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就是重口味:历史可以这样写·历史可以这样读》
第21节

作者: 公子齐迹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1-18 21:24:47
  “曹常侍之言正合我意,只是朝中公卿不识抬举,执意要拥立清河王。”
  “大将军不必烦忧,胡司徒、赵司空以下均是胆小怕事之人,大将军手握兵权,到时号令一出,谁敢不从,那李太尉纵然再坚持己见,也是孤掌难鸣。大将军既立蠡吾侯为帝,生米煮成熟饭,他李固就是有天大的本领,也无法改变了。”
  “曹常侍不愧是先帝身边的红人,有道理,明日我就召开朝会,通告天下,立蠡吾侯为帝,事成之后,你我一同富贵荣华,哈哈哈哈……”

  曹腾的话让梁冀意识到不能再跟朝中公卿僵持,必须马上立刘志为帝。
  第二天,梁冀再次召开了公卿会议。
  会上,梁冀凶神恶煞,言辞激烈,坚持要立蠡吾侯刘志为帝。胡广、赵戒等人见梁冀表情愤怒,想起了刚刚不久被毒死的刘瓒,都被吓住了,不敢吭声,只是纷纷表示愿唯大将军马首是瞻。唯有李固、杜乔两人坚决拥立清河王。梁冀气得袖子一甩,“罢会!”
  李固是一个正直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固执的人,他认为自己能说服梁冀改变主意,于是他给梁冀写了封信,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梁冀拥立清河王为帝。
  梁冀彻底怒了,他跑进宫中与梁太后一合计,下诏罢免了李固的太尉之职,立十五岁的蠡吾侯刘志为帝,是为汉桓帝。刘蒜再一次与皇位擦肩而过。
  一切喧嚣终于尘埃落定。

  这下曹腾该满意了,他的投资得到了回报,可以参与分红了。
  新皇即位不久,曹腾就升任大长秋,封费亭侯,加位特进。他达到甚至超过了少时偶像蔡伦的高度。
  大长秋,是职位最大的宦官,二千石。特进,是官职名称,特进不是一般官员能得到的,必须是有特殊贡献的人才能加位特进,虽然这只是形式上的没有实权的散官,却代表着皇帝陛下对你特殊的封赏。
  自此,曹腾调到临朝主政的梁太后身边服侍,从而达到了他人生事业的巅峰,这个巅峰维持了三年。
  大树底下好乘凉,有了梁冀和梁太后这棵大树,曹腾的生活又变得滋润起来。作为太后和大将军身边的红人,谁见了都得让他三分。但在他人的内心了充满了对曹腾的鄙视,曹腾站到了梁冀的队伍里,就等于站在了道义的对立面。
  道义是什么?能当饭吃吗?在曹腾眼中,前途比道义更重要。他没有士大夫那样高的觉悟,也没有士大夫那样高尚的政治追求,为了道义可以舍生取义。投靠梁冀能给他带来实惠,这才是他最在乎的。
  日期:2013-01-20 21:27:19
  很快,就有人开始找曹腾的麻烦。益州刺史种暠在函谷关查获到了一封有蜀郡太守写给曹腾的信,便上书朝廷弹劾曹腾身为内侍而与外臣来往,请求朝廷将其罢官治罪。
  如今的朝廷是梁太后和梁冀的朝廷,曹腾是自己的人,他们当然不会因为一封不知真假的信件对自己人动手。梁冀以朝廷的名义答复种暠,你只查获到蜀郡太守的书信,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曹腾确实与其有来往,证据不足,无法立案。这件事也就搁置了。
  这就是曹腾投靠梁冀的目的,有个强硬的后台,能帮你摆平很多事,省去很多麻烦。
  如果换成了别人,一定会借助手中的权势反咬种暠一口,但曹腾没有这么做。不仅没这样做,反而经常称赞他的为人。后来,种暠当上司徒之后,感叹道:“今日为公,乃曹常侍恩也!”

  万事不要做绝,得饶人处且饶人,给别人留条后路就是给自己留后路。
  三年之后,和平元年,公元150年,随着梁太后的病死,曹腾也告老还乡离开皇宫,回到了老家沛国谯县颐养天年。几年之后,离开了人世。
  曹腾应该感谢梁太后,她死得太是时候了,如果晚死几年,恐怕曹腾就不能提早退休安度晚年了。因为长大成人的汉桓帝刘志在延熹二年,公元159年,发动了夺权政变,在宦官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徐璜、唐衡等人帮助下,斩杀了飞横跋扈的梁冀,全面清算梁党成员,曹腾的提早退休让他躲过了这一劫。
  日期:2013-01-22 21:24:17
  曹腾在宫中一共呆了三十多年,侍奉过四位皇帝。
  那个时代,造就了一大批名太监,比如“十九侯”、“五侯”、“十常侍”。所谓的名,基本都是骂名,臭名昭著,他们每天想的是如何捞钱如何害人,而曹腾却是一个例外。

  据《后汉书?曹腾传》和《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司马彪《续汉书》记载,曹腾不仅不害人,反而经常帮助别人,虞放、边韶、延固、张温、张奂、堂溪典等等,这些知名公卿重臣,都是曹腾推荐上去的。
  那个时代的大太监都是身败名裂,悲惨收场,遗臭万年,只有谨慎低调的曹腾一人全身而退,与别的大太监非横跋扈不同,他时刻谨记着,自己的身份只是一个内侍,一个奴才,不该想的别想,不该做的事别做,把该做的做好就行了。
  正是这种风格拯救了他,性格决定命运,至理名言。
  这三十多年中,曹腾的确是捞了相当多相当多的钱财,这些钱财为后来的曹操奠定了霸业基础。可以说,没有曹腾,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曹操。
  作为一个太监,能在二十四史中留下自己的传记,相当了不起;作为一个太监,能让史官在自己的传记中写上“未尝有过”四个字,相当有道行。

  地球人都知道,太监是没有生育能力的。死后,辛辛苦苦几十年捞的财产、封的爵位是无法带走的,那该怎么办?太监们很伤脑筋。
  对于广大太监们来说,汉顺帝刘保绝对是个好领导。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了解决太监们的后顾之忧,好让他们一心一意地给自己当奴才,阳嘉四年,公元135,刘保出台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重要政策,允许太监收领养子以继承家产、爵位。此外太监还可以娶老婆,当然只是在形式上满足一下而已。太监们拍手称庆,纷纷称赞陛下圣明,是一个贴心的好干部,于是便都出去找儿子了。

  曹腾也不甘落后,积极响应领导号召,收养了一个儿子,叫曹嵩。曹嵩的身世不明,据说曹嵩来自夏侯家,是夏侯惇的叔父,但也有可能是曹腾的哥哥过继给他的。曹嵩到底来自哪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曹腾的养子,他有一个儿子叫曹操。
  凭借着曹腾留下的巨大人脉关系网和数都数不完的万贯家财,曹家叱咤风云的时代来了。
  他的养子曹嵩做过司隶校尉、大司农、大鸿胪,汉灵帝在西园卖官时,他还花一亿钱买了个太尉;他的孙子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差一点一统天下;他的曾孙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禅位,建立了曹魏帝国。
  三国魏太和三年,公元229年,曹腾孙子的孙子,也就是玄孙,魏明帝曹叡追认他为高皇帝,使曹腾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有皇帝称号的太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