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惊梦(《明末那些事儿》之二),历史上最纠结惨烈的“三角虐斗”》
第50节

作者: 赤脚踏沧浪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5-19 18:48:09
  【090】
  第九章 绝地反击(10)
  正焦头烂额的东阁大学士马士英,打死也不敢相信东林巨子钱谦益会为他跟阮大铖唱赞歌,等看到这封胡说八道的奏章后,简直喜从天降,认为这真是个识时务的好人哪。
  鉴于钱谦益同志在东林党内的特殊地位,收服了他,在政治上意义重大,于是马士英决定推荐钱谦益出任弘光朝的礼部尚书,并兼管詹事府工作。
  无耻的付出终于收获了丰厚的回报,钱谦益由一介平民(罢官闲居)一下子蹿升到正部级,距离入阁拜相只有一步之遥了。虽然过去的同志们都向他投来不屑的目光,但老头子面对众人的鄙夷又不是第一次了,当年在楼船上迎娶柳如是的难堪场面依然历历在目。
  他立马准备走马上任,可又放不下如花似玉的青春娇妻,于是就让柳如是随行身边。柳如是并不了解朝廷内部的勾心斗角,只知道丈夫得到皇帝重用,要出山为国家干一番事业了,心中也兴奋异常。她立志学习的榜样,是从良后辅佐丈夫韩世忠成为一代顶天立地大英雄的南宋名妓梁红玉。
  于是,柳如是头戴雉鸡翎,腰挎佩刀,一身洁白的戎装,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英姿飒爽,不怒自威。钱谦益紧随其后,打量着“不爱红装爱武装”的绝代佳人,真是越看越爱,不由脱口而出:
  “好一幅昭君出塞图啊!”
  很多人认为这不是一个吉祥的预兆。因为昭君出塞,并不是去游览祖国边塞绮丽的风光,而是悲悲戚戚前往匈奴和亲。因为西汉后期国力衰弱,无力抵御游牧民族匈奴的侵扰,派出美女和亲实属无奈之举。这种举措,往好里说,叫美女共享,搞好民族大团结;往坏里说,就是一种难堪的屈辱。

  钱谦益老先生可不管这些,他带着柳如是拜谢了东阁大学士马士英,也没忘记去跟马士英的铁哥们阮大铖拉拉关系。
  在酒席宴前,钱谦益殷勤地让爱妻柳如是给阮胡子敬酒,阮胡子也不含糊,回赠给柳夫人一顶镶嵌着珠宝翡翠的帽子,价值千金。
  钱老头赶紧让爱妻致谢。柳如是移近阮胡子身边,两只白嫩的小手收敛胸前,款款地道了个深深的万福。
  钱谦益等人的所作所为,南都的士人都看在眼里,气在心中。有人作诗讽刺说:“才人末路肠偏热,倩女欢场酒最腥。博得金珠冠一顶,佃夫座中醉初醒。”
  这里的“才人”指钱谦益,“倩女”指柳如是,而“佃夫”则非阮大铖莫属。
  阮大铖乜斜着眼睛瞧瞧钱谦益,又色咪咪地瞟一眼柳如是,心内说:哼,现在不用装好人,你们东林党以前迫害我的那些破事,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已变成铁石心肠的阮胡子,现在已经不再顾念别人的好处,只牢记过去的仇怨。对于钱谦益,他根本不想放过。时间并没有让他等待太长,阮大铖很快就将找到报复的机会。
  日期:2015-05-20 11:13:14
  【091】
  第九章 绝地反击(11)
  ▲▲ 大铖进退,实系江左兴亡
  有了东林巨子钱谦益的一番喊冤叫屈,再加上勋臣安远侯柳祚昌秉承马士英的旨意再次举荐,八月三十日,围绕起用阮大铖引起的轩然大波终于尘埃落定,延迟了三个月后,弘光帝朱由崧正式传旨:
  “特授知兵之阮大铖为兵部添注右侍郎,禁群臣不得再阻拦进谏。”
  因当时兵部有右侍郎,并无空缺,所以朝廷破格安排阮大铖为“添注”右侍郎。不久,又提拔阮大铖兼任都察院佥都御使,巡视江防。“有官万事足”的阮大胡子终于心愿得偿。

  他身穿素蟒袍,腰围碧玉带,完全一副梨园子弟打扮,大摇大摆兴冲冲跑到长江岸边。人们感觉这哪里是来巡视江防,简直还是在做戏。
  众大臣见皇上执意起用阮大铖,旨意已下,木已成舟,只好闭嘴不言。唯有倔强耿直的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宗周老头不死心,强烈要求皇上收回成命。他言辞激烈地上疏说:
  “大铖进退,实系江左兴亡,老臣不敢不争,不能不争。不听,臣当归田矣。”
  刘老头认为,这件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起用,而是关系到国家兴衰存亡的重大原则问题,决不能含糊。结果,弘光帝不仅不听,还对他“切责”了一番。刘先生说到做到,当即辞官告退,回家当老百姓去了。
  弘光帝并不挽留,同时还批准了东阁大学士姜曰广的辞呈。
  一代直臣刘宗周七月十八日进京,在弘光朝廷任职仅仅四十九天,就带着深深的遗憾永远离去了。

  九月九日,身心疲惫、满腔悲愤的姜曰广向皇上辞行。
  武英殿上,弘光帝朱由崧高高端坐在上面,由群臣陪侍。姜老头向上叩头,声音凄楚地说:“微臣触怒权奸,自然是罪该万死,今蒙圣恩浩荡,允臣解职还乡。臣走后,别无他念,唯愿陛下以国事为重。”
  马士英一听,勃然大怒,他不顾朝仪,指着姜曰广的鼻子破口大骂:“我是权奸,你就是老不死的逆贼!”随即转身也跪下向皇上叩头:“臣力排众议,拥立陛下,以致遭到姜曰广等奸人嫉恨,愿陛下答应臣犬马余生归老贵阳,以避开贤路。如陛下留臣,臣也只多一死。”
  姜曰广厉声叱之:“拥戴皇上登基,也是做臣子居功自傲的本钱吗?“
  马士英回敬道:“我无本钱,只是因为你们谋立潞藩,才成就了我的功名。”
  两人针锋相对,越吵越激烈,弘光帝实在看不下去,离开御座打圆场说:“潞王是朕的叔父,拥立也应该。二位先生不要吵了,以免损伤国体,让民间笑话。”
  可两人出殿后,在朝门外仍然诟骂不止,“几至老拳相向”,社会上到处传扬“二相闹朝。”

  日期:2015-05-20 17:25:20
  【092】
  第九章 绝地反击(12)
  刘宗周走了,姜曰广回了江西老家,不久,孤掌难鸣的大学士高弘图也连续四次上疏请求退休,最终获得批准。
  本来,高弘图家境还算富有,但因山东老家饱受战乱,万贯家资已荡然无存,只有一个幼子一直跟随着他。如今,山东胶州一带已被清军占领,辞官后的高弘图无家可归,只得流落寄居到苏州。
  第二年(1645)清兵南下进入江浙一带,清军统帅多铎亲笔写了一封书信派人来征聘他,高弘图不仅不予理睬,反而逃到浙江绍兴城外一所荒凉的野寺里,绝食而死。临终前,他把心爱的幼子托付给了朋友谈迁。

  说起这个谈迁,也是明末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杰出的历史学家,他的史学巨著《国榷》一百零八卷,叙述有明一代历史,广征博采,实地察访,敢于直书,是一部比《明实录》和《明史》更加翔实可靠的信史。
  在激烈的党派争斗中,马士英可谓大获全胜,现在弘光朝内阁里只剩下了他跟王铎两个人,而王铎先生不关心政治,唯一的爱好是研究书法。
  他曾给弘光帝写过一副有名的对联“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饱受后人诟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明代第一流的书法家,号称“神笔”。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王铎的书法仍然影响巨大,甚至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也大受欢迎。
  闲话少说。为了酬谢充当枪手的各位奸佞小人,马士英为他们评功请赏,成果如下:
  淮海战区司令官刘泽清晋升东平侯,太常寺少卿李沾提升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国家总检察长);诚意伯刘孔昭也晋爵为侯,但他或许认为无功不应受禄,向皇帝上疏予以推辞,还算有些廉耻。
  镇国中尉朱统类被任命为行人司行人,这小子嫌官小,经常大言不惭地发牢骚说:“须还我总宪。”“

  总宪”就是监察部门最高长官左都御史,如今李沾占据的那个座位。
  马士英自己也加衔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正式成为名至实归的首辅大学士。
  这是一次彻底的政治大换班,马士英及其同党、亲信完全把持了朝政。马士英再也不用担心还有什么人会在背后掣肘,他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放手大干一场了。但恰在此时,从北边却传来一个令人惊骇的消息:
  大清国摄政王多尔衮已经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兵分两路,“靖远大将军”阿济格统兵西征陕西,消灭闯贼李自成;“定国大将军”多铎统兵南下,气势汹汹杀奔南京。
  马士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南京已经派出了和谈代表团,希望跟清廷缔结友好同盟及战略伙伴关系,摄政王多尔衮怎么这么不给面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