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仕途外篇:刘备、曹操、司马懿等中国九大聪明人的那些事》
第29节

作者: 闲侃春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9-01 11:11:18
  十五天真能打败袁绍吗?这只是连曹操都没把握的未知数,不过十五天之内曹操肯定要和袁绍一决胜负,否则他的团队将被耗死,因为真的快断粮了。
  此时,一个叫许攸的谋士叛变袁绍投靠了曹操,他建议曹操去捣毁敌军的粮库,这粮库就在敌营后面四十里处,没有重兵把守。将领们悄悄劝说曹操:“这件事很危险,万一许攸是敌人的卧底,故意又骗你上钩,到时一定会遭遇敌人的埋伏。即便许攸不是卧底,深入敌人控制区去劫粮也是危险的事。”
  曹操坚定的说:“这是上苍赐给我们打败袁绍的机会,不能犹疑和畏惧。事实就是这样,不是我死,就是袁绍死,我可以去拼死,决不能等死。”

  将领们又说:“您可以派人去劫粮,何必亲自去冒险呢?”
  曹操笑道:“我去拼死,我们的队伍也会拼死。我退缩,我们的队伍也将懈怠,这件事谁都代替不了我。”
  作为团队领导,应勇于担当最艰巨的工作,不要把最困难推卸给下属,甚至因为成败责怪下属,所谓领导就是担当。在创业最艰苦时期,你不亲力亲为,谁还能亲力亲为,同甘共苦才能团结一心。
  都说曹操多疑,我看曹操没有多余的怀疑,这是关乎他事业成败的转折点,稍纵即逝,然后跌入万丈深渊。可喜的是曹操抓住了,他率领五千骑兵突袭敌人的粮库,负责守卫粮库的将领见曹操兵少,冲出来和曹操拼杀。听到喊杀声,敌人的援军很快就到了,可惜袁绍并没有来,他坐在巢穴里充爷呢!
  属下对曹操说:“后面来了敌人的援军!”
  曹操嚷道:“等敌人到了我后背再禀报。”
  濒临绝境,曹军奋勇杀敌,都拿出了玩命的力量,结果连前后的敌人全部击败,并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库,滚滚的浓烟百里之外都能看到。
  最初,袁绍听说曹操亲自带人来劫粮了,不懈的对下属说:“曹贼劫我的粮食,我去捣毁他的大营。”
  不过,他没亲自带着人去,而是派张颌、高览两员大将去了,此人依旧躲在巢穴里享受清静。他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充当了错误的角色,没认识到这场争斗对他的前程有多么重要。

  曹操对此人的评价很准确: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袁绍就是一个成不了大事的人。
  当负责攻打曹营的张颌、高览听说自家的粮库被曹操烧毁了,而领导袁绍无所作为,他俩既失望又生气,骂道:“看人家曹操这领导当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再看看袁绍那货色,没干成一件人事,硬把拼命的苦差事摊在咱们头上,失败了还要咱们的脑袋。”
  两人越想越不是味儿,便带着队伍投降了曹军。

  粮草被烧了,同事张颌、高览归顺了敌人,这两个坏消息致使袁军人心散乱,斗志全无。
  “连吃的都没了,还在这里等着嘬死吗!”
  日期:2014-09-03 10:07:40
  队伍烂了,散了,袁绍见此状况也没客气,很爽的跑了。等平安回到家里,袁绍越想越窝囊,几十万大军就这么被自己糟蹋了,可惜我袁绍一世英名!他仿佛看到了曹操那张得意的脸。
  失败折磨人,败给自己瞧不起的人更折磨人。袁绍把所有的狠劲儿而都用在了折磨自己上,春风得意时骄傲自大,威风扫地时深度绝望,吐了几口血,死了!
  他的死法和兄弟袁术一样一样的,曾经在这片天空下最有资本的两兄弟,因为德行与能力同时欠缺,败了。曹操最有潜力的对手刘备,不久前脱离袁绍投奔到了刘表那里,从河北窜到了江北,好大一个人生跨度。

  刘备原以为袁绍能和曹操折腾很长时间,他也能在袁大人这里平安生活些日子。经过接触,刘备发现袁绍这个狭隘的人容不下自己,袁绍团队内斗相当激烈。据此,刘备预测袁绍将很快完蛋,所以玩了个金蝉脱壳,跑了。
  袁绍是一只瘦死的骆驼,他的三个儿子瓜分了他的家产,并且三个儿子因为争夺家产大打出手,袁氏兄弟比他爹还目光短浅。
  曹操用了五年时间才彻底剿灭袁氏余孽,可见袁绍当初的力量有多么强大,他是最接近成功的那个人。袁绍的两个儿子袁尚和袁熙逃到了塞外(长城以北)乌桓王那里,乌桓王是塞外胡人的首领。
  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只是乌桓王不太规矩,经常闯进曹操的领地烧杀抢掠,这是在挑战曹操的权威。两只虎有必要掐一掐,最后实现领地平安。

  竞争无止境,这话一点不假。你控制了一个圈子,还想控制更大的圈子。
  曹操决定北征乌桓,有下属表示反对,说:“乌桓人反复无常,因为袁氏兄弟同他们争斗不值得。再有,我们千里迢迢进攻乌桓,若刘表趁机袭击我们后方,将导致危险局面。”
  曹操回答:“刘表没这个魄力,一只守户之犬而已。”
  下属说:“别忘了刘表身边有个刘备。”

  曹操笑道:“刘表是个耳顺的人,有时听刘备的,有时听他老婆的,有时谁的都听,有时谁的都不听。在大是大非上,他的脑袋里全是浆糊,不用担心。”
  曹操对人的阅读往往入木三分,这是所有下属都佩服他的地方。
  乌桓王永远不会想到曹操会亲自带队来打架,更没想到曹操竟敢穿越无数险境,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三不怕死,为了一个小小的胡人首领冒这么大风险。正因为乌桓王想不到,所以没做充分的准备,也不了解曹操的团队究竟有多硬。
  曹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激励着他的团队,这样的平等做事会大大增加团队的凝聚力。成为大人物之后,能做到这个境界的只有曹操和刘备两个人,所以他俩是那个时代最成功的。
  人一旦成功,就会摆臭架子,自以为了不起,比手画脚让别人去做。这样不好,会严重制约能力的增长。比如刘表,整天蹲在家里喝茶,让将领们带兵打仗,结果没进化出军事才干,所以最终灭亡。
  大凡开国皇帝,都是亲自带队去拼杀,这是创业成功的基本前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