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绝密计划,造就一批热血男儿》
第2节

作者: 水中看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是一个由军方主导的,涵盖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着眼于为未来战争培养秘密精英的绝密计划,对于刚刚脱离于动乱,又刚刚经历了自卫反击战的中**方,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那些经过战争洗礼的老将军、老帅们,没有任何这方面的经验,但通过自卫反击战,这些戎马一生,为共和国浴血奋战过的老兵们,敏锐的的感觉到,如果我们的军队还是沉醉于过去的那种战争思维里,躺在以往的光环下吃老本,那迟早会沉落于庸俗,在他们的鼎力支持下,一个代号为“雪狼717”的绝密计划迅速在全国铺开。

  时间回溯到1979年夏天,薛明作为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任东线战区某师尖刀团侦查连的连长,由于在同登阻击战中率部勇猛穿插,成功抢在敌人增援部队到达之前,切断了对方增援的必经之路,并迅速布置起了第一道防线,经过一天一夜激战,成功阻滞了对方一个团的疯狂进攻,为全团进入阻击阵地赢得了宝贵时间,同时也为夺取同登的战役,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他们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他们撤出阵地的时候,全连的士兵仅剩下了四分之一,并且各个带伤,薛明的右肩也被嵌进了一块越军炮弹的弹片,为此,他们全连荣获“敢打必胜英雄连”称号的,并荣立集体一等功,薛明记个人一等功。对越作战既定目标就是教训越南这只白眼狼,在完成打击目的之后,中**队开始从越南撤出,此时,已是代理营长的薛明和他的连队又是最后一个撤出战场的,期间数次粉碎了敌人对我后撤部队的骚扰,并掩护、配合工兵部队摧毁了沿途所有越军的地堡工事以及地面建筑。

  日期:2015-06-20 12:53
  当踏进国门的那一刻,他并没有太多的喜悦,曾经和他一同杀向战场那些战友,大部分都长眠于地下了,身边已经说不出是第几批补充进来的新兵了,他甚至都叫不出他们的名字,看着那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想想那些已经消失了的同样稚气的脸,薛明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这不是他心中的胜利,作为军人他深知打仗就会有牺牲,但不应该有无谓的牺牲,经过这场战争的洗礼,越发坚定了薛明内心积蓄已久的一个认知,那就是未来战争将不会再是大规模的集团作战了,而是一些拥有各种技能、可随时引导远程打击的小规模特种作战,这样既可以避免大规模的投入兵力所带来的伤亡,又可在敌后实施爆炸、暗杀等破坏活动来扰乱敌方,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胜利,他想要尽快把这些整理出来,汇报上去。

  此刻,正在临海某市海滨休假、疗养的薛明正埋头翻阅一些从各处带来的资料书籍。
  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的他天生就是一个军人,凡是任何和军事沾边的书籍他都爱不释手,对武器更是有一种天然的认知。他的父亲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现在是西北某集团军装甲师的师长。母亲则是军区资料室的一名处长。因此,薛明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取国外军队的最新动向,掌握外军各种最新的武器和战法。成长于特殊年代的他在学校的生活几乎就是批斗和串联的生活,知识一片空白。他的父亲对这种遍及全国的武斗和夺权运动很是无奈,更无能为力。许多自己的老上级、自己敬仰的老帅都被打到了,他不明白,为什么那些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老将军们怎么就会在一夜之间变成了走资派和特务、汉奸了?他也担心年轻的薛明不能把握自己,所以,他就委托了自己的老战友顾长辉,把薛明弄到了前线部队。来到部队的薛明如鱼得水,虽然那时候部队也在搞运动,但毕竟比地方安稳的多了,很快薛明就成了业务尖子。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前期,部队天天在搞运动,薛明就把自己关起来研究他从各个渠道搜集来的国内国外的军事资料。许多国外的资料他看不懂,就自学,好在部队向来人才济济,军队里那些因成分、立场而靠边站、被下放的专家、学者都成了他的老师,薛明的文化素质与业务素质突飞猛进。

  这时的薛明已经不是懵懂少年了,他对各种问题都有了自己独立的判断和分析了,他认为军队就是让国家稳固的基石,一个国家的部队士兵如果军事技能不过硬,即便口号喊得震天响,也无法守家卫国。所以,当他们的部队换防到云南边境某地的时候,已经是团作战室参谋的他,主动要求到下到连队当了一个侦查连长。
  在那场让世人铭心刻骨的动乱刚刚结束以后,各个方面都在致力于拨乱反正。而这时我们的同志加兄弟的越南黎笋集团也开始在中越边境频频制造事端。自诩为世界第三大军事强国的他们,也开始不把老大哥放在眼里了。他们认为中国刚刚结束动乱,各地百废待兴,他们正好可以浑水摸鱼,因此,他们无所顾及地挑战中国的底线,近乎疯狂地掠夺中国边境的资源,对中国的警告视而不见。

  面对他们对我国领土肆无忌惮的蚕食,面对无数边民被他们打死炸死,中国政府在提高警告级别的同时,准备打仗的命令也开始秘密下达到各前线部队。
  此时,作为部队重点培养的薛明和一班同样有血性的年轻军官正在参加一个为期一年的指挥专业培训。临近结业的时候一纸密令结束了他们即将完成的学业,所有学员不管来自何方,全部被充实到一线部队,让实战来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这些年轻才俊同样跃跃欲试,希望在战争中来证明自己,只是,这一批有抱负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异国他乡,
  本来薛明接到的命令是让他还回到团参谋部,但他坚持回到自己的曾经带过的侦察连,为此,他还直接找到了父亲的老战友、他们的师长顾长辉。
  素有儒将之称顾长辉非常看好这个老战友的孩子,不仅因为薛明聪明好学,肯钻研,更因为从薛明身上看不到那些**惯有的骄横之气。薛明也从不要求特出照顾,更不会炫耀自己的身世,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身先士卒,他身边的战士没有一个不佩服他的。从普通战士到团作战参谋,一步一个脚印,薛明的蜕变顾长辉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更为老战友高兴。这次薛明被选去进修,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实力争取来的。

  当时为了解决部队指挥人才青黄不接的现状,各个部队、机关通过考核,选拔出一批在各自领域有突出表现的年轻有为的青年军官进行各个科目的专项培训,薛明正是由于出色的表现,在各项考核中均名列前茅,被全票推选入围,他参加的是指挥专业培训。薛明十分珍视这次难得的机会,他就如同一块海绵一样吸收着每一个点点滴滴。只是临近结业,战事爆发,他们所有人提前结束了院校的生活,赶回了各自的部队。

  对越反击战结束后,薛明被拉进了英模报告团,全国各地演讲。薛明本来不愿意去,但这是政治任务,又不得不去,报告中他说的都是战友和部队,很少提及自己。将近半年的时间,他们才得到了这次难得的休假、疗养机会。薛明正好借此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前两天,他刚刚把自己对这次的战役的总结整理好,不仅有对此次赴越作战的感受,也有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战中的体会,对一些明显脱离实际的、落后的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反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