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坏人还坏的好人——袁世凯 是窃国大盗还是为强国不择手段的奸雄?》
第9节

作者: 陈江玉落
收藏本书TXT下载
  保中不由得又想起宽五爷的那番话,难道此子以后真的能位极人臣?
  保庆想的更多的是,这孩子若过继给自己,自己该怎么管教呢?
  从寨堡回去之后,两兄弟的心仍是久久不能平静。
  袁世凯也不能平静,白天在炮楼上看到的那一幕比戏台上演的还要刺激,他已经热血沸腾了,怎么可能平静。
  日期:2014-08-13 22:18:37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大亮,袁家内院便传来一阵喊杀声,甚至还有“乒乒乓乓”的刀剑相击之音。
  保中、保庆两兄弟几乎是不约而同地从床上爬起来,披衣跑到屋外,去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

  院子里,只见一个小孩子仗着一把比自己还长的宝剑,面对五六名手持长枪大刀的壮汉,正奋勇拼刺,口中还喊道:“杀!杀!杀!”打的那五六名壮汉频频“败退”。
  袁保中定睛一看,那小孩子正是袁世凯,那五六名壮汉却是家里的仆人。
  再看他们手里的家伙,袁保中登时吓得魂飞魄散,因为那宝剑、长枪、大刀片子都是货真价实的真兵器!
  “住手!”袁保中又惊又惧又怒,当即大喝一声:“你们反了!”

  袁世凯看见老子出来发飙,情知不妙,急忙扔了宝剑,撒丫子就跑,却早被袁保庆一把攥住领子,提溜了起来。
  那五六名壮汉扔掉武器,跪倒在地,一片哭喊:“大老爷啊,您得为我们做主啊,天还不亮,四少爷(袁世凯)就拿着一把宝剑找到我们,逼我们拿真枪真刀跟他干仗,不干的话,就要刺死我们……呜呜……我们真是没办法啊……呜呜……我们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呜呜……”
  袁保中气的浑身发抖,上前朝着袁世凯“啪”、“啪”就是两巴掌,袁世凯也不哭,只耸拉着脑袋。
  袁保中快哭了,跺着脚冲袁保庆喊道:“我怎么生了这么个东西!你说这个孽障,怎么弄!”
  日期:2014-08-14 00:21:53

  袁保庆也是被刚才的那一幕吓得不轻,万一仆人们稍微有个闪失疏忽,刺到或者砍到了袁世凯,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他拧着袁世凯的脸,道:“混蛋小子,给二叔说说,你天天胡闹,到底是要干什么?”
  袁世凯大叫道:“我不是胡闹!我是有鸿鹄之志的人!”
  “哟!还鸿鹄之志?”袁保庆被逗笑了:“说说,你的鸿鹄之志是什么?”
  “愿流芳百世,毋遗臭万年!”袁世凯抗声道。
  袁保庆心中一动,又瞥了袁保中一眼,两人都有些发愣,这还只是个五岁大的孩子啊。
  是顽皮了些,甚至可以说是极其不循规蹈矩,可是循规蹈矩的就一定好吗?看看那些跪在地上的仆人,倒是一个个都循规蹈矩。
  念及此,袁保中的气消了不少。

  袁保庆也开口道:“大哥,张抚台(河南巡抚张之万)保荐我为道员,部议未准,留我在河南团练大臣营务处候补,过些日子,我就要去省城开封了……我想把世凯也带走。”
  “噢……什么?”袁保中听着听着,突然吃了一惊,不过心中也随即明白,道:“二弟,你的意思是……”
  袁保庆道:“不瞒大哥,我已经四十岁的人了,却膝下无子,眼看着后半辈子也难以指望,所以我想过继个儿子为嗣。我很喜欢世凯,他不是凡品,我想带他出去见见世面,咱们袁家下一代的希望,或许就落在他的身上了。”
  袁保中看着虎头虎脑的袁世凯,心中颇有种难以割舍的情怀,但是想起当年那个怪梦,金蟾朝自己拜伏而去,又想起宽五爷的话,不可久留,袁保中不由得在心中感叹一声:“天意!”

  于是袁保中沉声道:“中,咱们一起去禀了祖母大人,然后正式把世凯过继给你为子。”
  日期:2014-08-14 21:20:09
  同治四年(1865)年,陈州前往开封的官道上,一队人马迤逦而行,正中的一辆马车里坐着袁保庆的正室夫人牛氏,还有他的嗣子袁世凯。
  被牛氏抱在怀中的袁世凯喜形于色,大感开怀,自己终于得脱牢笼,走出那个小小的袁寨了。

  “二婶,我要骑在马上!”袁世凯不满自己窝在马车里,向牛氏提出抗议。
  牛氏教育道:“不准叫二婶,以后要叫娘亲。你现在已经过继成我儿子了,懂吗?”
  “我懂了,娘亲。”袁世凯眨眨眼睛。
  “好孩子。”牛氏喜笑颜开,使劲在他的脸上亲了一口,道:“想骑马也先学习,没学过的人骑不了马,会摔着。”
  “我什么时候能学?”

  “长大了就能学。”
  “那我什么时候长大?”
  “过个七八年就长大了。”
  袁世凯闷闷不乐地坐下,然后用商量的口吻对牛氏说道:“娘亲,我想求你一件事。”
  “说吧。”
  “过个两三年,我就长大了中不中?”
  “中!”牛氏“咯咯”的笑了起来。

  日期:2014-08-14 21:20:40
  袁保庆的新邻居是一家姓徐的人,家主早死,只留下一对母子寡居,那孤儿姓徐,名世昌,字卜五,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生于河南汲县。
  但徐世昌的远祖却不是河南人,明末清初之际,徐家是浙江人,到了乾隆年间,徐家又迁移至天津。等到晚晴,徐世昌的祖父担任河南中河通判,便又举家迁往河南,改入河南籍贯。
  徐世昌七岁时,父亲去世,家道随即中落,为了徐世昌和徐世光(世昌胞弟)的教育,徐母便带着他们前往开封,投奔世昌的四叔。
  徐四叔是开封府的县吏,家境还算殷实,但徐四叔自己也有四个儿子,且都比世昌和世光年幼,养家的压力也算不小,更何况寄人篱下的滋味本就难受,所以徐母对世昌兄弟管教极严,世昌自己也很争气,读书十分发奋刻苦。
  袁世凯这一年已经六岁,袁保庆打算给他发蒙,便请了私塾老师,这个老师是袁家同族中的一个不第秀才,叫做袁执中,学问极好,为人也甚是严正,于是袁世凯就倒了大霉。

  袁世凯是极其讨厌读书的,更讨厌袁执中那副严肃的嘴脸。但是不好好读书会挨板子,挨戒尺……其实挨打也无所谓,世凯从小是被打皮实了的,但袁保庆早有后招,只要老师来告状,就不给吃饭。
  疼痛可以忍,饥饿不能忍,小世凯就此折服于老师的告状“淫威”之下。
  日期:2014-08-14 21:21:20
  这一天清晨,老师又来叫起床,世凯老大不情愿,埋怨道:“天还没亮就要读,读也读不会……”
  袁执中当即骂道:“真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你看看邻家的孩子,人家闻鸡起舞,都已经背了一个多时辰的书了!你但凡有人家的十分之一,我都阿弥陀佛了!”

  世凯开始讨厌邻家那个读书的孩子了,打扰我睡觉不说,还让袁执中找到了骂我的把柄。世凯嘟囔道:“那是谁啊?”
  “徐世昌,我已经打听过了,哼,这才是个前途无量的人!”袁执中瞪眼道:“赶紧赶紧!今天背不会,别想吃饭!”
  世凯摸了摸肚皮,心中怨恨的想:迟早要给这个可恶的老师一点颜色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