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桥下的一千零一夜》
第33节

作者: 我的佩佩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8-05 09:38:00
  这是一桩丑闻。
  孙家有女已长成。
  孙家有两女,无儿。
  在农村,这样的家庭实打实的会招婿。
  如此风俗到底在这里延续了多少年,没人去计算过,但是,这是那里人们心底里亮堂堂的事实。
  农村女不仅不愁嫁,也不愁娶。
  唯一不同的是,嫁的时候,女子可无财,可女子招婿,那定然得有浮财若干的。

  孙家和农村大多只有女儿的家庭一样,远比追逐生儿子的家庭的要过得好得多。
  孙家在当地中等水平。
  原来是间四个房间的木房子,后来加盖到了七间。
  然后大女儿22,小女19的那年,把七间木房子拆了,又直接盖了两层共200多平的房子。
  装修,家电一应俱全,装的漂漂亮亮的。

  村里中等水平的人家盖两层房子其实已经略显矮了,大多是三层。
  可是,像孙家这样一盖两层,装修也立马全部完毕,且有财力富余的家庭,无疑比那些盖完三层欠账或是没装修的人家要好看很多。
  房子没盖之前,就有人上门给大小两女儿说亲。大女儿是招婿,说亲的略少一些,小女儿是络绎不绝。
  这房子一盖完,大家风向立马转了。
  提亲事的,基本都是朝大女儿去了。

  孙家原本注意力就只在大女儿身上,见时机已成熟,也开始认认真真的挑女婿了。
  在农村里,愿意做上门女婿的人家,都是兄弟几个且穷得娶不起老婆的,偏偏农村这样的家庭就是多。
  老孙看了看各媒人上门说的各式女婿,列了个表琢磨起来。
  A家有男娃三个,女两个。家无住房,准备做上门的是老大娃,比自己女儿大了足有10岁---老孙也不气,媒人说了,这是她某亲友要求的,她也没办法,让老孙不用觉得剔除了不好意思。
  B家有男娃两个,女娃两个。家无住房,准备做上门的还是老大,年纪与自己女儿相仿,脾气是略有耳闻,挺老实的,可是,人有点愣直,对于现在正如花似玉的女儿来说,未免太不解风情。
  C家有男娃两个,女娃一个。有住房,准备做上门的是老二。老二是个没有正经工作的,天天东摇西逛到处乱混---农村里的正经工作是指搬砖挑瓦下田种田随便一样能认认真真干的。

  D家有男娃三个,无女。有住房,准备做上门的是老三。老三长得挺好,配自己女儿也挺合适。可是太会为人处事,老孙心底存疑,觉得自己女儿压不住。
  往下看了几个,也有富余的家庭男娃要求做老孙家的上门女婿,理由都是,儿子有多的,只要儿子过得好,无所谓老孙家是招婿。
  老孙和孙婆婆想呀想呀,决定还是挑个穷的。
  因为自己家现在是好看点,可是,那些富余人家的儿子在自己家呆久了,会一直甘心呆下去吗?自己女儿能压得住吗?女婿以后会不会搬钱挪窝?
  有了这些疑惑,老孙老夫妻觉得,不能选富的,选穷的最少情况会好一些。
  就这样,打了这样的想法,老孙家在女婿谱里挑了个综合指数第二穷的男家。
  第一穷的没选,主要是年纪差得太多。
  有了第一穷的女婿做标准,第二穷的准女婿就好看多了。

  准女婿的优点很明显的,人年轻,年纪相当,既不是个佻嘴,也不是个楞直,长得不算帅,可也不丑,身高一般的168。在家会帮活,会点小木匠泥水工及小修理(换灯泡补萝筐之类的)。
  作为男人,不管是不是上门,总之,追求老婆时当然得主动。
  所以,当这些女婿们被媒人通知了介绍给了老孙家时,和自家人早商量好的男人们都一窝蜂去了老孙家各种表现。
  个别的,没有去。比如那个大老孙女儿好多岁的男人,说是工作放不开。老孙想,娶老婆重要,还是可以再找的工作重要?此男立马被PASS了。
  大多数都是热情非凡。尤其是家庭略有富余的男人们,有点出手资本,更是各种花样变着来。有的拿自家做的咸蛋,有的拿霉豆腐,有时候又换成买的水果,有时候还会送牛奶蜂蜜,老孙家放在院子里盛水的大缸有了条缝,会慢慢沁水出来,马上被某换了个新背回来给直接换了。孙婆婆有次咳了下,立马一会另一个某奉上了“顺便”带来的感冒药。柴火就更不用说了,后面搭了那个小柴棚,柴就没有少过。

  总之,老孙觉得自己是过来人,这点求亲小手段,在农村里再正常不过。是以,除了被满足的一家有女百家求的虚荣感之外,更满心觉得,这些太过“讨好”的男人都是另有企图的,会讨人喜欢也就是做人圆滑,有心计。老孙注意上了,那些有时候来,有时候又不来的女婿们。
  老孙看上的第二穷准女婿怎么可能会让他失望呢?
  这个准女婿还真就是既不捧着他也不冷着他的好女婿。
  尽管当时有几个女婿状态的男人也和这个准女婿一样的这样做了。
  比如,秧田忙时,准女婿没来,其它热心女婿都来了,你帮点我帮点,然后忙完了。

  老孙觉得,自家都不帮,来我家做什么?也太热心过头了吧---老孙却忘了,婚前指望不着,还能指望婚后?
  然后,老孙看到忙完了后准女婿徐徐而来的身影,和准女婿聊上了,更觉得,在自家帮插秧田的男人才是真男人。那番话要是那些急急来帮老孙忙的女婿们听到了,非得郁闷死。好心得个差评不说,还叫不帮忙的人捡了全部的功劳。
  总之,此番招婿的结果是应了一句话:不是你顺眼,别人就会看你顺眼。是别人看你顺眼,所以你顺眼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