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发财不得不读的一本书:胡雪岩经商的智慧》
第58节

作者: 京城说书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7-19 21:51:08
  第二次辉煌的开始
  像左宗棠这种自命不凡的人,对于所谓的天下英雄、满朝文武,自然是不会放在眼里的。也因为这个原因,加上自己耿直的脾气,直来直去的处世原则,导致他的仕途之路并不顺利。
  以至于到了最后,左宗棠的怒火越来越大,他越来越看不起那些碌碌无为、左右逢源,且自命不凡的家伙,但是他身处的官场,却到处都是这样的家伙,所以这让他非常无奈。他也没有耐心、也没有时间,也不屑与这些人虚情假意、虚与委蛇,因此他经常感叹自己:只会做事,不会做官。
  胡雪岩“毫不经意”的这句话,一下子就彻底打动了左宗棠的心。左宗棠万万没有想到,眼前这个有些臭钱的商人,居然和自己一样,有这么大的理想和抱负!您说,遇到这么一位“知己”式的朋友,左宗棠能够不高兴吗?
  胡雪岩也十分高兴,毕竟白白给了王德榜五万两银子,这下本钱全都回来了。

  由此可见,胡雪岩能够如此准确地说到左宗棠的心坎里,这跟他平时细心观察,注意聆听,用心策划是分不开的。要知道,在信息量如此庞大的世界,像左宗棠这样的名人,如果将他的数据完全摊开,至少也得有上亿条、上十亿条的,而只有那些最聪明、最智慧、最勤劳的人,才能在这茫茫的数据库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改变自己最终的命运。
  细节决定命运,这真是一句大实话。
  除此之外,胡雪岩能够如此准确地掌握有力的情报,与他平时诚信待人、将心比心是分不开的。如果当年,胡雪岩不好好地办理王德榜的业务,给他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那么今日他危难之时,王德榜也不会慷慨相助。
  同样的道理,如果胡雪岩只是敷衍了一下王德榜的要求,以资金缺少为由拒绝的话,那么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如果胡雪岩那样做的话,王德榜就不会尽心尽力地替他网罗消息、搜集情报了,只会告诉他一下众所周知的鸡毛小事,当然也不会出现这种扭转乾坤的效果。
  可见,任何的事情成功与失败,那都是有原因的,所谓“兴衰谁人定,胜败岂无凭”。世间很多的事情,从一开始,就“胜败有凭”。
  在胡雪岩的用心策划、出色公关下,左宗棠已经完全中计,而对于胡雪岩来说,他绝不可能偃息旗鼓,生意人就讲究“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所以胡雪岩立刻趁热打铁地说道:“胡某有句狂妄的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此时的左宗棠,他还沉浸在刚才的喜悦中,所以左宗棠毫不避讳地说道:“你我一见如故,但说无妨。”
  胡雪岩说道:“胡某以为,这满朝文武之中,大家不是为名,就是为利,唯独大人体恤百姓,不计较各种功名富贵,所以大家都说大人不会做官。如今看来,大人英明神武,办事明察秋毫,还了胡某一个清白,所以大人不是不会做官,只是不屑去做罢了!”
  一顿马屁拍下去,说得左宗棠心花怒放,直接拍到了他的心坎里,让他舒服至极,左宗棠连连点头说道:“有见识,有见识!”
  当然了,这种所谓的“有见识”,还不如说是“拍得准,拍得狠”,即我们所谓的“拍马屁”。那么,我们不禁要提出一个问题:胡雪岩竟然这么做,他是不是一个“马屁精”呢?
  毫无疑问,此时此刻的胡雪岩就是一个马屁精,一个拍马屁高手。
  在当时的大清王朝,这种拍马屁高手比比皆是,他们往往通过顶头上司的一个眼神、一个行动,就能洞察其内心。而这些马屁精说的每句话,干得每件事,都能不露痕迹,投其所好,既不显山露水,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很显然,在这些拍马屁高手中,就有一个是胡雪岩。
  当然了,数尽天下“英雄”,能够达到马屁精的至高境界,达到“独孤求败”等级的,普天之下,仅仅两个人而已,还都是两个姓李的同志。
  其中一位姓李的同志,他叫作“李莲英”。虽然此人现在还在被安德海欺负,但是未来的他,将成为慈禧太后身边的第一红人,大清第一太监总管;而另外一位姓李的同志,现在还只是湘军里的一个小幕僚,但是未来的他,将成为大清第一宰相,左宗棠一生的死敌,胡雪岩事业的掘墓人。
  这第二位姓李的马屁精,就是——李鸿章。
  日期:2014-07-21 14:12:49
  第十三章 扬帆再起航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在这种浓郁的马屁中,两人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左宗棠更是觉得自己得到一位好知己、忘年交,所以他们聊得非常投机。不觉间,夕阳已经西下,左宗棠就对胡雪岩说道:“今日聊得如此投机,咱们一起吃顿饭吧。”
  完了,考验的时候又来了。

  古往今来,拜我国“优良传统”所赐,中国人忒没有信义了,所以我们必须要清楚:
  中国人说第一遍的话,我们真的不知道他是真是假,如果说第一次你就当真了,那就只能自己吃亏了。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到别人家做客,正好赶上人家吃饭。因为你是客人,所以主人一定会热情地款待你,也一定会说这句话:“吃饭了吗,来一起吃吧。”
  当听见主人第一次叫你吃饭的时候,你敢直接过去吗?如果主人是真心实意还好,如果主人只是“意思意思”呢?你一坐过去,饭桌上啥也没了,饭也见底了,菜也吃完了,只剩盆底一口汤了,这样双方岂不是都很尴尬?
  而且遇到这种情况,你还不能埋怨主人,你跟主人说:“啥都没有,你怎么好招待我?”主人肯定回答:“我就是礼貌,谁知道你真的就过来了?”最后只能落一个自讨没趣、不了了之。
  所以当左宗棠第一次叫胡雪岩吃饭的时候,胡雪岩打死也不敢过去,谁知道你是真心,还是假意呀?直到左宗棠再三要求,胡雪岩在确定彻底没问题后,他这才听从左宗棠的安排,随他一起吃饭。
  在这次宴会中,双方完全冰释前嫌,左宗棠不仅改变了先前对胡雪岩的态度,还对他礼遇有加,并且端出了夫人亲手制作的腊肉,用来招待这位“马屁豪杰”。而胡雪岩也非常的清楚,左宗棠这么费力宴请自己,这是在对自己进一步地考察,看看自己是不是一个能委以重任的人。

  事实也正是如此。
  左宗棠认为,胡雪岩是一个能干大事的人。所谓的“大事”,在左宗棠眼里,那不是漕运、招安、卖丝绸这些小事,那当然是“国事”。
  国难当头,太平军与清军激战正酣,国家正是用人之际,所以只要是人才,就一定要为我所用,绝对不能让他跑了。
  那么,胡雪岩一介儒商,他能有什么本事呢?
  冲锋陷阵,胡雪岩手无缚鸡之力;运筹帷幄,胡雪岩只会挣钱,虽然他看似一无是处,但是在左宗棠的眼中,胡雪岩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这个原因很简单,胡雪岩是一个商人,还是一个精明无比的商人,如果把自己筹集粮款、后勤供应的工作交给他,一定能够办理得风生水起,且井井有条;何况,胡雪岩还有一个巨大的钱庄,这要是归了我,兵饷的问题就不用操心了。
  而且,当胡雪岩说出那句“只会做事,不会做官”的时候,左宗棠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所以他这才用最高礼仪来接待这位商人:留他吃饭。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无论是生意、应酬、朋友往来、还是求人办事,这些要是在餐桌上进行,那一定事半功倍。如果准确地说,那就是一个谈判桌,所以只有上了饭桌,才拥有了“谈判”的机会。
  当然了,左宗棠决不能单凭胡雪岩的一两句豪言壮语,就把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他,让他去办自己的“大事”,所以最起码的考核标准,还是要进行的。

  这种考核标准,一共分三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