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鏡 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大明1644,凶宅密史》
第2节

作者: 華鏡清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天夜里,我们匆匆的安葬了祖父,便收拾金银细软,带着祖宗排位,踏上了南逃之路。我们的家族,昨天似乎还那样繁盛,却几乎就在一夜之间瞬间落寞,像是 被黑夜吞没的暮阳。我和姐姐杏儿并没有把这当做一场逃亡,那时,我们都没有去过江南,只是从母亲的嘴里和戏文里模糊的瞧见它,它像是一个被水汽氤氲的俏丽女子,显得那样迷人。
  临走时,我最后看了一眼我出生的大宅子,几根花枝从高高的院墙内伸了出来,在黑夜中摇曳着,将夜色都染得香透了。
  我默默吸了一口香气,这是我童年中最熟悉的味道。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是永别,以为只是去江南小住几年,等流寇走了之后还会回来。
  日期:2014-12-17 09:30:00
  外公和祖父是多年的好友,当年因为发挥失常只进了进士,在建宁县当了个县令,此后就再也没有升迁过。我的大舅舅虽然是外公的儿子,但向来大公无私,即使是抵了外公的职务当的县令,也在当地很有名望。二舅则因为娶了十二个姨太太,成了另一个传说。我的三姨是一个奇女子,她还是闺阁里的小姐时,看上了家里教书的穷先生,不顾外公反对跟着他私奔了。后来这个穷书生用三姨带的钱去了南洋做瓷器和绸缎的生意,竟然发了大财,带着三姨荣归故里。风风光光的与她拜堂成亲,这使得大家都忘记了三姨当年的莽撞,纷纷称赞她眼睛里有水(目光独到)。

  我们过来时,母亲家的亲戚几乎都来了。大舅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洗尘宴,筵席列着九十样大菜,几十样小菜。简直让人无从下筷子。
  父亲也与舅舅和姨也准备了礼物,大抵是金锻,昌色锻和领绢各几端,外加上白银一百两,黄金五十两给了三姨二舅和大舅。由于我们一家都要去大舅家里住,所以他的礼物自然丰盛些,外加一对羊脂玉狮子和一罐黄金桂。
  那时,我的表哥李玉江也不过十岁,还是个精灵捣蛋的少年。我早就听母亲说,舅舅家比我们还要好,因为那里有个跟我年纪差不多的哥哥,可以跟我玩。但是,我们进门来了李玉江也没有出现,直到筵席都吃了一半了,才看见一个小人儿,像是一只小鹿一般飞奔着闯了进来,他跑到舅舅身边,一脸幸福的从袖子里摸 出一只鸟儿,“爹爹,这是我捉的鸟儿,我可是跟猫儿搏斗了很久才将它救下来,你不是有个银笼子,正好可以用来装它。”说完,他灿烂地笑了起来,眼睛中仿佛装着一片星空一般亮晶晶的,显得机灵可爱。我第一次见到李玉江,就有一种奇妙的熟悉感,仿佛以前在哪里见过。

  舅舅却为他的失礼感到不悦,他沉着脸说。“贱蛋儿,你怎么这样无理,四姑和姑夫都从万里之外远道而来,你也不请个安吗?”
  这时候,李玉江才望向我们,咧着粉红色的舌头又立刻收了回去,很大方的介绍了自己。之后,就坐在我身边,拿着一个碗就开始吃起来。他的腮帮子上染满了油,随着咀嚼的幅度一鼓一鼓的。他始终专注的吃着,直到后来,等我分配好 了房间,又在一起吃了晚饭,才渐渐熟络起来,主动与我说起话来。我很好奇舅舅为什么叫他贱蛋儿,他说他命中有劫,起个贱名好养活一些。但是很快,我 就发现人如其名或许并不是空穴来风,至少用来形容李玉江是正确的。他问我,“你是不是叫小虎儿啊?”

  我感到有些高兴,好奇地问,“你怎么知道的?”
  他笑嘻嘻地说,“我听你娘说的。不过,我打算叫你小猫儿,因为你这瘦不拉叽的样子和小虎实在差得太远了!我不能睁着眼说瞎话呀。”说完,他就咯咯地笑起来一边笑一边后退,接着气我一般的叫了一声小猫儿,然后飞也似的逃走了。之后,他果然一直叫我小猫儿。尽管我年纪尚小,却也懂得报复。我也叫他贱蛋哥,但有次被祖母听见后制止了,说长幼有序,我再这样无礼她便要揍我了。

  李玉江有个哥哥,叫李天赐,他比我大四岁,很有长兄风范。家里提起他来都夸他懂事能干,他也待我不错,总是笑眯眯的。但比起他来,我还是更喜欢和李玉江玩。因为他脑子活,胆子又大,常常做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在那时的我看来他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
  他曾经追着农户的小羊跑了一个下午,直到小羊再也跑不动累得在地上喘粗气。他还牵着猪到小溪边洗澡,然后骑着它招摇过市。有一次,他逮到了一只大龟,便 用石头压着它,看着它在浅水里无奈的划了一个下午。我们们曾经一起去小溪里面捞鱼仔,但李玉江不捞鱼仔,他想出了新的花样,捉了一些长出了四肢却没退尾巴 的小蝌蚪。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这么多有尾巴的青蛙聚在一个罐里,层层叠叠的在一起。

  最初的半个月,我和李玉江像风一样穿梭在千灯镇的大街小巷间,我们无忧无虑,渐渐忘记了世道的残酷。
  后来,我们有了新的国号,叫做弘光。大伯去了南京投奔了祖父的故友吕大器,也在朝廷里得到了一个小职。至于我们家,在舅舅的帮助下,我的父母又在千灯镇上最大的勒马擒风街上盘下了一间带院子的大铺子,后面做个 染坊,开始自己生产绸缎。以前在京城做过官布,什么镶金夹银不在话下,由于缎子成色过硬,很快就在江南销售开来,家里的情况也渐渐好转。
  日期:2014-12-17 09:32:00

  我来到千灯镇半个余月后,江南的夏天也随之而来。从六月开始天气就变得无比闷热,仿佛进了一个潮湿的蒸锅里。大抵是我的运气不好,此后的几十年里,都再也没有一个夏 季能比得上我九岁那年。那时候,我天天躺在凉丝丝的水晶席上,每天也只喝凉茶。但即使有文竹为我摇着扇子,身上还是感觉燃起了一座火焰山,扇子越扇火就越旺。我的小纱衫子都被汗湿了,脑袋昏昏沉沉,整个人感到无比烦躁。

  就在我感觉我已经快熟透的时候,李玉江出现了,他嬉笑着调侃道,“小病猫,你怎么焉了,快快起来,哥哥带你纳凉的好去处!”
  我听到凉这个字,顿时感觉盖在头顶上锅盖被揭开,有根绳子伸进了炉子里,眼看就可以出去了。我眼睛立刻亮了,“哪里呢,我们现在就去吗?”
  李玉江笑了笑,“当然!”他从怀里摸出一串钥匙,在我面前晃了晃,发出一声动听的脆响。“爷爷以前建了一个叫做小安居的小院子,在一片竹林后头,是咱们家的避暑山庄,哪儿凉丝丝的全是风,比在这四处冒火的院子里可要舒服多了。”说完,他眯起眼睛做了一个滑翔的姿势。
  听到他这么说,我立刻从床上爬了起来,准备马上就去。但想了想,又觉得不对劲,既然是外公专门建给我们避暑山庄,为什么大人们宁愿在这里受热也不肯去, 而且我来府里这么久,也没有听谁说过。因为李玉江调皮捣蛋害我挨揍的事做得也不少,我不禁问道,“舅舅他们不去总有原因的吧,你把原由说清楚了我再考虑去不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