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往事》
第44节

作者: 西瓜12112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接过一看,唐朝杨筠松撰写的《葬法倒杖》、晋代郭璞撰的《葬书》、《撼龙经》、《阴阳五要奇书》、《黄帝宅经》。我看得头皮发麻,这五本书会要人命的,还要基本背会!我的天啊,这是要我的命啊!

  我勉强接过,“万一上面不懂了怎么办?”
  耗子哥打开盖板把我拉上来,又掩埋好,“不懂了,不会问吗?”
  说罢转身就离开了。我一个人在大石头旁发愁,这就是五座大山啊,我有点垂头丧气。
  日期:2012-8-16 17:41:00
  第十五章拜师学艺(上)

  回南充的车上,我一点兴致都没有了,怎么拜师拜了五本书回来!但是在车上,百无聊赖中,我随便拿起一本《撼龙经》,翻开一看,发现了异样,顿时来了兴趣。
  原来这每一本书上面都有耗子哥的标注。不过说是标注,也就是对生僻知识的诠释,字虽然不怎么样,但是看起来还是可以理解的,再加上我高中语文好,基本上看起来不怎么费力。
  这《撼龙经》将山脉分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九星,全书即是结合这星象来说地貌。全文分三篇,上篇为干中寻枝,中篇为寻龙到头,下篇为结穴之法,葬法分为了二十四种。
  开头写道:“须猕山是天地骨,中镇天地为巨物。如人背脊与项梁。生出四肢龙突兀。”我看得煞是奇怪,这将天地化为人,又将人躯体化为物,这种磅礴,气势惊人。旁边批注:看风识水必先由大为切入。又见这须猕山上打出个折号,写着“曼陀罗、宁夏六盘山”。我吃了一惊,原来这山是有出处的啊!
  第二句是:“四肢分出四世界,南北西东为四派。西北崆峒数万程,东入三帏为杳冥。”这是将人比作一国,而四肢分为国家的东南西北,如此看来,那岂不是心脏或者头颅所处的位置就是好风水了?国都为心脏,那么国首不是也可以找到了?我看了看批注:将地域看成局,居中有局为即为四相。

  我开始闭上眼睛慢慢地领悟,古人没有那么多高科技,也没有非常精密的地图,但是心中有天地,一种浩然的感觉油然而生,这古人怕是在这广袤的土地上选一处奇观,而且还必须在国家的心脏处。哦,那将是一处什么样的美景啊!
  我慢慢地看着,慢慢地领悟着,有一种感觉,古人的风水论即便在现在也是很有讲究的,而且的确有科学道理,这“干中寻枝”就是我们说的以面寻点、以点倒推面的道理。
  大概看完上卷,我感觉到这古人对山川的研究真是到了极致,以前我很怀疑诸葛亮能靠天气赢得战役,如今看来,这世上怕是的确有这么些神奇的人存在,而且怕是比现在的天气预报要厉害很多。
  我不知不觉到了站,回到宿舍,我又蹲在床上开始研究。就在我看到上篇快结束的时候,一张纸片从书中滑落下来,我轻轻地打开,上面写着:某年某月某日,×××,××××(一串数字),家门死一人,伤两人,死一人于墓中石门,伤两人于棺旁暗石,可恨,可恨!
  我不理解这到底什么意思,猜测他们是进行了一场挖坟,结果一个人死在了石门处,两人伤于棺材旁的暗器上了。他是不是在告诫自己,以后要小心啊?

  我闭着眼睛慢慢地记着上篇,脑子里闪现出那曾经的楼兰古城,那所处的位置,那城与棺的布局,渐渐地清晰起来。但我还有很多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布局在水道旁边?不是干燥可以使尸体保存更久吗?也没见用到石灰啊?
  我看着《撼龙经》中篇。以星象来纵观龙头,讲的就是方法,但要我边研究着看,却是很为难的,因为四川没有那么多的晴天,晚上都看不到星星长什么样子。我开始了枯燥的死记硬背,还好有耗子哥的注解,这注解中以禄存为引,也就是讲究周围的环境如何打造一个旺财之地,这地以巨门为定穴的方位,再言走势,反观星象,却是解释得丝丝入理。我开始设想一个非常完美的风水之地,要正对禄存,再定巨门,反推这贪狼。哦,我开始慢慢地理解了,这贪狼既可变坏为好,也可让之做坟头的门神。

  看到这儿,我不禁哑然失笑,这都怎么想出来的,还要把这凶神恶煞也变废为宝倒是非常难得。而这古人却是极其喜欢贪狼,看这意思,看门的家丁必须是些五大三粗的,主人才不被欺负啊。
  看《撼龙经》下部的时候,我看到耗子哥的批注居然是以破军、文曲为切入点,延伸其余各星,到最后就是九星变穴。
  如文中所写:
  “贪狼作穴是丨乳丨头,巨门作穴窝中求。武曲作穴钗钳觅,禄廉梳齿犁鐴头。
  文曲穴来坪里作,高处亦是掌心落。破军作穴似戈矛,身傍左右手皆收。
  定有两山接护转,不然一水过横流。辅星正穴燕巢仰,若在高山挂灯样。
  落在低平是鸡窠,纵有园头亦凹象。此是剥换寻星穴,寻穴随龙细辨别。

  龙若真时穴亦真,龙不真兮少真穴。寻龙虽易裁穴难,只为时人味剥山。
  剥龙换骨星变易,识得疑龙穴不难。古人望龙知正穴,盖将识龙寻换节。
  识得龙家换骨星,富贵令人无歇灭。”
  这变穴就是变化,如何让这坟在天长地久的发展中越来越好。破军就是从戎,文曲就是做官,而这真或假全在于星象。古人的意思是在变化中存在真,也存在假,假的并不是我们所说的不真,而是不到时候它就是假的,到时候了就是真的,这变化的道理却让我看得一声感叹。
  合上书的那一刻,我感叹古人虽没有高科技,但是能把眼前所能了解到的知识用得出神入化,这是我们现在所不能比拟的。将大自然的各种现象融入到坟墓里,这门学问真是神奇。
  我兴奋地给耗子哥打电话汇报成绩,没想到他根本不听,“你娃连门都没入,光看没用,你还是全部看完,再给我打电话,我再考虑要不要收你!不说了,麻将中。”
  我当时全身那个冷,这小子就不会鼓励一下人吗。我这看了一周的时间,都耗掉我上亿个脑细胞了,高考都没这么认真。
  没办法,我还得继续看,第二本看的《葬书》。这本没有《撼龙经》好理解,不过是讲一些下葬的风俗礼仪,也有一些下葬的时辰及季节,也提到了下葬的选穴。我发现耗子哥很关注选穴这个部分,做了很多批注,有的页甚至写满了。
  本以为这无非是一本讲下葬的规矩的书,结果发现他的关注点不同,我又开始从头到尾地看了起来。
  这本书,我基本上全是靠着耗子哥的笔记去领悟的,感觉很多知识非常难消化。比如为什么下葬时间一定要那么准确,还有为什么土在这个葬书中居然那么重要,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气。反正薄薄几页,我却又看了一周。

  “气随风走,风走带土,土上入天。”这是耗子哥书里着重关注到的,我似乎什么都明白了,又似乎什么都不明白。但是当我看到“穴有三吉,葬有六凶”到结尾的“穴吉葬凶,与弃尸同”时,我就彻底明白了。这原来所谓的聚气就是靠这穴来聚,而葬是为了让不吉利的东西沉埋,或者消散,又或者为我所用。
  日期:2012-8-16 17:41:00
  合上书,我又开始在大脑里幻化出一个场景,三面环水,朝东而旱,旱地有树,枝叶茂盛。中心有山,水过山川,山与山之间如同盘蛇,山之脐处,下葬一户人家,头正南朝北。这就开始符合这古人的说法,聚气就从这儿开始,或许真的能吸收天地之精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