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华夫人传,不负江山不负卿》
第42节

作者: 云蒙居士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看隋文帝一直沉默不语,独孤皇后纷纷的说,皇上难道认为臣妾诬陷了太子不成?别忘了那可是我的亲骨肉啊,太子在东宫穷奢极欲,不知上进你也是看在眼里的,他明知元妃是我为他指婚的,却依旧对其冷落,完全没有把我这母亲放在眼里,而皇上主张勤俭,杨勇身为储君却与皇上您的主张背道而驰,可见他也没有把你这父亲放在眼里啊,皇上要给太子一些危机感,不要让他觉得自己的位置无人可取代,从而不知居安思危,便可为所欲为,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君更是如此,皇上把一个大隋王朝治理的安康太平,让太子将来顺理成章的做江山,那么他就不知这江山来之不易,不懂民为重,社稷次之,而君为轻的道理。

  隋文帝沉默了良久,深深的叹了口气,面色越发沉重,声音低沉的说皇后所言甚是,你继续查元妃之死,与太子无关最好,若有关那就两说了。
  独孤皇后见文帝话中有话,玄机全在两说二字之上,不谨心中窃喜。
  ……
  日期:2013-11-17 09:28:58
  四十一明日风回更好
  二
  淡月云舒之夜,宣华再次在废弃的宫苑与太子宫的侍卫姬戚见面,元妃之死则是她与这个看着不起眼的东宫侍卫一手策划的,而今宣华闻独孤皇后开始调查此事了,她把姬欺叫来另有安排。
  姬戚与宣华见过礼之后直奔正题,不知陈婕妤今晚唤小人来有何安排?
  面对恭恭敬敬的姬戚宣华冷淡依然,她背着手站在与对方不远的台阶之上,居高临下。
  宣华思量了片刻,郑重的看着面前垂首站立的姬戚缓缓的说,把刘太医和那两位药官安顿好,等时机成熟让他们出来指证太子殿下与云良娣,现在觉不能让他们露面。

  姬戚说了声遵命,然后有问不知婕妤何时要他们出来指证?如今皇后娘娘正在彻查太子妃之死,难道这不是一个好机会吗?
  宣华微微一笑,眸光里露出几许微冷的光,现在还不是时机,等太子再犯下一些错再说,我相信晋王殿下会有新的安排,到时候我们在见机行事,你只需安顿好那几位证人就好,别的什么也不要问,如果我觉得实际成熟我会命唤你的。
  又交代了姬戚几句宣华就打发他离开了,而自己却在这废弃的宫苑里辗转徘徊,曾经,这样安静的夜自己曾与他再次相会,互诉衷肠,多少往事成烟云,只待往事能重来。宣华卷入这场储君之争她起初以为是想报复杨坚,让其看到自己的儿子们手足相残,而如今却是为了某人,为了助人其早日成就大业,曾经为恨,如今为爱,这真是世事如棋难聊侧。
  宣华回到合欢殿的时候已是更深露重,房间里的蜡烛已燃了一半,可宣华因为心事重重,毫无睡意……
  窗外冷风瑟瑟,院子里的梧桐叶不停的往下落,叶落声声与着风声混在一起,仿佛一曲悲伤的秋韵,寒风叶落敲秋韵,万叶千升级诶是恨,脱衣上床寻梦去,梦又不成灯又烬。
  宣华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她知道不久之后大隋王朝的会有一场风雨,东宫真的要换主人了。
  她不知道千里之外的某人今夜是否安然入眠?他可曾与自己一样思念?
  日期:2013-11-17 14:03:34
  四十二只待东君还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行云深处望江南,断肠山又山。天可老,地可翻,消除此恨难。频有书信往,只待一朝还。
  太子妃元氏过去已两个多月,一切看起来早已是入土为安,尘埃落定了,然而独孤皇后却依旧在暗查元妃死因,她总觉得儿媳妇死的太过突然与蹊跷,这其中必然与杨勇及宠妃云良娣脱不了干系,原本就对太子心生诸多不满的隋文帝杨坚在独孤皇后枕边风的攻势及权臣杨素等人的离间之下对太子也是大失所望,有了废长立幼的想法,而太子却依旧不知收敛,却不知道山雨欲来风满楼,依然在东宫自己的小天地里我行我素。

  接连下了几天的雪,气温也陡然下降了不少,好不容易到了雪过天晴,然而三九寒天依然冷冻难耐。隋文帝在与权臣高炯及杨素商议明年开春儿准备发病突厥,如今突厥已是四分五裂,不堪一击了,正是出兵的好时机,如今万事俱备,东风也有,雄才大略的文帝自然是不会错失良机。商议完了出兵之事后文帝单独把杨素留下,主要是想说啥关于太子近况,而之所以没有留下高炯,并非文帝不信,而是源于高炯次子与杨勇与云良娣所生的长女已有婚约,论起来高炯与太子杨勇也算是亲家关系了。

  文帝听闻杨勇染了风寒,便对杨素说,朕闻太子身体不爽,而这两日天冷的缘故朕觉腰痛的厉害,懒得走动,麻烦爱卿代替朕去到东宫看看太子。隋文帝的语气显得平常和缓,并无其他意思,只是让杨素代替自己入东莞看望太子而已,然对于杨素而言却是一个难得的离间其父子感情的机会。
  杨素心中已有了主意,不禁窃喜,可脸上却是水平如镜。

  太子若知皇上如此记挂与他,自是感动不已。杨素故作真情道。
  文帝面露少许苦涩,喃喃的说他若真能体会朕的一番良苦用心就应该好生做好一个储君该有的本分,这样朕百年之后才放心把这大隋江山交给他。
  ……
  杨素是一个老奸巨猾之人,他知道如今皇帝对太子深感失望,可还是下不了废除其储君之位的决心,若自己在适当的时机添把火加点油,那么一切就可峰回路转,对于晋王而言入住东宫则就顺理成章了。杨素觉得这次代替文帝如东宫看望太子就是一个煽风点火,挑拨离间的好机会。

  杨素在抵东宫之前早有太监去东宫禀报太子说皇上闻太子龙体抱恙,故超越国公来看望。
  杨勇知道越国公乃父皇最为信赖的大臣之一,自然是得罪不得的,况且这回他是代替自己的父皇来探望自己,故而早早的就穿戴整齐,来至正厅等候。
  杨素明明已至东宫附近,可却迟迟不前,他知道太子在接到消息之后必然做了一番准备的,若自己迟迟不到,那么太子必然觉得被怠慢了,自己若到了太子耐性全无时候在出现其必然会迁怒与自己,那正是自己想要的结果,自己大可以以此来大作一篇文章给文帝看。
  果然,太子杨勇在东宫正殿等候杨素,眼看一壶茶已经要喝干净了,可依然未见杨素影子,太子拍案大怒,杨素这厮岂有此理,说来不来,这不是愚弄本太子嘛。
  而正在杨勇大发雷霆时候太监来报说越国公到。
  杨勇没好气的说让他滚进来。

  少顷,杨素才迈着四方步缓缓而入,来到太子面前深施一礼,老陈杨素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杨素足足迟到了一个多时辰,此刻杨勇看到姗姗来迟的杨素气不打一处来,他却忘记了杨素乃是代表文帝而来,故而不管不顾的冲着杨素就一通臭骂,杨素你好大的担子,居然让本太子在这儿足足等了你一个多时辰,看来你的确是不把本太子放在眼中啊,别以为本太子不知道平日里你在父皇面前可没少告我的状啊,父皇拿你当忠臣,在本太子这儿你就是一大奸大恶之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