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三代巡海,说说遇过的未知生物和幽灵船》
第25节

作者: 周洲1102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4-15 20:48:00
  我在帐篷后面大约两百米的一处沙地上找到了学霸哥。他坐在一块石头上,膝盖上放着一台外形像笔记本电脑一样的仪器。仪器的屏幕上有许多活动的红色影像。
  这台仪器就是他说过的感应终端。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感应不同的热度来寻找目标。我曾经看过一个美国大片,里面的大兵就是通过使用类似的仪器,寻找隐藏的敌人的。生物有体温,这我是知道的,就不知道一艘冰冷的船怎么会有温度呢?难道它是活的?
  胡乱猜测之际,感应终端忽然发出了“哔哔哔”的报警声。我低头一看,感应终端的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圆点,它的颜色比屏幕上任何的影像都要红。如果按照学霸哥说的,热量越大的东西,显示出来的影像越红,那么出现在屏幕上的这个圆点,显然带着高得惊人的热力。
  “找到了。”学霸哥兴奋地说。
  我“啊”了一声,正想问他这艘船在屏幕上为什么不像其它东西一样呈现出自己的轮廓,反而是一个红点。突然,一个巨大的红色影子占满了屏幕。

  看见这道巨影,学霸哥脸色一沉,喃喃道:“果然是它!”
  “它是什么东西?”
  学霸哥抬起头来,看着我,一脸严肃地吐出了四个字:“死亡之虫!”
  日期:2015-04-15 21:59:00
  这一代的沙漠上流传着一个离奇的传说:在茫茫的戈壁沙丘中生活着一只巨大的魔虫,蒙古人把这只巨虫称为“死亡之虫”。死亡之虫的样子十分怪异,口中会喷射出致命的毒液,眼睛则会放射出强大的电流,足以将一匹成年骆驼电死。
  捷克探险家伊万?马克尔曾经于1995年、1992年和2004年来到蒙古寻找“死亡之虫”的踪迹。尽管他的三次探险都没能发现传说中的巨虫,却听到了许多真实的故事。
  一些生活在当地的居民更也说他们经常看到“死亡之虫”的踪迹。它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沙丘中过着冬眠一般的生活,但是在每年天气最炎热的6至7月,当戈壁的草地上开满了小黄花的时,它就会钻出沙丘,沐浴戈壁难得的清新甘霖。1987年的夏天,它就在一口井旁出现过。
  一位当地的男子甚至说,他曾在无意间碰到过“死亡之虫”。“死亡之虫”喷出的毒液还将他的手臂烧伤了。当他忍着疼痛将“死亡之虫”放进冷却的安全气袋时,“死亡之虫”突然喷出了腐蚀性的毒液从气袋中逃脱了。

  几乎所有的当地人对“死亡之虫”的存在表现得非常坚定,而且那些目击者的描述竟惊人地相似。
  日期:2015-04-15 22:47:00
  听完学霸哥这一席话,我全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不小心遇到那只大蠕虫,会怎么样?”
  学霸哥不答反问。“你还记得高老头跟我们说过的吃人船的故事吗?”
  我想起了故事里变成了干尸的俄罗斯记者和他的小伙伴们,吓得打了一个冷战。“看来我们只能打道回府了。”
  “已经走到这儿了。我们不能那么轻易就放弃了。”

  “不放弃?那去送死?”
  “你以为我们现在回去,就能避开它?我们所处的位置离船那么近,肯定在它的活动范围内。就概率而言,我们去不去找船,都会遇到它。与其空手而归,不如冒险去拿回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昨晚我已经用卫星电话和权爷通过话了。他已经到达穆伊纳克了。等我们找到船的时候,他应该就会赶来和我们汇合了。”说完,他收起了感应终端。
  日期:2015-04-16 00:11:00
  我以为他是想事情想得出神了,正准备再喊他一声,突然看见地上的石头像爬行动物一样朝我们跑了过来。它们一边跑,一边在沙地上留下了一道道痕迹。刹那间,平坦的沙地仿佛变成了一片沙做的天空,地上的石头就像拖着尾巴的彗星,一颗接一颗划过了天幕。
  “真有意思,石头还会跑步!”
  学霸哥说:“我在美国的死亡谷看到过这种现象。至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人说死亡谷的沙丘中有一层特殊的泥土。这层泥土被雨水淋湿后,会变得异常光滑。一旦刮起大风,石头便会随着风向的变化在泥土上移动,产生‘水筏’效应。”
  “还有人说,石头的移动是太空浮压造成的。死亡谷的气温高达五十多摄氏度,气压变低使这里的大气层造成了空缺。太空浮压冲进死亡谷,给地上的石头增加了推力,再加上石头本身的质量,就产生了速度。所以石头才会在地面上自动行走。”
  “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到目前为止都不算权威。不过,这里的土质和气温与死亡谷相差得很远,怎么可能也出现石头跑步的情况呢?除非……”

  我和学霸哥对视了一眼,同时脱口而出:“石头下面有东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