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诡异的考古,揭出一个未知的世界————失落世界的代码》
第13节

作者: 三闲月影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行,我一定要把您救出去。”秦卫国有拼上这条命的决心,可眼前这些可怕的事实却让他气馁,一切的一切,早在几千年甚至上万年前就注定了应该如此,面对命运,他的反抗实在是连微弱都算不上。
  马教授摇着头,说道:“尸虫……并不多见,可每一次出现在古尸身上,这古尸的身份都是极高,我最早知道这种尸虫的时候,就怀疑这是一种流传于边疆地区高规格的墓葬形式,却也没想到这能是要命的东西。一切都要结束了,”说到这里,他仰着头想了想,“卫国,你答应我一件事。”
  秦卫国蹲在地上默然不语,马教授缓缓地组织着语言,他感觉到头脑开始恍惚起来,没有不堪的痛苦,只想安安静静地睡过去,可最后的话实在非常重要,他强打起精神,说:“你如果能够出去,立刻向最高层反应,并建议军方炸毁这座墓,这里面的秘密太多,我难以想象这些秘密如果被其它人得到以后,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我考了一辈子古,没想到真正接触到历史的秘密以后却不得不毁掉它。”

  昏昏沉沉地感觉越来越强烈了,马教授的眼神开始涣散,隐约看到秦卫国点了点头,才苦笑着,努力说了一句:“一生的结局竟然会是这样……”
  ……
  等到地面上的人员重新炸开古墓的通道,已经是第二天,也就是3月15日的凌晨。
  这是一次艰巨的爆破任务。他们不知道地下发生了什么,每一次炸药的用量不敢用的太多,否则墓道整体的坍塌将把所有古墓里幸存的人活埋在里面,可巨大的断龙石厚重无比,炸药的用量太小只能炸出几个坑,完全与事无补。这要求无疑十分精准,多次爆破以后,当断龙石终于被炸开,部队的救援人员都欢呼起来。

  参加过这次救援行动的军人过了许多年以后回忆说,现场的惨状让他们不忍卒睹,至今眼前仿佛仍然能看到那些古墓中的死者扭曲的脸和不甘闭上的双眼。纪律让这些军人即使退役以后也不能说的太多。很多人好奇过这件事,但打听到的消息却是没有一个幸存者。
  秦卫国是被人搀扶着走出了古墓的,当脚坚实地踏在阳光照耀下的外面世界,这对他的意义似乎是一种重生。一切都过去了,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周永忠、赵平和那些中毒倒毙战士的脸一一在他面前浮现,他实在不忍回忆椁室中马教授最后无奈和平静的死去,亲手把马教授的遗体抱进那具等待了太久岁月的青铜棺,棺盖缓缓滑盖上的一瞬,他知道所有的压力都将加在自己身上。
  在接下来发往北京的绝秘电报里,秦卫国没有说明一切,他的措辞含混但足以引起惊动。这封电报一级一级上报到最高层,很少人知道电报的内容,而且被要求立刻忘掉。中午时分,最高层的回电明确无误地让秦卫国秘密返回北京,并且对于古墓最后的处理,命令部队,完全按照秦卫国的一切指示办理,鉴于大部队已经完成撤退,如果秦卫国认为时间不够,可直接由前线指挥部不惜再发动一次战役进行拖延。

  “时间足够了。”秦卫国独自坐在山坡上喃喃着自言自语,手中点燃了一支烟,偶尔吸上一口,面无表情地看着古墓入口进进出出忙碌的战士,不知是伤感还是怀念。对于第一个尝试着探索那种文字奥义的马教授来说,他的死和这一座规格甚至高于王侯级别的独特古墓,是创造了这种文字并且有着神秘预知能力的古人,对他揭开秘密的报复,还是一次隔绝了数千乃至上万年的致敬?
  爆破时间定在下午的五点整,是由一位师长亲自指挥,秦卫国关于爆破一窃不通,每一个环节的人员都向他们保证炸药的用量会将地下深处的一切炸塌,无法复原。
  秦卫国安静地点着头。
  1979年3月15日22点20分,一队军车离开了越南,回到中国的土地。
  这个时间点做为自卫反击战的结束永久载入了史册。可历史并没有告诉你,最后那一辆被密不透风的草绿色篷布覆盖的军车里,只搭载了一位形容憔悴的乘客。
  秦卫国。
  日期:2014-07-17 23:30:00
  卷一、牛耳岭疑云
  引子
  我出生在北方的滨海市,准确地说,是距离滨海市几十公里外的一个厂区,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发现了储量可观的铁矿,于是一个庞大的钢铁厂随之兴建,天南海北的人开始聚集。几万直属职工连带上家属,填充并占据了原本山青水绿的山沟。到了八十年代,各种各样地饭店,宾馆的招牌,雨后春笋般竖立在宿舍区和通往外界道路的两侧,沸沸扬扬的人群汇成了熙熙攘攘的市镇,最终成了滨海市的又一个行政区:钢城区。

  有过在独立的大型企业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家属区医院学校商店饭店,连带网吧歌厅一样不少,这里的孩子只会偶尔去主城感受一下繁华纷乱的世界,其余时间就完全成长在这样一个半封闭的环境里。

  我就在这样一个圈子里,从幼儿园到初中平平淡淡地长大,一直算半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当然除了那次和大头偷窥女澡堂被校长抓住,让老爸打个半死,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以外,我几乎就很完美了。
  大头大号陈远,小时候就又高又壮,是我们家的邻居,他全家从遥远的青海调到我们厂的时候,我已经上了初二,大头比我大两岁,按他老娘的话说,是一块不长进的料,在原来的地方书就读的不怎么样,家里实在怕他学业跟不上,于是大我两岁的大头就主动降了级,和我成了同班的同学。话说回来,女澡堂事件我实在有点亏,大我两岁的大头眉飞色舞,那时的我什么都没看明白,兴味索然地成了牺牲品。

  整日里跟大头混在一起,虽然只可能对我的学习成绩产生逆推的作用,却另外有一桩天大的好处。大头刚来的时候,其它的半大孩子明显着欺生,钢铁厂子弟不比别处,这里的孩子天生就喜欢用拳头解决一切问题:和他们的父辈一样,“钢铁工人”这四个字好象就代表了这里与外面世界的不同文化,大头来的第一天,就差点儿品尝到这种与众不同的文化。当大头轻松无比的一拳放倒了第一个,又用标准的柔道动作将第二个人高马大的体育生越过头顶扔在地上以后,剩下的几个大眼瞪小眼,没有人再敢轻视他了。

  当然对我来说,从那时起再也没人欺负我了。
  日期:2014-07-18 07:46:00
  直到我去了城里读高中之前,大头这两年就成了我最好的哥们儿和保镖,我也就难免偶尔成为大头作弊的抄袭对象,彻底失去了老师的信任。
  初中毕业,大头的父亲四处活动,最终一所培养专门职业技术人才的学校勉为其难地接受了大头,替大头想一想,都觉得对不住人家学校,大头能成什么人才,除非打架也成了职业技术。
  后来的大头,在我高二那年绰学,据说学校差点儿敲锣打鼓地开欢送会,校长喜气洋洋地提前一年把毕业证交给了他。接下来,大头的老爹又到处张罗,这次的目标很明确:把大头送去当兵,让军营这个熔炉好好磨炼一下。结果,他老爹到底如愿以偿了。从此,有好几年我没看见大头。我当时暗暗估计,他老爹肯定有眼不见心不烦的解脱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