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桥下的一千零一夜》
第40节

作者: 我的佩佩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9-01 12:08:00
  郑小富的妹妹就不提了,压根就跟隐型人一样,高中毕业就嫁人,嫁的又不是本村的,以至于等郑小富24相亲时,郑小富妹妹的长相村里人都没几个记得住了,名字亦如此。亲偶尔说到这个郑家女儿,都是叫郑小富他妹。
  话说郑小妹当年嫁的时候也是嫁妆听说还是非常丰厚地,婆家也是富有人家,倒也是门当户对。
  郑小富是朵花---男村花。
  可是,身边的莺燕那是一个也没有,包括能称得上女朋友的,也没有一个。
  这样的女婿没人眼红吗?
  当然不可能。
  一来可能是洁身自好了,往往对方也学会自重,不敢随意往上靠。

  二来就是低等人家都自知份量,美貌有的家世不足,家世有的美貌不足。
  三来就是凡关于有着类似介绍对象的意思的人,郑小富和郑家的态度对外均是拿着一种我不急的从容。
  能围绕在郑家周边的,都是有眼色的,不会哪壶不开提哪壶,就这样打着哈哈地过到了郑小富25的时候
  这一年,郑家突然宣布郑小富要相亲了。

  郑家一家子都贵人事忙,这不,一张又一张姑娘的“八字”兼照片,全都送到了郑夫人的手中,来了个预选。
  一家有女百家求固然欢喜,可是百凰朝凤更添郑家气派。
  因为再富,这村里也就一家比郑家更有了。
  因此,这里面多是中上人家的漂亮姑娘,中等人家的也有。
  唯是那种普通兼穷家的一早就被郑夫人直接否决了,说是再漂亮也不要。

  然后,消息传得快了,外村的,邻县的,加上郑大富各种生意往来的外地朋友,也纷纷介绍了对象,给了八字照片之类的。
  郑小富就这样开始了无数的相亲旅程。
  那段时间,村里最多议论的就是,哪家的姑娘会被郑小富选中。
  一天一天过去了,转眼就一个月,不过才处了10几个。
  刚开始的时候,小郑还是沿袭风俗,哪怕不合适也给面子的试着处几天。
  后来估计郑小富有点撑不住了。
  有时候,会传出来一些郑小富当面“失态”的举动。
  比如,刚去没坐下就说不合适,跑了。
  比如,只听女方羞羞答答介绍自己,等女方言毕,要小郑自己说下自己的性格什么的,小郑就微微一笑说,没必要,我们不合适。女方大窘。
  又比如,去都没去。
  后来更严重的是,其中有一家中上层人家自持书香门第,有钱有文化又有貌,被小郑说,没什么了不起之后,女方家大怒,扬言不再往来。
  郑夫人人等压根就不放心上,儿子的终身大事,挑挑是难免的,不过,倒底都是混生意场的,做人也圆滑,若是小郑有什么言行不妥的,轻的,郑夫人打电话表示道歉,重的,就提实物上门道歉,倒也没出什么大事来。
  相来相去,考虑了长相,经济条件与性格,最后,小郑和郑家认定了外村一户中上人家的姑娘。
  相亲花了不少时间,结婚却是神速的。
  这才相中,就在月初订婚,又在订婚的本月选了吉时作为结婚日。
  男女双方都很积极。
  订婚88888,结婚时彩礼20万,五金(戒指镯子项链耳环脚链)分量足足的,车队据说全是奥迪,宝马之流(大城市不算啥,农村里虽也有人家出奥迪宝马之类的车队却没有这么多),或借或租足有二三十辆(据说有的还是跑市里去租的,汗)
  相对于郑家的家产,这些压根就是九牛一毛,多少有点显得小气了。
  可是,一个即将高攀成功的女方,哪会计较这些?

  娘家回礼除了当下姑娘家要准备的家具之外,彩礼是双倍,也送了金饰一套,且送了一辆车子(车子价格不明),摆明自己家不贪郑家钱财的立场。
  婚礼很盛大。
  农村本来就是流水席,可是吃流水席还是要给礼金的。
  郑家财大气粗。
  流水席摆了两天,并宣称不管给不给礼金带多少人来只要愿意来的,都可以来。
  普通人家的流水席是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办的,一批就四到五桌,吃了一批人走了,就换下一批上菜另开吃。
  郑家不一样。
  觉得着自己院子不够大,就“借了”几户有大院子人家的院子和郑家一起摆流水席。
  这样,一批能吃几十桌。
  本来,本着能省则省的态度,是会有不少不交礼金就来吃的。
  无奈,农村都有礼薄一说。
  交礼金者在礼薄处可以自己核钱写名,然后把红包交给边上的执薄人,以备主人家以后好还礼,所以,不少人为了自己名字出现在郑家礼薄上,为了以后能有个往来,还真基本都是交了礼金去吃的席面。
  也不亏是个精挑细选的姑娘。
  新娘子叫小一,相当貌美,人也高挑,眼大嘴小,一副温柔模样,加上新郎的帅气,外人的吹捧,郑家与小一娘家觉得互相看媳妇女婿都十分满意。
  烟花,郑家白天放,晚上也放,放了三四天,鞭炮也是。
  这场联姻称之为最近几年的空前绝后,不为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