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桥下的一千零一夜》
第5节

作者: 我的佩佩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A的两个弟弟妹妹也没有因此来往小C家,只是托小A转带各种东西,比如粽子节有粽子,地里的地瓜,土豆,茄子带着十足的新鲜,有时候,还会用草绳结着两条小鲤鱼给送到小C家,那时,俺村里还有一个奇怪的蛋节,用一种野菜合着水煮鸡蛋,说是吃了以后会少得病,保平安,这个蛋节小C家也收到了好多煮好的鸡蛋。
  这些东西,有钱当然不缺买的地方,可是,难的是里面包含的重视和情意对不?
  要说之前,小C对小A是一种生活缺失性的向往,后来就是小C对小A绝对性的依赖与信任了。
  于是,这没结婚,一来一往的,小A已俨然一副孝顺女婿状。
  结婚事宜自然提了日程。
  这结婚消息一传出,城里认得小C家的,都是各种议论。
  有的说,小C是有毛病,贱胚子,好的挑了一大堆,最后弄了个这样的去恶心和她相过亲的人。
  有的说,这是门对户对,再比城里人有钱,那也是农村人,农村人当然是找农村人。说这话的人一定带了城里的优越感。

  有的也说,小C会后悔的,负担那么重,小C家的钱能养得起那么多个人吗?
  …………
  总之,这些谣言只是增加了小C家的信心。
  是的,咱就是瞧不上相过亲的,不然早嫁女了。
  什么?瞧不起农村的?农村人也不用你城里人瞧得起,城里人有啥了不起,老子家还比你家有钱呢。

  亲家,就是亲如一家。区区小数还放在心上,俺老X家也起不了这点家业。
  如此这般针锋相对的回复也相继传了出去。
  小A呢,表现得很好,恍如不闻。
  而小A一家也依然故我,不参与评价,也不参与答话。

  日期:2014-06-12 12:45:00
  国庆这天,小A和小C结婚了。
  农村里只兴看黄道吉日,城里嘛总是国庆元旦结婚的多。
  小A家小C婚前没去过,即便隔得那近。

  因为,这很无所谓。
  小C家早听闻无数关于小A家的传闻了,于是,自发主动的收了1000块当彩礼,小C带婚前房子和车子加10万出嫁。
  当时一套小三室的房子也不过七八万。
  两家酒席钱由小C家出,礼钱各收各的,但小C家的是小C一起收了,加起来约有15万左右。

  所有花车,花童,人工全是小C家出钱。
  两人新房直接安排在小C的小三室里。
  婚礼当天,公婆父母都是乐呵呵的。
  小A父母在当天也很得体,没有谦卑和讨好模样,只有别人夸赞小A家好福气的时候,小A父母才会客气地赞美小C的大方和善良。
  当天,公婆直接回了本村,毕竟也就一小时的路,小C父母送回去的。
  结婚第二天早上,小C前往本村的婆家敬婆婆茶。
  公婆明显起得早,这天小C才到,公婆早把饭菜都备好了,蒸在灶台的大锅里就等着小新人两口子来吃了。
  农村早上大多都是吃饭,只是多数没时间做,也就将就头一晚的剩饭随意加点青菜就是个早饭。少数时候会吃面,但是面要买,有麦子的家里也可以一打完麦子就拿去换面。
  这小C敬了茶之后,就和公婆聊起天来。
  公婆很懂理,小A的几个弟弟妹妹都是微笑着不说话,而且最小的五妹还问小C说,要不要吃熟地瓜,灶里头捂了几个正热着的。
  小C不太喜欢吃,不过很受宠若惊,连忙说要。

  小A也要吃,于是,这刚吃饭的一家人又一起啃起地瓜来。
  边吃边聊。
  小A对于被政府逼迫得不敢建房子的公婆表示了十二万分的同情(建了要被拆嘛),对于公婆不能正常做活表示能理解(因为要抓产婆,忙着躲呢),对于小A五兄妹因为没钱就被拒婚事感到愤慨(居然有人不谈真爱如此拜金?)。
  总之,小A拿出了5万块让公婆修缮房子。
  房子就三间,修缮肯定用不了这么多钱,于是,公婆决定不辜负小C的美意,外借了“一点”,修了小两层。

  青砖青瓦的,加上门口不远的几棵杨柳,还真有几分普通人家的气势。
  一年后,小C在小A的说动下,决定嫁女就有嫁的样子,应该到公婆身边“伺候”。
  公婆一家住一楼,小C和小A独住二楼,小C很感动,觉得公婆充分给予了空间。
  没米没油了?小C开车去买。
  交电费了?小C去组上交,然后知道了管电费的小组长是谁。
  秋冬夏春没衣服穿?小C的小车分次载着公婆小姑子小叔子满城跑。

  公婆小叔子小姑子们也很体贴,只买便宜的,虽然最后总是要花上个几百快满千的,但是这不能怪他们,人多嘛。
  有时候,小A两个弟和妹妹要出去见相亲对象,小C也体贴地给了一百或几百的零用钱。
  反正,小C都能理解。
  小A家人多,自然不缺人做家务,小C十指不沾阳春水。
  这住在一起,完全没有小C担心的婆媳矛盾,相反,除了她需要公婆出现的时候,公婆姑子叔子才会出现,其它的时候都是小A和小C的世界。
  小A的工作也辞了,成天陪着小C跑这跑那,去了张家界,当地某桥,去了深山苗寨,去了某古城等等。
  可是,即便小C觉得和公婆这一家人都很省很省了,一年多除去给了公婆的5万块,其余的近10万嫁妆全没了。
  小C很快向父母告急。此时小C父母这一年多呢,也寻了点事做,除去之前的小吃店和两家碟片店又开了家火锅店。
  小C父母本来不愿意小C离开城里去村里生活的,但是一来疼女,二来当时也是嫁女,是以小C要去乡下时,两老口子也没得话说。
  可是去了一年多,就是10几万块没了,小C父母心里也有点不痛快,觉得亲家有点贪。
  或许跟着小A久了,小C也渐渐不像以前那样问父母直接要,或直接表态要怎么。
  小C回到家住了整一个月,陪父母聊天逛街,时时问父母以前的辛酸史,又拿小A父母也一起来说些暗示的话,小C父母被哄得心花怒放,觉得女儿知道体贴老人了,也觉得小A家也真是没办法,负担重他们也是一早就知道的,现在就得看在女儿好的份上不计较的帮才对。
  然后,小C父母又给了10万。

  日期:2014-06-12 13:24:00
  小C拿着钱第二天就回到了婆家。
  婆家照往常一样做好饭菜等着小C。
  小C和小A一家一商量,决定把10万块这么分:
  两妹子各一万,嫁的时候,彩礼自留,一起当嫁妆。
  两兄弟各三万,娶的时候,要是不够,两妹子匀点帮一帮。

  公婆老了不要钱,但得拿一万给公婆打家具,买木头便宜,自己做。
  一万小C留着买衣服。
  小C拿着这一万,觉得大家都很为自己着想,不忘留自己的一份。---这是本人后来说的话。
  这四个弟弟妹妹的年纪不小了,本来农村里是不会一家里一年之内就多次嫁娶的,但是小A家情况太特殊,只能特别对待。
  其中两个弟弟和最小的妹妹同一年办了喜事,大妹因为年纪大了点,挑了下就翻了年才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