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评明帝国的灭亡》
第15节

作者: 泪痕春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2-11 10:40:42
  一下来了这么多网友,我实在无法一一表示感谢了。感谢网友们的支持,再更新一段。
  第三节 明初的空印案
  其实,老百姓(主要是强势老百姓)和官员联手,与政府争夺税收的博弈,在明初就开始了;其实,官员联手糊弄皇帝的事,在明初就已普遍存在了。
  只是,帝国当时已习惯了满负荷的运转,而皇帝又习惯战争期间的那一套;换而言之,皇帝举手不留情,下手就是五道血卬子。所以,官员通常总是让皇帝收拾得鼻青脸肿。

  明初发生过一个空印案。
  这个案子的大致情形是这样的。有一天,朱元璋发现,帝国各地的官员到中央政府报账时,拿的都是盖有地方官印的空白报表。
  地方官员到中央政府报账时,为什么都拿着盖有地方官印的空白报表呢?显然是为了作账方便。问题是,怎样个方便法,恐怕就有争议了。
  据官员们说,户部每年审核各地财政报表时,都要求非常严格,常常会精确到了小数点以后好几位数字,稍有不合,立即作废重报。问题是,当年没有网络,所以作废重报,说来简单,那就意味着来回又得跑几千里路(而且,当时连个火车、汽车也没有;飞机就更不用说了)。

  为了少跑冤枉路,各地进京申报报表的财务人员就在进京时,携带了盖好本地公章的空白报表,以便与中央机关核对过数字后,或者在遭受到刁难时,就地重填。
  这个解释,能说通吗?好像能说通。其实呢?能说通个屁!
  如果这种歪理也能说通,那戴套不算**,肯定也能说通。
  如果大家不相信,不妨想一下,如果大明帝国当时有网络。你觉得,有一个网民,会相信官员的这种解释吗?我敢说,只要人的脑袋,没有被驴踢过,就绝不会相信官员的这种解释。因为,这就是挑战人类智商的话。
  所以,朱元璋自然不会相信这种话了。
  人们常常相信官员的这种解释,无非是因为谎言千遍就成了真理。因为,当时大明帝国没有网络,所以官员们说起潜规则时,通常都能把它解释的冠冕堂皇;而说的次数多了,人们觉得就是这么回事。

  日期:2013-12-11 10:42:46
  其实,空印案是一个经典的潜规则案例。
  违法犯罪的行为,会演变成潜规则,主要是因为卷入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表面上看,也没有具体受害者。所以,明明是违法犯罪的行为,却是半公开的存在于社会之上。
  空印案完全符合这种标准,因为,有关部门的官员,几乎全部卷入了这个案子中。更主要的是,你说官员们这种行为,侵害了谁的利益?从表面上看,好像谁的利益也没有侵害;至少,绝不会有受害者,哭着喊着想要个说法。

  所以,这种事,通常是查不出个结果的。
  我们可以想象,随便换一个皇帝。一看这种事,都会就相关问题,叫有关部门提出一套解决方案。然后呢?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因为,有关部门的官员,都卷入了相关事件中,你怎么管?所以到了最后,也无非就是划一个圈,换而言之,我对相关问题,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只要你们哪个王八旦,敢给我跳出了圈,我就绝不轻饶。这就是典型的,用潜规则对付潜规则。
  总而言之,因为这种违法犯罪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我也不管了,也没法管。但是,我只希望你们在违法犯罪时,有个限度。否则,我们还是会管你们的。
  绝大多数的皇帝,遇到这种事情,都会采取这种态度。因为,你真处理相关的事情,那是抓不甚抓、杀不甚杀;如果真要一抓到底,恐怕就得对官场、社会展开一场大屠杀。因为,遇到此类事情,你闭着眼睛抓吧,相关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全部抓进监狱,也冤枉不了一个人;全部枪毙了,也冤枉不了几个人。
  日期:2013-12-11 10:44:15
  也许有人会说,皇帝用潜规则对付潜规则。这是皇帝的堕落,事实上,能真正做到这一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大多数皇帝,连这条底线也把握不住。

  比如,许多违法的行为,在社会上半公开的存在着。不要说没出事了,就是出了事,通常也没事。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主管工程的官员吃回扣,那几乎是半公开的存在着。问题是,不要说主管工程的官员,没有弄出事来,就算弄出了事,通常也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再说得具体点,政府修了一座桥(或一座楼),这座桥(或这座楼)却稀里糊涂的塌了。这座桥(这座楼)为什么会塌呢?官员通常会找出一大堆理由。问题是,具体原因,大家都清楚。通常就是因为相关官员,回扣吃的太多了。
  政府拔政府三千万,层层剥皮,层层转包,最后用于施工的钱,恐怕也就三五百万了;更有甚者,最后还是两个厨子承包的。
  发生这种事,显然就是官员出圈了。因为,你们想吃回扣,政府默许你,老百姓也默许你。但是,你们吃的时候,也得悠着点啊!如果大家都像你这种吃法,帝国就是铁打的,恐怕也会随时崩盘的。
  其实,如果皇帝能把握住这条底线,帝国再乱,也是有个样的。因为,皇帝能把握住这条底线,官员在胡折腾时,总会有所顾忌的。问题是,如果皇帝连这条底线也把握不住,那官员在胡折腾时,那就好像没人管了。因为,不论出了多大的事,总是一句话,咱上面有人!那还了得?如果大家都这样牛逼,帝国就是铁打的,也经不住折腾啊。
  日期:2013-12-11 10:50:51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再回到前面的话题。

  虽然说,遇到潜规则,所有的皇帝都会绕道走。但是,遇到了朱元璋,马上就另一回事了。
  因为,在我朱某人面前,千万别报什么法不责众的幻想。换而言之,违法就是违法。人多怎么了?人多就合法了?于是,大明帝国顿时人头滚滚;因为朱元璋一顿乱刀剁下去,把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全部剁翻了。
  看到皇帝这种铁血的政策,整个官僚集团自然觉得,这个皇帝太没人性了,没人性的都有些变态了。
  因为,翻开历史书,哪有这样做事的皇帝呢?才多大点事啊?不就是中央地方的官员,坐在一起,对着一些空白报表,集体作账吗?至于杀这样多的人吗?
  当然了,一个皇帝敢这样解决问题。一方面是因为,他有着冷酷的性格(视人命如草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有着绝对控制局势的能力。否则,这一顿乱刀剁下去,引发的反弹,随时都能把他弹飞;甚至乱刀还没有剁下去,引发的反弹,就已把他弹飞了。
  我们对朱元璋屠杀功臣的行为,常常充满了非议。但是,我们非议朱元璋的前提,常常是建立在,功臣集团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上,这纯粹就是把政治童话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