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惊梦(《明末那些事儿》之二),历史上最纠结惨烈的“三角虐斗”》
第13节

作者: 赤脚踏沧浪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光斗听到了哭声,却睁不开眼睛,他使劲抬起手臂用手指拨开眼眶,模模糊糊看到了自己最器重的学生。他的眼里没有惊喜,没有哀叹,只有怒火——不可遏止的愤怒:
  “蠢材!这是什么地方,你竟敢前来!国家已经败坏到如此地步,我死也就罢了,你再如此轻率地自投罗网,万一出了事,天下事将来靠谁去支撑!还不快走!”
  见史可法愣着不动,左光斗更愤怒了,吼道:“快走!你再不走,不必等奸人来谋害,我今天就先打死你!”
  说着,他摸索起地上的镣铐,就要向史可法身上投掷。史可法明白了,站起身来止住悲声,擦擦眼睛拜了两拜,然后快步退了出去。
  后来他常常流着眼泪对人讲起这件事,说:“我的老师的肝肺,都是铁石铸成的啊!”
  今天,史可法又回想起狱中这感人的一幕,神色凝重,感觉肩上的担子重有千斤。在弥留之际的恩师心中,当大明的江山糜烂不堪的时候,史可法将是天下人最后的希望。
  我决不能辜负恩师的期望!
  日期:2015-04-04 19:00:32
  【019】

  第四章 江北四大牛人(2)
  除了老师左光斗的谆谆教诲,史可法念念不忘的还有先帝朱由检的知遇之恩。
  崇祯帝朱由检素以猜疑暴躁著称,但对史可法却相当的宽厚信任。崇祯元年(1626)史可法考中进士,立即被授予西安府推官,不久又追随总理侍郎卢象升(卢阎王)进剿农民军,因战功不凡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太平、池州四府。
  虽然是文官,但史可法却胆量奇大,每次战斗结束,史可法就坐在死尸堆上,将战况及农民军出没州县地方官的逃亡情况收集起来,写成表章向朝廷汇报,然后再上马驰骋。
  士兵没有吃完饭,他绝不端碗;士兵未领到御寒的冬衣,他也决不穿棉衣,因此士兵们都愿意跟随这样的领导去冲锋陷阵。
  战争期间,史可法经常几个月不上床休息,夜里让士兵轮流睡觉,而自己则坐在帐篷外面,挑选十个身强力壮的士兵,两人一组蹲踞着,史可法靠在他们身上打盹,过了一更,就替换一组。
  在寒冷的深夜,史可法每次站起来一震动衣裳,战袍盔甲上就冰霜迸裂,铿然有声。有人劝史大人进屋歇息一下,他都深情地说:“哎!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啊!”
  崇祯十四年(1641),淮扬巡抚朱大典因贪渎被罢官,崇祯帝下密旨任命史可法为新一任淮扬巡抚,并总督南京至北京的漕运(通过大运河水路运输)。
  这是一道非常重要的任命,因为明代南方经济发展远胜北方,北京主要依赖江南的粮食运输,而漕运是古代物资运输的主要方式。

  史可法进入淮安、扬州地界,地方官一无所知,直到他微服步行来到巡抚衙门升座,人们才一下子惊惶起来。史大人上任十几天后,朝廷的任命才传到淮扬。原来崇祯帝就是要出人不意,让史可法借机发现弊政、剔除奸人。
  史可法一改前任朱大典的做派,廉洁清正,爱民如子,对于过去扰民的举措,立即改革,雷厉风行;对于不称职的官员,弹劾罢免,嫉恶如仇,士绅、百姓都拍手称快。
  工作上的请示、汇报、讲话,史大人都亲自撰写,从不让秘书代劳。夜里点起两支蜡烛,每天都工作到天亮。半夜里如果困倦了,就用笔管拄在眉心上闭目养神一会儿,稍有动静即能警醒。
  侍从人员有的不习惯熬夜,天一黑就哈欠连天,撩不起眼皮。他们忍不住向史大人讨教战胜困魔的秘方,史大人爽朗的一笑说:“你们只管打起精神,努力熬上个四十夜五十夜,就能长醒不困了。”
  对于史可法的行政能力和军事才能,崇祯帝非常欣赏,凡是史可法上奏的表章,崇祯帝无不同意和批准。崇祯十六年(1643),史可法被提升为南京兵部尚书,成为陪都首屈一指的重臣,他更是对朱由检感恩戴德。
  如今,崇祯帝已经殉国,弘光帝登极,在此危急存亡之时,皇帝希望他出任至关重要的督师大学士一职,他当然在所不辞。他给朋友写信说:“扬州重地,使彼人居之,保无他虑乎?可法何敢辞,正所以无愧于先帝也。”
  史可法的意见很明确,他要把对崇祯帝的感激和忠诚,报答到弘光帝朱由崧身上。让别人督师扬州,防守江北,他还不放心呢!
  肩负着中兴大明、收复失地的重任,他带领亲兵卫队,义无反顾地奔赴保卫国家的最前线,前方等待着史可法的,是更加严峻的考验。
  因为他即将面对的这四大战区军事长官,一个比一个牛,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日期:2015-04-05 07:44:58
  【020】
  第四章 江北四大牛人(3)
  ▲▲ 忠直憨猛“黄闯子”
  滁和战区司令官黄得功,字虎山,开原卫(今属辽宁省铁岭市)人,人送外号“黄闯子”。
  黄闯子绝对是个猛人,一个牛人中的猛人,史书上说:“其神勇,当时几诧为无敌”,就是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如果“世间良将”曹文诏不是早就光荣了的话,他俩倒很有一拼。朋友们如果有兴趣,可以翻翻《明史》,您会惊奇地发现,原来他俩确实被并列放在了同一篇传记里。
  黄得功从小命不济,父亲早亡,跟母亲相依为命,虽然少年时没有给地主家放过牛、放过羊,但却在池塘里放过鸭子。不知什么缘故,小得功发现他放养的鸭子一天天减少,过了一段时间,眼瞅着就要光了。

  他又纳闷又气恼,索性把池塘里的水掏干了看个究竟。不看则已,一看不由大吃一惊,原来水底竟卧着一条足有一丈长、五寸粗的巨鳝。为解心头之恨,小得功毫不客气,将巨鳝煮熟后大口大口吞吃了下去。
  谁料吃过鳝鱼以后,小得功骨节咔咔直响,不久就长得魁梧健壮,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有一天洗澡,他想拧干手巾里的水,稍一用力,竟把手巾拧断了。
  这件事听起来有些离奇,但却原原本本记载在史书《明季南略》里。据说《射雕英雄传》中的大英雄郭靖也是因为无意中喝了秃头老怪梁子翁养的大蝮蛇的鲜血后,才变得内力强劲、膂力过人的。
  十二岁那年,母亲酿了点米酒准备售卖,不想被馋嘴的小得功全偷喝了。母亲责怪他,他却笑着说:“娘,不要生气,我很快就会赔偿你。”
  当时正值清军入关侵掠,小得功持刀混杂在明军队伍里参战,砍翻了两个清兵,提着他们的首级到官府领到了五十两赏银,回家交给母亲说:“这是赔偿娘的酒钱。”
  后来,为了谋生,黄得功又干起赶驴驮运的行业。贵州举人杨文骢雇他往南方运货,路经山东一座高山,前面突然窜出六个拦路抢劫的响马(强盗)。黄得功二话不说,大吼一声,抄起家伙,就风驰电掣般冲了上去。

  六个强盗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就被打得七零八落,落荒而逃。杨文骢和从人都呆了,定睛一看黄得功手中的武器,原来是两个驴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