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桥下的一千零一夜》
第31节

作者: 我的佩佩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8-04 16:02:00
  就在吵吵闹闹中,周家老婆怀上了,然后生了。
  是个儿子。
  对于周家和周家父母,甚至是对周家老婆来说,都觉得是个天大的喜讯。
  眉开眼笑中溢出来的欢喜就这样在周家的周围流淌着。
  老人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一个家没事,大家都会说,能怎么样?就那样过着呗。
  可是一个家出了事,大家就会神秘地告诉你:我给你说呀,那个老X家……

  周家的老婆生完娃没到一年,他们家就有了这样或那样的传言。
  传言传呀传呀,零碎的片断逐渐变得连贯。
  周家和他老婆打架了---原因是他老婆骂他正经事不做,天天出去打麻将。
  还原细节:周家在麻将桌上说着当年他哥的死,一打牌的干哥们表示同情和安慰,周家说,打从他哥出了这事后,他和他爸,都基本没喝什么酒了。兄弟甲说:注意就行了,不喝酒多没意思呀。

  兄弟乙说:不喝也好。浪费那钱干嘛,不如没事用这钱来搓两把。
  兄弟丙大笑。
  周家也大笑。
  此时有人推开了牌室的门,是路人丁。
  村里的牌室本就不大,就三张桌子,那时候,麻将桌都还是手动的。
  路人丁是受周家老婆所托,要求周家赶紧回家的,娃儿病了。
  周家想走,又不想走,打在兴头上着的。

  兄弟甲说,家里除了老婆,没人了么?你爸妈不在?不在还是回去看看比较好。
  兄弟乙说,一个娃子而已,公婆在不在有啥关系?我老婆生了三个,都是我老婆一个带的,生病了就抱娃去村诊所里看下呗。
  丙不多话,他就说了一句:打不打?不打就下去,让别人上来。
  周家本来在犹豫,他父母的确也不在家,出门去了,他也不知道去了哪,说是晚些才能回,可是听了乙和丙的话后,他不假思索就说,我那老婆就是瞎喊的,别理她。
  周家回头给路人丁说,又没死,喊什么喊。叫她自己搞,对了,身上没钱就去诊所那挂账,我打完牌就去结。

  路人丁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原话给周家老婆说了。
  周家老婆跳着脚骂,无奈,周家也听不到。
  周家老婆抱着娃,去了村诊所挂账就医。
  村里诊所的医生貌似开玩笑地说了句:几块钱你老公都不给你呀,还要挂账?
  熟了,嘴上大家都是个没把门的。
  有时候,那就是哪壶不提提哪壶。
  这天夜里,周家输光了。
  周家刚回到家,周家老婆说,娃看了,拿了点药,账你去结了没?
  周家输了心情很不好,说,结个JB,都输光了。我说,你这婆娘怎么就是这么讨人嫌?MLGB的。
  周家老婆骂了句操你妈,扑上去就和周家打了起来。
  结果当然是她被周家胖揍。
  当然了,周家也没好过,毕竟自家女人也是个庄稼把式,有些力气,脸上没少抓痕。
  就这样,老婆一脸乌青,周家一脸细红。

  日期:2014-08-04 16:04:00
  周家和他老婆又打架了---原因是他老婆出去买盐,把娃交给他看一下,谁知周家又偷偷溜了出去,一打牌就三天。
  周家又在牌桌上说自个老婆。
  当然了,毕竟是男人,没有像女人一样絮絮叨叨扯天扯地,但是,周家也没有少骂。
  一脸的细红就算了,嘴上也不能少了气势不是?
  在其它牌友的“起哄”下,周家又再次输光了。
  这次回家回得早。
  周家老婆还没有做晚饭。
  周家老婆说,我要去买盐。娃你看一下。
  周家火儿特别大,白天咋不去买?现在天都打蜢蚱黑了(快黑的意思)才去?你有病呀?
  周家老婆不说话,公婆在家呢,一般公婆在,周家老婆还是不怎么敢出声的。她不怕周家,却是怕公婆的。

  她做的是家务和农活,自家的,没收入的。整个家外出赚的钱全在公婆手上捏着呢。
  周家老婆问公婆要钱买盐,周父说,我刚给了周家这个月的家用呢。
  周家老婆说,钱!说着就把手伸向了周家。
  周家看都不看周父,只对周家老婆说,我没钱。
  周家老婆忍住气又看公公爹。

  公公爹看了看儿子,摸出了一块钱。
  周家老婆接了过来。
  公公爹说,多的回来给你老公收着。
  那时候,买袋盐就几毛钱。
  可是,等周家老婆回来的时候,周家又不见了。

  周父劈头就是一句:钱呢。
  周家老婆摸摸索索把买盐剩的钱上交了。
  周家老婆问,周家呢。
  周家父说,我不知道,他又在我这拿了下个月的家用,就出门了。
  周家老婆忍不住大声说,爸,你给钱给他,他就知道拿出去打麻将。
  周家父冷笑说,不给我儿子,难道给你吗?
  周家父伸手出去,掌心是那刚上交的皱巴巴的几毛钱:要你就拿去。就这么多。
  周家老婆无声进了厨房,做饭。
  娃儿哭了。
  周家老婆没理。
  周家父说,干什么呢?孙子哭了,不知道看一下?
  婆婆和周家老婆都去了。
  于是,婆婆带,周家老婆做饭。
  这一次,周家是三天后回到家的。
  这一回,周家老婆打赢了,大约是“养精蓄锐”对上了“体力透支睡眠不足”。

  周家父母也没说什么,就说,周家只要贤惠媳妇,要媳妇好自为知。
  贤惠也不能阻止事件的发展。
  周家孙子一岁了。打得你乌青我细红,可是还会找理由掩饰。
  周家孙子两岁了。打得人众皆知。

  周家孙子三岁了。开始互相砸锅砸碗。
  周家孙子四岁了。开始需要有人拉架了,周家父母完全对小夫妻的事说不上半句话了。
  然后,到了周家孙子五岁这年。
  周家该有的传言全有了。
  他们家的事,就没有人不知道的。
  周家抱怨,周家老婆抱怨,周家父母也抱怨。

  本来他们各有各的圈子。
  可是,各自的圈子里总有对方圈子里的老婆或兄弟或姐妹或七大姑八大姨。
  于是,那点抱怨和心思,就跟当着对方面说的没两样。
  这五年来,周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先是大儿子死了。
  大儿媳带娃离家出走,音讯全无。
  再是二儿子染上赌博。
  然后是陷入了一般婆媳矛盾。
  最后,居然成了村里有名的死敌夫妻榜样。
  之前,周家父母之所以能成为周氏家族的中心,之所以能德高望重,那也是因为他们家的钱“兴”与人“和”。

  现在,也许出于看笑话,或是觉得周家父母不再服众,或是周家父母的钱就这样被周家败得多了,总之,不光是旁人,包括周氏家族的众亲,大家也都有意识无意识的尽量避开与这一家子有牵扯。
  有一天,夜里,周家和老婆在上半夜又打起来了。
  期间,周家老婆用棍子敲了周家的头。
  众人又被呯呯碰碰的声音弄响。
  作为一个合格的农村劝架人和亲朋好友。
  众人很快来到周家,把两人架开,并同时好言相劝。
  一会儿,两人火气都消了。
  周家父母早见习惯了,反正他们两个说啥也不管用。见两个和好,便也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后半夜。
  周家父母急忙忙敲了边上邻居的门。

  说是周家砍伤人了。
  都听是砍人,再迷糊的人也醒透了。
  等一伙人涌进小夫妻的房间一看,周家早已不知去向。
  只有周家老婆和儿子躺在床上。
  砍伤?
  哪里是砍伤?
  周家老婆的头半折在床边,碗大的口子,血还在成丝状的流着,若不是还有点骨肉相连,那脑袋瓜儿只怕马上就能掉下来。
  周家孙儿头倒是并着周家老婆大腿根的。娃儿脸面正常,胸以下全是一片乱七八糟。
  农村里,杀人的事件有,但也不是特别多。
  只是习惯了土葬的人们胆子远比一般人要大。
  当下有人就想踏进房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