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与怪物的神秘和现实——它们的真相居然是……》
第17节作者:
神秘动物学
这要从欧洲文明发源地希腊说起,在希腊神话传说中有巨蟒皮同的故事(来自维基资料):
皮同(古希腊语:∏?θων),希腊神话中居住于德尔斐地方的巨蟒。根据保萨尼阿斯的记载,皮同为大地女神该亚所生,居于德尔斐(在帕尔纳索斯山山麓),负责守卫此处的该亚(或忒弥斯)神示所。
其他说法则认为皮同是在丢卡利翁时代的大洪水所残留的水潭中出生的。
在希腊神话中,关于皮同的故事的核心内容是:阿波罗杀死皮同,并在其占据的地方建起了自己的神庙。此故事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最早的版本来自荷马的阿波罗颂歌,但它并没有对整件事情做具体描写。
……在古希腊瓶画上,皮同的形象通常是一条大蛇;中世纪以后的欧洲人笔下的皮同则接近于龙。在生物学中,蟒科(Pythonidae)和蟒属(Python)的拉丁文学名来自皮同。
皮同非同小可,不但是一条巨蟒,而且它是今天蟒蛇名词的源头,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事发生了,皮同并非是蟒蛇!
为什么?
日期:2015-04-02 18:54:00
因为当时希腊以至欧洲都没有蟒蛇,希腊还好一点,不过也只有蛇。逻辑上来说,现代理解的皮同只是后来与蟒蛇形象合二为一的怪物。
巨蟒皮同这个词于神话传说中空置许久,直到欧洲人在大航海时代开启后,逐渐的了解世界各地的生物,他们对其他生物的翻译时,一些神话的词语功能被激活了,欧洲人口中的“巨蟒”终于“登陆”,形成了固定的以致今天世界对巨蟒的共识,在早前的语言本身的意义反而被淡化,甚至取代了。
很讽刺的是,皮同这条身份不明的巨蟒却定义了后世生物学中的蟒蛇,可见我们头脑里的常识稍微不注意就会欺骗你一生。
中国也不缺乏这种把词语错装的,例如山魈,被指称为非洲的狒狒,同样的,中国古代没有狒狒,其实“狒狒”这两个字也有它本来的意义,只是到了现代,两者都被割裂了历史的字义,送给了非洲像鬼一样的玩意,谈到野人时我再来说山魈,先说巨蟒皮同给我们的启示:
欧洲没有巨蟒,那么问题来了,就算把皮同当为单纯神话生物,也需要皮同所指的生物原型,这原型是产生于什么生物?也就是说,它为什么是巨大的蟒蛇形状,是什么生物来给予它的形貌,由此提问,这个神话生物所透射出来的东西就很深广了。
日期:2015-04-02 18:55:00
我有简单的三个假设:
第一,舶来品的皮同,希腊神话中的皮同会不会取材于其他地域的生物信息,或者神话在传播的时候,是借鉴了某个故事中的生物形态,而故事形态来源于有巨蟒的国度,例如非洲、亚洲或者海洋岛国等。
第二,皮同来自于海洋生物,诸如“大海蛇”一类的符号结构转移为陆地,考虑到水怪以及皮同故事中提到的大洪水残留的水潭中诞生出来的,这个结构在现代解读也可当为一种“水怪”,可以进行联想的有“巨鳗”型,以及瑞典湖怪类似的“蝾螈”型,还有尚普兰湖早期的“蛟龙”型,甚至奥肯纳根湖的“古鲸”型等等。
事实上,欧洲不少地方的水怪、蠕虫、龙的传说,有可能最早从希腊的神话时代就已经有类似这方面的东西在传播了,皮同极有可能来源于此,它可以是本地域产生的语言文化,而不是由外来的生物给予皮同这个词义。
所以,巨蟒如果追溯源头,让人吃惊的居然意指的是某种大型蛇形的水怪。
第三,希腊一些岛屿上有蛇,很可能皮同是由一般的小蛇类夸大化为巨蛇,或者是外来走私货,但考虑到当时的条件可能无法满足这一点。
一事未了,在后期,我们又诡异的发现欧洲的克拉考尔蟒蛇,林德虫类等等神秘生物的传说,蟒蛇在早期的欧洲就像个幽灵神出鬼没,克拉考尔蟒蛇它的来历和皮同是否一样,还不得而知,如果真的有某种像巨蟒一样的东西在欧洲的话,那东西我认为非大海蛇莫属。
日期:2015-04-03 13:03:00
大海蛇相信很多人听过它的故事,我们一般会联想到海上游动的一条巨大海蛇的意象,有些人会把大海蛇当为一种错觉或者骗局,但是,如果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大海蛇不是那么简单可以下结论的事,它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体系,其分类一点不亚于龙关于蛟属的研究,或者说它也是属于龙的一部分结构,因为中国龙文化中的海龙;以及人们对于江河湖泊一些蛟龙的目击接触案例;甚至世界各大水怪;这些都与大海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有些人会认为龙与大海蛇的联系不紧密,我就举一则清代清稗类钞记录的龙的案例,便可见一斑:
光绪戊戌(1898年)年间,有旅船航道至广东,当船行进到中途的时候,船上的人们忽然觉察海面上波浪翻腾,船可能较小,也跟着颠簸动摇起来,究竟海面上出现了什么状况?人们好奇的往窗外望去,就见到南方的海面上有两条龙,蜿蜒着向东游走。
它的身体原文提到“屈曲”,应是S型上下游动的样子,这个大有文章,待后面再提到这个特征,这龙的身体高的地方犹如小山峰峦,一边游行一边鸣叫,声音听起来像牛的叫吼,又与吹竹筒的声音相似,在叫喊的时候,海水激起如墙壁,船中有西洋人,也都被吓得面无人色,船家遂转舵向北行,避开这两条气势如虹的龙,过了一个小时多,海面才转为平静,问那个西洋人见到的是什么怪物,西洋人则回答为大海蛇,而船上的华人都说那就是龙。
日期:2015-04-03 17:36:00
第一个特征,是人们的认识上的分野。西方人把华人看为龙的生物称为大海蛇,而非dragon,请注意这个区别和后来的混淆,当我们看到英语的龙,总会自觉的以为西方人对我们的龙有种共识,并非如此,西方人的龙近代时并没有把海蛇水怪列入这个类别,意指的是会喷火的蜥蜴形状的龙,而且多数认识上把它归类为邪恶的。
但是dragon在翻译为汉语的时候,我们翻译为龙,然后又把中国龙翻译为dragon,这就把邪恶的西龙套在中国龙的意涵里,在现代神秘动物学的研究方面,已经有不少西方人意识到蠕虫怪物、水怪等神秘动物其实才是龙的早期形象,而喷火会飞的西龙只是后期才出现的,这可能还是现代东方龙的故事结构在影响他们后,发生某种融通的思想了,要不就是真实的还原历史记载的多数事实。
第二,龙的体貌以及特征,中国人见到“大海蛇”时,自觉的归为龙。这两条龙,现代学者可能会认为如果这真的发生过,他们可能见到了两条鲸鱼,在相互嬉水游玩。
但是,别说在光绪戊戌正是近代知识传入中国的时期,就算在清以前至唐甚至前秦时期,鲸类也已分别出龙类,不会指其为龙,或称为鲸,或俗语如鱼畺、鲲、海鰌、鲸鲵、鱼昔,如果要从清文人有时鲸鱼或叫为大海鳅这点来看,取海鳅名是因为海鳅一般指船,鲸鱼在海上的形貌就像一艘倒翻的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