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骑士统帅到三军司令——外国千年40大风云战时领袖传》
第29节

作者: 小学生阿萌
收藏本书TXT下载
  阿克巴用一生的精力缔造了一个庞大鼎盛的大帝国,但他的晚年却十分郁闷。阿克巴唯一的儿子萨利姆王子(他的两个哥哥早死)自幼受宠,狂妄自大,反复无常。1601年,这厮趁老爸征南之时,在北方“自立门户”,与老爸分庭抗礼。阿克巴太疼爱这个儿子了,并没有严惩他,而是与他和解。但是这逆子刚获得宽恕,就贼心再起,继续“闹独立”,阿克巴仍旧心软,他觉得萨利姆王子是个不听话的孩子而已,他对萨利姆的惩罚只是批评了几句,并把他监禁10天。

  逆子的猖狂让阿克巴伤心过度,身体状况也急转直下。1605年10月,阿克巴与世长辞。临终前把头巾、礼服和佩剑授予萨利姆王子,让他好好接班。阿克巴不愧为一位伟大的帝王,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
  阿克巴去世后,莫卧儿帝国继续辉煌了一段时日,到18世纪开始陷入内忧外患之中,帝国逐步衰落。到19世纪后,印度成了英国的殖民地,莫卧儿帝国随之覆灭。
  阿克巴大帝大事年表——
  1542年 10月15日(一说11月23日)生于信德,时值其父胡马雍被阿富汗人夺取王位。
  1556年 胡马雍意外死亡,阿克巴继位,由大臣拜拉姆摄政。
  1560年 免去拜拉姆之职,开始独立掌政。
  1561——1562年 征服马尔瓦王国。
  1567——1568年 攻克拉其普特联邦梅瓦尔首府奇多尔城。后对拉其普特人采取安抚政策,并带头与印度教公主结婚。

  1573年 征服古吉拉特。
  1574年 征服孟加拉。
  1581年 远征阿富汗,占领喀布尔。
  1586年——1595年 征服信德、克什米尔、俾路支等地。
  1596年——1600年 进军南印度德干地区,征服坎德什。

  1601——1603年 儿子萨利姆王子反叛,将其饶恕。
  1605年10月17日 病逝于阿格拉,终年64岁。
  ——————————————
  本文完,请看下集《波斯狂飙——阿拔斯大帝(伊朗)》
  日期:2007-8-12 10:26:56
  第十五集:波斯狂飙——阿拔斯大帝(伊朗)

  阿拔斯一世(大帝)
  生卒年:1571年夏——1629年1月16日
  职位:波斯萨非王朝沙赫(1587年——1629年)
  参与主要战争:波斯-乌兹别克之战(1590——1598年)
  波斯-土耳其之战(1602——1612年,1616——1618年,1623——1626年)

  主要军事敌手:乌兹别克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
  人生结局:病逝
  话说公元1590年,波斯(伊朗)与土耳其这两个西亚穆斯林帝国和谈,结果波斯国王把大片领土割让给土耳其。为啥呢?打不过呗!说到这里大家肯定认为这个波斯国王是个无能的软蛋。其实这位波斯国王非但不是无能之辈,反倒是波斯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代雄才帝王。这次割地并非贪生怕死,而是忍辱负重。此后40年,这位君主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这次忍让是绝对正确的,正所谓: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不但要爬起来,还要跑得比谁都快!

  这位“卧薪尝胆”的君主就是波斯萨非王朝的沙赫(国王)——阿拔斯一世,他一生文治武功业绩显赫,缔造了伊朗历史上辉煌盛世,所以被后世尊为“阿拔斯大帝”。
  日期:2007-8-12 15:27:01
  (1)
  要说阿拔斯大帝的故事,先得搞清楚这个波斯萨非王朝是怎么一回事。
  波斯萨非王朝的创始者是伊思迈尔一世,伊思迈尔一世的祖先叫萨非,是波斯(伊朗)北部伊斯兰教的宗教首脑。伊思迈尔是典型的“英雄出少年”,15岁就联合突厥部落推翻了当时统治波斯的白羊王朝(土库曼人所建),夺下了白羊王朝的首都大不里士,定都于此,自封“沙赫”,宣布伊斯兰教什叶派为国教,建立了波斯历史上威名赫赫的萨非王朝。

  20岁时,伊思迈尔占领亚美尼亚;21岁时占领巴格达和整个两河流域;23岁时大败中亚征服者乌兹别克汗国,击毙乌兹别克汗。但在27 岁时,他败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手,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一次挫败。他去世后,萨非王朝又多次和土耳其交手,基本上处于下风,两国成了世仇。伊思迈尔一世的后代中,最出色的就是阿拔斯一世。打个比喻,如果把伊思迈尔比作咱们中国汉朝的高祖刘邦的话(当然,伊思迈尔比刘邦生猛彪悍多了),那么阿拔斯就相当于武帝刘彻了。

  阿拔斯1571年生于波斯社拉子城,父亲胡达班达是波斯萨非王朝国王太美斯普的儿子,此人体弱多病,性情古怪,对这个刚出生的儿子并不喜欢。
  阿拔斯自幼就显露出“暴力倾向”(说好听了就是“尚武”),不爱读书,喜欢舞刀弄棒,骑马射箭,崇拜成吉思汗。幼年的他沉浸在这些快乐之中,却不知他居住的波斯王宫充满了刀光剑影!
  1576年,阿拔斯的爷爷太美斯普去世,王位落入阿拔斯的叔叔伊思迈尔二世之手。这伊思迈尔二世心狠手毒,上台后狂杀手足,胡达班达因体弱不具威胁而逃过一劫,阿拔斯和他的哥哥侯赛因却大难临头。为躲避追杀,阿拔斯兄弟演出了一幕惊险大逃亡,可侯赛因因骑术不佳被追上杀死,阿拔斯自幼精通骑射,才逃离魔爪。
  伊思迈尔二世登基后吃喝玩乐,不理朝政,1577年被人毒死。朝中的红头派贵族(红头派是波斯萨非王朝建国时的元老,头缠红布巾)把体弱的胡达班达拥上王位,阿拔斯成为呼罗珊总督(呼罗珊在伊朗东部和北部)。
  阿拔斯在险恶宫廷的腥风血雨中长大,也变得狡诈、残酷、自私。他认识到,要想不被害死,必须学会多变手腕,必须冷酷无情。正所谓“人在皇宫,身不由己!”
  在任呼罗珊总督时,阿拔斯表面上和一些学者研究绘画和建筑,实际上暗自积蓄自己的力量,招募一些武勇少年练习作战,并与一些朝中显贵勾结。而见到父王时,他总是穿着华丽的服装,带着一些绘画作品,装作天真的样子。

  这时,胡达班达的身体越来越糟,萨非王朝各地都爆发了起义,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趁机发动战争,占领了大不里士和波斯西部,乌兹别克汗又入侵呼罗珊。整个波斯面临灭顶之灾!
  1587年10月,16岁的阿拔斯带领自己的人暗藏兵刃进入王宫,逼父王退位,宣布自己是萨非王朝新的沙赫!
  阿拔斯认为,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萨非王朝!幼时的打仗游戏即将变成真正的角逐天下!
  日期:2007-8-12 23:14:40
  (2)
  阿拔斯登基后需要解决的难题很多,内部外部一大堆。
  每个帝王上台,都要拼命维护自己的王位,失去王位,一切无从谈起。阿拔斯亦如此,他上台后把弟弟的眼睛弄瞎然后囚禁,并把妹妹流放他乡,又清洗一些贵族。这和中国皇室一样,亲情一钱不值!

  阿拔斯上台前,诸多部落酋长横得很,相互争夺,个个是爷,搞得国王好像不存在一样。阿拔斯掌权后马上没收了一大半贵族的领地,将其变成国王的私有土地。一切军国大事,全由国王说的算,最高会议只是国王咨询机关,地方上的总督都是国王的亲信和王室亲属,并由国王派人监督。
  为了富国,阿拔斯把首都迁到了波斯主要地区的中心伊斯法罕,他亲自参与城市的规划设计,兴建了很多漂亮的广场、花园、清真寺和商业街,整个伊斯法罕被打造得如天堂一般,尽显波斯风情的风采。随着帝国的繁盛,不少外国人都来伊斯法罕经商,他们中不但有欧洲人,还有印度人、土耳其人和中国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