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之道!——看空降兵总监如何搞定各种关系,理顺公司乱局》
第33节

作者: 江南游子197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的文章起码都是推敲几遍之后才上传的,感觉管理是一个很细致的活,有些情绪、细节没有注意到,沟通就很难取得成效。或者说漏考虑了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因素也容易导致问题发生。所以,我在发表之前也需要时间推敲,自己的做法是不是能够让自己满意了。写一本书不是希望简单地记录自己的一些经历,是希望通过反思、整理,找出需要提升的地方继续改进我自己。也希望能够给朋友们在经历类似的事情的时候,有一个更好的借鉴!随便写个故事,对我来说确实容易,毕竟做了这么多年的供应链,总有很多故事可讲的,但是我想处理巧妙的故事可能对大家,尤其是年轻朋友们帮助更大,请大家理解!

  对于年轻朋友我还有一个建议,大家都说知易行难,我希望大家多揣摩一下书里面的做法。为什么别人这样做,自己以后可以怎么做?多想想,对还处于职业初期、甚至中期的朋友应该会有更大的帮助。毕竟只有把看到的东西参透了,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了,你们看帖才有价值。如果能这样做,可能也不会觉得我的更新那么慢了。
  最后还是感谢所有关注此贴的朋友,谢谢你们的支持!
  日期:2013-01-10 11:29:06
  江流示意他们坐到自己的旁边,开始讲解说:“首先,一个工厂的物流系统是有三条主线运作的。每一个工厂的主要的经营活动都是围绕这三条主线来运作的。一条线是物料的计划的生成、下单采购、物料回货入仓、采购对账付款,采购订单关闭。另一条主线是生产计划、生产领料、生产、成品入库、成本计算分摊。最后一条线是订单发货、仓库销货账务、货款结收、成本结转、销售订单关闭。”

  江流喝了杯水,继续解释说:“你们前面编写的流程一个很大的不足在于你们没有体现出我们工作中的这些内在逻辑,不是按这三条线在写流程。给别人的感觉是看到的流程是很多零散的点,缺乏系统性。这样很难让人对我们的工作产生一个系统的了解。我们计划是负责协调、安排整个工厂的运行的,我们的工作也是主要围绕这三条主线展开的,介绍我们的流程自然也应该按这三条线的逻辑来介绍。其中物控主要是关注第一条线,生管关注第二条线和第三条线。当然这其中也有商务和财务的介入,像客户订单接收就是商务部的工作,成本计算、分摊、成本结转是财务部在完成,这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就不多说了。你们从这三条线来理解供应链的运作会比较系统,也比较容易理解。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流程文件也应该是围绕这三条主线来写,这样逻辑清晰,大家都容易理解。”

  江流歇了一会儿让他们两个人有时间咀嚼自己刚才说的话,等了差不多五分钟,才继续说:“物控后续的重点是要确保生产物料的齐套,所以我们的备料计划不可以再像以前一样完全跟着市场的屁股走,同时我们要关注市场订单预测和实际订单的差异,必要时计划要做出调整。在旺季到来之前,需求要适当放大,减少意外急单对生产的冲击。淡季到来后,备货要重新收紧,避免物料呆滞,库存资金占用过多。其次,物料及时到料要经常关注,对于经常延误交货的供应商要及时查明原因。能够协助解决的尽量帮助解决,无法改变的,也要对供应商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适当储备物料以备急需。物料库存方面,暂时只关注金额较高的物料库存是否合理。”

  江流说到这里,向杜山松投去询问的目光,杜山松连忙表示自己理解。
  江流继续说:“生管应该重点关注生产产能的利用,要尽量避免缺料和来料不良的原因造成的停线。尤其是在旺季,产能几乎就是利润的代名词,要尽量避免浪费产能的事情发生。这个时候在操作上可以灵活一些,可以考虑适当的备料、备货。不要一味地追求零库存,对于我们这种研发、生产、销售一体的企业,半成品和成品库存高一些问题也不大。对于常用产品和市场主推产品要确保合理的成品库存,通过库存完成一些小订单、急单的交付。这样可以避免多次换线,提升生产效率。而在淡季,要做到对市场急单的快速响应,那个时候生产负荷不饱满,就不要太关注生产换线了。那时对市场响应才是关键目标,力争能多帮市场抢单,要帮助市场尽可能快速把新产品推向市场。对库存超过三个月的成品和半成品库存要注意,如果有风险要及时向市场和研发确认如何处理,有问题要及时报到我这里。”

  江流确定他们都明确了自己的后续工作思路后才让他们离开办公室。
  日期:2013-01-11 10:32:13
  在工厂的大会议室里,江流和骨干人员的再次开会讨论上次生产支持会议的执行情况。生产部的张经理根据这一个月来的情况对各项工作的进程进行了汇报。
  生产部认为缺料相对以前大有减少,缺料影响生产的次数减少了一半以上。但是缺料还是目前影响生产效率最大的一个因素。江流有些疑惑地向李勇和杜山松看过去。
  杜山松说最近有些供应商加工产能也很紧张,虽然采购订单是给足了时间,但供应商还是没有能够按公司要求的时间交付。而且有些产品研发还没定型就推向了市场,交期又紧,结果根本就没办法给足够的时间备料生产。计划为了抢时间,有时只能根据要求先把计划排上去,但是物料经常无法按生产计划要求的时间到达导致临时又换线。

  李勇也确认了,说前段时间市场减少了新产品推广,让生产大批量生产主流产品提高生产效率,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市场的急单又增加了,而且比以前反而更多。有时他不得不把一些生产计划按照预计的到料时间排上去,结果物料没按时间到造成停线。但是他一般都有备用计划,发现没有办法齐料生产的都及时安排更改生产备用计划的产品了。造成停线的大都是物料卡在IQC检验那里,他以为物料到了工厂应该可以赶得到生产,结果最后临到开线物料还在IQC那里,没有检验出来。有好几次他都是跑到IQC那里去催检验员赶紧检验,结果IQC还说他干扰IQC的检验工作,说这么做不符合流程。

  IQC主管刘振辉马上反驳说:“IQC按流程检验不对吗?出了质量问题谁负责?公司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句话只是说说吗?”李勇一听他这样说就把目光投向了江流。
  江流看到这种情况连忙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要检验并没有错。李勇只是去催一下,希望能够尽快生产交付,并没有说不检验就生产使用。大家都要理解别人的工作,毕竟货不仅要合格,还要能及时发到客户手中才能让客户满意。”
  刘振辉说:“那也得让IQC有时间检验啊,时间不够,检验不完整,漏过了质量问题怎么办?”
  江流咬紧嘴唇,迟疑了一会儿才说:“李勇可能是有些心急去IQC催料,但是大家都是为工作,希望大家还是把注意力放在解决公司的问题上面,不要过多的求全责备。”
  刘振辉说:“话不能这么说呀!这是不是对IQC的工作有影响?我只想知道,如果这样催,忙中出错,出了质量问题,到底算谁的责任?”

  一直没有说话的常经理终于说:“刘振辉,事情也没那么严重。IQC该检验的还是要检验,别人计划要催,那也是计划的工作。总不能说IQC连催都不能催吧。算啦,这件事情就算啦!”
  日期:2013-01-11 12:56:25
  刘振辉撇了撇嘴,但终于还是没说话了。
  江流却笑着说:“不管怎么说,缺料的问题有所缓解总是好事,至于后续怎么继续改善。会后我会和相关人员研究一下再说。过下一个问题吧!”
  张经理继续汇报说:“车间来料不良情况有一定的改善。最近没有出现批次性来料不良,非批次性不良和过去相比还是差不多。”江流听到了之后只是淡淡地说,既然质量部已经解决了物料的批次性不良流入车间的问题,就继续过下一个问题吧!
  张经理说:“退料流程现在走得很顺畅,大大方便了生产退料,现在生产基本上没有因为个别物料不良退料造成生产等待了。”
  江流对着丁忠义笑着说:“看来丁主管做得不错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