“祖屋的灵位下面,还有我爸留下的遗言。”
  “快带我去看看。”我迫不及待地说道。
  韦家的祖屋,坐落在一片老旧的住宅区,这片地方住着的大多都是外地来的打工者,房租也算低廉。

  不过韦家的祖屋却并没有租出去,而是请了佣人每天进行打扫,每年的清明节和重阳节,韦家的人都会在祖屋当中度过。
  我跟随着韦家人来到祖屋内,找到了那封信,只见信上是这么说的:一甲子后有高人拜访,届时出资修建清风观,方可保韦家后人无恙,切记切记。
  只有缪缪一行字,却仿佛经过精心设计一般。
  百年之前的人,怎么会知道八十年后的事情?

  我现在对于那制作神像的高人是充满了兴趣,居然得到百年前的人钦点,这一切就像是一个局,也不知道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猫腻。
  我虽然不知道里面的玄妙之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高人与百年前的顾邦杰,韦都以及神秘老道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所以现在我首先要做的,便是找到那个高人。
  “还记得三十年前的那位高人吗?”我问韦恬的母亲。
  “记得,不过修建完清风观,便再也没有出现过。”韦恬之母回答。
  我摇了摇头,看来线索要就此断掉了。
  “他长什么样子?”我还不死心。
  “高高瘦瘦的,三十几岁,额头绑着一块白布,除了一头白发之外,看起来跟普通的木匠也差不多,对了,他还瞎了一只眼睛,样子看上去有点恐怖……”韦恬的母亲回忆道。

  “我知道了。”我点了点头,“你们先回去吧,韦恬小姐,你送我去古刹好吗?”
  韦恬点了点头,驾驶汽车将我送到了古刹外。
  “你回去吧。”我对韦恬说道。
  韦恬皱了皱眉,当下驾驶汽车离去。
  我将道具箱立起,形成一个临时的法坛,在法坛后面铺上坛布和步罡毯,另外以法坛为中心的地面插上青、红、黄、白、黑五色道教令旗,而后整个人坐在坛布之上闭目养神。
  在茅山道士起坛作法时,大都会用到坛布,置于坛桌之前,我用的这块坛布,为上清宗坛,不同的派别有不同的宗坛,比如“清明宗坛”、“万法宗坛”、“混元宗坛”等。
  而步罡毯,则为道士作法时步罡踏斗之用,象徵九重之天,脚穿云鞋,存思九天,按斗宿之象、九宫八卦之图步之,以为即可神飞九天,送达章奏,禁制鬼神,破地召雷。

  至于道教五色令旗,是道教法坛上道士用以发号施令的旗子。旗面为青、红、黄、白、黑五色,代表五行,并镶以齿状色边,配有飘带一条,旗杆一般为藤制。旗子上书有:“令”或“敕召万神”等字。
  因为我要做的法事只是招请鬼灵,不请天将,所以法坛不需要布置的太过隆重。
  接下来,我要做的便是等待,等待酉时的降临。
  晚上六点钟,天色开始暗了下来,我睁开眼睛,摇动了一下三清铃,点上引魂香,在坛前烧黄纸、寿金和五鬼钱。
  我这次要请的是五鬼,五鬼是小鬼,你只要有足够的道行,便可以役使它们,比如五鬼搬运,五鬼驱魂,五鬼索债等等,而我这次用的是五鬼搜魂。
  茅山术中认为,东南西北以及下方皆有五鬼,招请五鬼时,需将道教令旗以正五边形排列,青红黄白四面令旗代表东南西北四方,黑色令旗则能招引地下五鬼。

  我不知道这次作法会不会成功,因为之前毕竟没有用过,只是在茅山典故中看到过而已,此刻也是按照茅山典故里面的记载按部就班来行使,也不知道会不会成功。
  做完这一切,我继续坐在坛布上,一直到子时,我点了点头。
  这个时候正是招请五鬼的最佳时机,而在酉时点上香烧纸钱,则是用来贿赂它们,好让它们做好准备,不然的话,五鬼是请不动的,除非是强制驱使。
  我从坛布上站起,来到罡步毯上,手握龙纹旱烟舞动起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