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不演义----历史中真实的隋唐英雄们》
第48节

作者: 小马连环
收藏本书TXT下载
  解除了后顾之忧,继续前进吧,前面是进长安最后的关卡。
  河东城横在了李渊跟长安之间。

日期:2012-11-01 17:05:14

  137.
  弱点
  驻守河东城的大将是长安派出来的,叫屈突通。
  宋老生出身卑微,个性自卑而敏感,前去挑逗一下就能引出来,屈突通就不行了,此人是一名老将,经验丰富,而且还善于守城。相比宋老生,这是一个更难缠的对手。
  但李渊还是找到了屈突通的弱点。
  李渊叫来了一支小分队,交给他们一个任务:渡河!
  在这支分队出发之前,李渊特地叫来率领这支部队的将领,告诉他,过河之后,就地扎营,然后加强守备,屈突通必来袭营!
  怎么确定对方一定能出城渡河来袭营?
  李渊露出了狡黠的笑容,他告诉对方,屈突通的性格决定了他一定会来。
  “屈突通是员老将,性格刚毅刚烈,为人忠诚,听到你们渡河向长安进发,他一定坐不住。”
  忠诚,是此人的优点,也是此人的弱点。
  军将领命而去,渡河之后,扎下营房。入夜后,屈突通的兵果然过河来袭,因为提前做好了准备,屈突通的夜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丢下不少尸体后逃回了河东城。
  在回河东时,屈突通将黄河上重要的桥梁蒲津桥给烧了。

  大概是大家都别想过河了,我们就在河东死磕!可听到消息后,李渊笑了。
  在李渊的计划里,烧桥就是应变之一。
  针对屈突通,李渊预设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屈突通领兵入关守长安,那河东城自然落在唐军手里,如果屈突通分兵,则唐军趁机进攻其河东,让其首尾不能相顾,如果屈突通死守河东,则烧掉黄河的浮桥,断绝河东跟关内的通道。使河东成为一座孤城。
  屈将军放火烧桥也算帮了大忙,而李渊是不愁过河的,黄河之上,数百只船连绵而来,这是李渊的水军,据记载,船支是附近的百姓友情赞助的。
  在渡河之前,李渊告诉部下,要彻底击败屈突通的信心,还需要一步。
  围城!
日期:2012-11-01 17:07:08

  138.

  大军来到河东城下,显然,夜袭失败对屈突通的信心造成了打击,屈将军紧闭城门,打死也不出来。
  李渊分派兵马,各守一面,按计划,也就展示一下唐军军容,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并没有攻城的打算。
  河东城很高。可布阵完毕, 唐军纷纷要求发动攻击。
  三军之气可吞城,于是,李渊临时改变计划,下令发起攻击。
  这个临时决定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在旺盛的士气鼓舞下,竟有数千人登上了高高的城墙。

  可这时,天空突然变色,雷声在天边炸响,暴雨倾盆而来,而登上城楼的唐军听到了收兵的信号。
  据史书记载,李渊发现了已方已经登上了城头,但考虑到天气突变,自己的一方又屡战屡胜,难免有骄傲轻敌的情绪,而屈突通善于守城,只怕这些先期登城的骁锐中了埋伏,为了士兵的安全起见,还是先退了为好。
  这个决定体现了李渊谨慎的性格以及爱兵如子的胸怀,但可惜的是,这可能是假的。
  史料中的真与假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相比其它文明古国,中国有极其完整的历史记录,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我们得已了解过去的中国人。但必须要注意的是,史料不是三包产品,在那些记录里,有不少是虚假材料。
  出现虚假的原因很简单,史书是人写的。

  为了维护伟大人物的光辉形象,贴金有时候是需要的,为了打击反动势力,抹黑也是常用手段。历史的真相就在饰美跟抹黑之间被掩盖了起来。
  上面撤兵一事出自《大唐创业起居注》,这本相当于实录的书是唐初一位叫温大雅的人写的,此人此时正在唐军中,官职为大将军府记室参军,相当于机要秘书。温秘书写作当然要注意维护李首长的形象。
  综合其它史书,撤兵一事其实是这样的,在唐军攻上河东城时,李渊在城的另一面,又因为大雨,视线不好,李渊并没有及时发现这一有利情况。在情况不明下,李渊下达撤兵的命令,从而错过了一举攻下河东城的良机。
  最好的结果已经错过了,但最初的目地已经达到,李渊相信,就算屈突通再出兵,也无法对自己攻取长安造成任何威胁。
  挥师渡河,进军长安,去夺取天下的中心,实践得关中者得天下的古老预言。

日期:2012-11-01 17:08:37

  139.
  十月四日,李渊终于来到长安城下,一个月后的十一月初九,唐军攻克长安。
  长安的大门终于向李渊打开。
  李渊昂首阔步进入了这座辉煌的城市。壮观的大兴城握在了他的手中,关中也将成为他扫荡天下的基地!
  经历了多少的忍耐,做出多少关键的决定,他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也许答案只有李渊自己才知道。

  在踏上长安最高处时,李渊并没有太多喜悦,他结束了一段凶险的旅程,同时也开启了另一段更为惊险的旅程,他战胜了许多强劲的对手,与时同时,他也将面对最具威胁的竞争者。
  北面的刘武周依旧窥视着他的太原,寻找着进攻的机会,西北边,武威郡的李轨,金城郡的薛举,朔方郡的梁师都正在崛起,他们决不会坐视李渊独占长安。而在东面,杨广自然不会对夺他京都的人善罢甘体。
  环顾了他的对手,李渊发现自己陷入了重重包围,但仔细分析了一下,他松了一口气,这个包围圈并不严密。至少有一个人,会为他挡住东面所有的威胁。
  托那封信的福,李密会成为我不花钱的韩信跟彭越,为我独挡一面!
  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我的对手。李渊下了这个判断,这是一个精明的判断。
  群雄逐鹿说到底是一场生存竞赛,众人常常以为要取得胜利,就要击败最多的对手。实质上这是一个错觉。生存竞赛的核心不是杀死对手,而是存活。最高明的人会占据水草丰茂,视野开阔又易于藏匿之地,然后静观他人的厮杀,直到最佳时刻到来,才会从密林中跃出,取走最后的胜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