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司斋--浮华转头空,唯静,故思在》
第8节

作者: 镜司斋的小豆芽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此地街道横陈,楼馆亭台。我为了不打扰当地百姓,布下迷途阵。赤璃在里面不能见到外界,凡人亦不会见到赤璃。这三百年来相安无事。直至适才这位小姑娘不小心进入迷途阵。而她身上带着睚眦公子的味道,是以赤璃前来复仇。”
  原来是这么回事。
  赤璃还有两天就能成龙。可迷途阵被公子破坏,夔祁以此为借口,非得在镜司斋叨扰两日。公子也没同意也没反驳。他们就这样住了下来。
  端午那天,很是热闹。家家户户挂上菖蒲,熏苍术,准备好白芷,雄黄酒,包好粽子。这日大早,夔祁带着赤璃出去,并携我一同前去。我们来到镇上的清远河,夔祁将赤璃放入河中。“虽然小了点,但也凑合。赤璃,口念飞升诀,不许停。”

  本是朝霞一片的天空,顿时被乌云密布。一根闪电直奔河里游着的赤璃。我惊呼一声,几步靠近夔祁。后者盯着河面不动不动。我以为赤璃被雷劈死了,心里好不难受。却见河里水面波澜一片。一条长龙冲出水面,直上云霄。一瞬不见踪影。
  阳光撒向大地,一片和煦。周围早已跪成一片。高呼:“龙王显灵,龙王保佑。”
  夔祁拉着我走出人群。然后递给我一物件。“这是乾坤镜,可照人心险恶,也可照妖孽真身。算是我的赔礼。我得赶去天庭提点赤璃,就不回镜司斋了。代我向龙八公子告个辞。”
  说完,腾云离开。
  我回到铺里,见公子坐在大堂里。“公子。”我递上乾坤镜,“这是夔祁留下的,他赶去天庭,让我替他辞行。”
  “无妨,既然他把这镜子给你,你好身收着就是了。”

  我应下,趁公子转身之际,我用乾坤镜照向公子,镜中仍是一白衣男子。“乾坤照恶,人之恶心,妖之真身。我乃龙子,岂是妖孽之物。”说罢,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我尴尬地溜回房间,放好镜子。
  日期:2012-10-10 20:15:00
  5. 月上中元,欲念悲叹
  许是上次遇到赤璃后受了凉,加上受了惊。那天晚上睡到半夜就开始发烧说胡话。到第二日三足不见我身影,这才发现已经烧晕过去的我。连忙请大夫抓药。于是我在躺在床上过了半个来月。每日困在屋里,绕是无事发呆的我也觉着无聊的紧。每次想偷偷溜出去透透风,都被三足以公子的名义拦在屋里。

  后来某日,我正在百无聊赖地坐在窗边看风景。老板娘过来陪我解解闷。先是关心关心我,然后一个劲儿说公子不会体恤人,要把我带到迎客馆去。我就笑笑拒绝了。老板娘再好,可毕竟公子和三足救了我。公子不撵我,我是不会走的。后来,老板娘跟我说了个把时辰的话,这才离开。我很是欢喜。
  等到病好了,我连忙离开屋子,大步跑到花园,呼吸着新鲜空气。却见公子立在柳树下,若有所思。自打从夔祁那里知道他是龙八公子椒图后,我对他的敬畏更近一层。我低下头,打算悄悄躲开。“转世成空,你却不以为然。如今想来,其实对的竟只有你。”我唬了一跳,不明所以。抬眼偷瞄去,公子仍沉浸在回忆里。我却迈不开步子离开。许久,公子转过身来,一脸淡然。瞧见是我,微微一愣,道:“豆芽,你怎在这?”

  我干笑两声,生怕他知我偷听到他的秘密。虽然我打心底觉得,我不是在偷听。“我回房,刚刚路过。”公子点点头。然后掉头离开,留下我在那里发呆。
  入夏以来,天时越来越长。我更爱在夕阳西下那会,瞧着余晖,洒向屋顶,很是安详。夏风里,斑竹微微摇摆,看似入梦。知了却不知疲惫,仍扯着嗓子嚎着。等到残月初上,气温稍低,蚊虫却也多起来,我只得回房乖乖躺下。
  转眼七月到。
  七夕那日,缠着三足讲了许久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赚得我好些眼泪。最后我得出结论,天上仙人有甚好?还不若人间真性致情。三足只一脸鄙视。“再过几日就是鬼节了。”三足突然说到。“鬼节?”我一脸崇拜,纠缠着他。
  “今天的故事讲完了,要知后事,明日继续。”
  我气结。终于熬到第二日,三足却被公子打发出去收货。我欲哭无泪。我心不在焉地蹲在货架旁擦灰。公子走了进来,着一身蓝衣,我在心里暗叹,果然是公子,穿什么都好看。我站起来,整整衣角。“公子。”
  公子点点头。“鬼节也叫孟兰盆节。相传有位目莲僧者,法力高强。但其母因罪堕入恶鬼道。”我放下手中抹布。搬上我的小凳,坐在他旁边。专心听他讲故事。

  公子被我热切的目光弄得好不自在。轻咳几声。“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火,整日为饥饿所苦。目莲至孝,但无法解救其母。最终求于佛陀。佛陀说孟兰盆经,令他于七月十五救出其母……”我不得不承认,公子在讲故事这面,远逊色于三足。
  不及公子讲完,我便感到甚是无趣,四处乱瞅。“咦,怎么回事?”货架抽屉里似乎有什么东西,使劲震动着,带着货架上的货物乱撞,乒乒乓乓。我慢慢挪到公子身后。公子走上前去,打开抽屉,只见一把破旧的钥匙,躺在公子手心,一个劲儿乱跳着。
  我小心翼翼凑上去,瞧个究竟。
  日期:2012-10-11 17:48:00
  钥匙只有一半,缺口已锈迹斑斑。公子微微一笑。我看的莫名其妙。侧着头迷惑着。

  “想什么呢?”公子问到。
  “没,没什么。”我甚是疑惑。自打夔祁走了之后,或是碰巧听到公子那段莫名其妙的话语后,他待我不像平时那般冷淡。虽表情不怎变化,不过说话的次数与长度却增多了。
  公子似乎陷入沉思,忽的站起来。对我道:“近几日没事不可乱跑。”
  自那次讲故事后,很少见着公子身影。连着饭点也不见几次。我觉着与那钥匙很有关系。三足自那次外出,一直还未回来。突然身边没个人影,我也觉得很是无趣。内心就期盼着鬼节那日,有点什么事。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拐杖的咚咚声将九天之外的我拉了回来。一个老者,身穿灰麻,虽补丁甚多,却也干净齐整。我赶紧搬个凳子给他。他却摆摆手,沿着货架,看着这些略微显旧的东西,颤颤巍巍。我站在他身后,准备一会儿招呼他坐下后,找公子过来。

  却不想,公子迈步进来,“可是赵老伯?”
  “老叟正是赵远山。”
  “快请坐。”
  赵老伯点点头,驻着拐杖坐了下来。“半月前,一位故人托梦给我,让我来取一把钥匙。”
  公子手指轻轻扣着茶杯,缓缓道:“老伯,实是对不住了。另一半钥匙还未找到。”公子转向我,指指抽屉。我会意,取出那半把破旧的钥匙递给老者。
  老人艰难地站起来,接过钥匙。我忙扶着他坐下。他老泪纵横,轻轻抚摸着钥匙。陷入了回忆。
  日期:2012-10-11 22:48:00
  故事还得从四十年前说起。

  赵远山祖籍苏杭,世代做药材生意。因自小无心仕途,其父便嘱意他继承祖业。时值三七货源纠纷,云南那边不派药材过来。尤三七最为紧缺。三七者,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产妇,刀伤者必需。赵父借此机会,欲历练赵远山。
  行至川蜀之地,路遇同乡人张天齐。闲聊之下,得知张天齐也去云南,便一路前行。途中,两人聊的投机,又觉他乡相遇,很是难得。于是拜把称兄。张天齐长赵远山九岁,便以兄居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