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不演义----历史中真实的隋唐英雄们》
第39节

作者: 小马连环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刘武周造反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太原,此时,李渊的造反筹备委员会还没有成立起来,这让潜伏了数十年的李渊情何以堪。
  被人抢跑,一般是无法高兴起来的,但李渊要是再年轻个十来年,估计当场能高兴得跳起来,刘武周反得太是时候了,这简直是上天送给他的礼物。
  不好好利用一下刘武周,就太对不起上天的美意了。李渊马上下令:开会。

  与会人员是太原的高级将领,这里面有李渊的两位副手:王威与高君雅。
  人员到齐后,李渊通报完最近的情况,满面愁容地说道:
  “刘武周这个人虽然没什么本事,但这么猛然来一下,也着实难对付,要是他再南下,占据汾阳宫,只怕皇帝陛下怪罪起来,在座各位跟我都要灭族了。”
  大家回去跟家人告个别,有什么遗言就赶紧交待,没棺材的也可以开始相树定做了。
  听到灭族二字,两位副官只怕吓得胆囊都破了,他们只不过是杨广派来监视李渊,要是跟李渊连坐就太不划算了,于是。王威连忙提议,赶快集结部队,消灭刘武周。

  看到王威又急又怕的表情,李渊摆了摆手。
  “先不要着急,要是他只是在马邑郡,就不足畏,要是他进入楼烦郡,我们再集兵防备,现在就动兵,只怕乱了自己的阵脚。”
  用兵自然还是李渊说了算,散会之后,两位副官满怀忧虑地走了。他们没有注意到,后面那张皱纹脸罕见得舒缓了开来。
  刘武周像是听到了李渊的会议记录,紧接着就杀进了楼烦郡,占据了位于此地的行宫:汾阳宫。
  进了汾阳宫后,刘武周挑了一些漂亮的宫女,将她们送上马车,然后下令:送到突厥人那里去。
  为了女人,刘武周走上了反叛的道路,而现在,为了将造反的道路一直走下去,他要将杨广的女人送给突厥人。
  突厥人对隋朝境内的造反事业向来支持,收到刘武周的礼物后,马上表示坚决支持刘武周。为了表明态度,还给刘武周送来了狼头大旗,并册立刘武周为定杨可汗。
  从这个称号可以看出,突厥人对曾把他们搞得焦头烂耳的杨家人(包括杨广)是又恨又怕,扶持一个傀儡,都要在名字上占点便宜。

日期:2012-10-29 17:37:31

  105.
  消息再次传到太原,王威们再也按捺不住了。
  要是杨广大帝知道自己的女人被抢了,还不得把相关责任人员的皮给扒了。

  王威们连忙跑来李渊,要求商议一个对策出来。
  那就再开会吧。
  军事将领又集合了起来,李渊重新评估了一下形势,认定刘武周事情搞大了,连皇帝都当了起来,再坐视不理是不可能的了。
  “现在,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士兵戒严,全城加强守备,保障粮食供给,剩下的事情,大家看着办吧。”

  做完这个总结陈词,李渊两手一摊,摆出一幅猪八戒想媳妇撩担子的样子。
  听到这一句,王威差点崩溃。
  “今天太原人的性命,就在明公手里,唐公要是推辞,谁能担起这样的重任!”“那你说怎么办?”
  “立刻招兵买马,平定刘武周。”
  李渊又摆手了:
  “招兵征讨这种事,必须要经朝廷批准,擅自动兵,可是大罪!”
  说出说去,又说死了,好在李渊还是一个好心人,实在不忍心看到王威,高君雅两位副官在热锅上烤,终于给了一条出路。
  李渊表示刘武周已经称帝,势头正猛,必须马上对付他,现在,刘武周离太原不过数百里,随时会来进攻太原,而我们又离江都三千余里,一路上,还到处是盘锯的叛军,要是打报告,肯定是来不及了。现在把大家请来,正是商议一个变通的办法,并不是我要撂担子。
  李渊如此推心置腹,王威也忘了自己监视者的身份,连忙举双手表态:
  “唐公是国戚,与国共命运,要是等奏报,已经来不及了,现在是平贼,我们看唐公可以做一回主!”
  至此,王副官,高副官结结实实被李渊忽悠在地板上。
  李渊长叹一口气,终于勉为其难全权指挥平叛事宜。
  你们要我管,那我就管啦。
日期:2012-10-29 17:39:35

  106.
  李渊给太原诸位将领分了工,王威被提拔为太原郡丞,李渊特地把他叫来,表扬他为官廉洁,去管粮仓支出再合适不过。而高君雅前段时间在外面打了败仗,李渊也没有追究他的责任,而是让他巡行城池兼管器械。
  两人心服口报地投入到新工作,却没有想一下,为什么招兵的工作不让他俩插手。
  李渊亲自抓招兵工作,十来天的时间,就招到了一万多人。征辽东没什么人愿意去,但听说跟李渊打刘武周,有兴趣的人还是很多的。
  李渊将召集来的兵马分成两队,分别驻扎在兴国寺跟阿育王寺。李渊私下告诉李世民,兴国寺这个名字不错,这是个好兆头。李渊还告诉李世民,他已经写密信送到河东长安,他的兄弟马上就会到太原来。
  这些事情,两位副官当然是不知道的,但如果说这两位是猪也不准确,这两难兄难弟也发现了不对劲。
  问题出在领兵的军将身上,率兵驻扎在兴国寺的是刘文静,驻在阿育王寺的新兵营由刘弘基、长孙顺德率领。
  刘文静我们都认识,另位这两位都是隋朝贵族,长孙顺德是李世民老婆的叔叔,他们跑到太原,倒不是走亲戚看朋友,这两人是逃难来的,前些年,杨广征辽东,两人都在征调行例。大概也受过反动歌曲《无向辽东浪死》的影响,不谋而同跑到太原躲了起来。
  事情清楚了,一个领兵的是反贼李密的亲戚,另外两个是逃丁,本该领兵的两位副留守一个却在粮仓里数大米,一个在城里抓小偷兼擦铠甲。这找谁说理去!
  李渊这是想干嘛?这怕不是去平反,而是要造反吧!

  两位副官的智商加在一起,终于超过一百,但知道了又怎么样呢。
  两人凑在一起,商量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办法来。最后,高君雅提了一个建议:咱们还是问一下明白人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