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不演义----历史中真实的隋唐英雄们》
第32节

作者: 小马连环
收藏本书TXT下载
  如果李渊真有三乳,他一时半会也不会想到自己负有推翻暴政的使命。做为贵公子,享受生活的特权总是来得比较直接。跟一帮长安贵少,提笼架鸟,放鹰逐兔,掐架摔跤,骑马射箭是他的常备娱乐项目。
  长到七岁那年,李渊的父亲死了,李渊袭爵成为唐国公。
  以李渊刚够上小学一年级的年纪,他没有意识到这个身份的重要性,更不会想到唐这个字眼的特殊性,当然,借他爱因斯坦的大脑,他也不会知道唐人会成为华人的另一代名词。
  接着玩吧,趁短暂幸福的少年时光还在,该怎么玩就怎么玩吧。
日期:2012-10-26 11:57:33

  84.
  雀屏中选
  隋朝开皇年间,也就是杨广他爹杨坚当皇帝那会,李渊长大了,具备了结婚生子的基本条件,某天,他特地穿了件精神点的衣服,然后抄起弓箭,步出门去。
  出了门,李渊直奔神武公窦轨的府上。
  这一天,窦轨要为他的女儿窦氏公开招聘找老公俗称比武招亲。当然,神武公招亲不能像雷老虎那么简单粗暴,摆个擂台就直接打起来,打死了人岂不晦气。
  窦轨抬出一座屏风,屏风之上画了两只孔雀,随后,窦泰山宣布规则,每人射两箭,优者录取。特别申明,只取一位啊。
  估计李渊同学起得有点晚,来了以后,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龙,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李渊排到了最后。

  这说明,万事要赶早。等轮到他,李渊愣住了。
  此时刚经历了胡风南侵的时期,会射箭的比会用筷子的多。众多少年箭术了得,活活将两只孔雀射成了刺猬。轮到李渊,实在没有多少下箭的地方。
  李渊拿起箭,多想了一个问题。正是这多想了一下,让李渊成为了最后的胜出者。这个问题是:
  为什么要发两箭?
  要考箭术,一箭足矣。发两箭,必有所因,端祥着前面那两幅孔雀图,李渊突然两眼放光,两箭,必是一雀一箭,而孔雀身材很大,却只有一个地方才是箭应该射向的地方。
  这不是一场箭术的比试,而是企图心的比试。
  窦轨寻找的不是一个箭术高超的女婿,他寻找的是一位奇男子,他认为只有立志高远的男人才配得上他的女儿,因为,他的女儿窦氏是一位奇女子。

  史书记载,窦氏生下来时就异于长人,头发长过脖子,等长到三岁,头发就跟身体一样长,这并不算最奇怪的,最奇怪的是,窦氏成功打破了头发长见识短的陋论。
  窦氏的母亲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姐姐,小时候,就生活在北周宫中,而宇文邕娶的皇后是突厥人,因为是政治婚姻,宇文邕对这个老婆不太感冒。有一天,窦氏告诉舅舅:
  “现在局势未定,突厥人又很强,还请舅舅以苍生为念,善侍皇后,要是能争取到突厥的力量。则江南,关东不足为患了。”
  那年,窦氏未足九岁,她已经懂得隐忍的力量。

  数年后,北周被杨坚建立的隋朝代替。窦氏哭倒在床上,说了一句话:
  “恨我非男子,不能救舅家祸。”
  窦轨掩住了女儿的嘴,警告她要小心,免得引来灭族之祸,但他已经明白,自己的女儿不是寻常的女儿家,这样的女儿可以给家族带来荣耀,也有可能带来灭顶之灾。是福是祸,得看她找什么样的老公。
  李渊张弓,屏住呼吸,他已经找到了正确答案。
  眼睛!
  诸位,诗言射人先射马,个中理由无非有二,一是射中其马,人莫逃焉,二来,马大,目标显眼,容易中靶。推而广之,射鸟当射臀,胸,腹,无非,单位面积越大,中箭概率越大也。
  此刻,孔雀身躯中箭无数,唯有眼睛上没有箭矢。
  眼睛小,中箭概率低,许多人选择射向了更容易射中的躯干。
  这是常人的选择。要想不做常人,只有做不寻常的选择。
  吾有利箭,轻易不发,一发当中他人所不及,吾有雄志,轻易不张,一张便居万人之上。
  箭弦松开,箭矢御风而去,铮的一声,正中一目。
  复射,再中另一目!
  结果不言而喻,大门大开,里面冲出家丁,把李渊迎了进去,问了家世,算过生辰八字,婚事很快就定下来。

  纵观李渊一生,发箭无数,射过天上扫云的大雁,射过地上惊草的糜鹿,射过南掠的突厥骑兵,也射过聚啸山林的反军。但论价值,当以这两箭的最高。
日期:2012-10-26 12:00:25

  85.
  忍耐
  过门之后,窦氏为李渊生下了四男一女,李建成,李世民,李元霸,李元吉,以及后来组建娘子军,称平阳公主的女儿。但窦氏对李渊的贡献绝不只是传承香火。她教给了李渊一项在乱世生存必需的技能。
  有一天,李渊下班回家,脸色阴沉。当窦氏靠过来问他原因时,李渊同志差点掉下眼泪,在窦氏追问之下,他愤然说道:
  “他叫我阿面婆!”
  这个他,是杨广陛下。
  这一***延搞聚会,顺便说一下,李渊的母亲跟杨广的母亲是姐妹,所以从亲戚上来说,李渊是杨广的表哥。开完中,杨广盯着李表哥的脸,猛然来了一句:
  “你就是一个阿婆面嘛。”
  在中国,有不少形容老人的词,比如老佛爷,老人家,阿婆面也算一种,这种称呼基本上不算贬义,但对年轻人除外。
  李渊同学刚到中年,估计平时不吃猪皮等物,体内缺少胶原蛋白,导致皮肤松驰,年纪不大,脸却皱巴巴像个老太婆。是谓阿婆面。当然这有点过份,不看表哥的情份,就看李渊唐国公的职称,也不该调侃人家的皱纹。
  杨文说完,哈哈大笑,然后看着李渊露出愠怒又不敢言的窘态。他喜欢这样的游戏,自命不凡通常都钟情让别人的丑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
  李渊忍着一肚子气,只好回家向老婆倾诉,窦氏听完,哈哈笑了起来:
  “可喜可贺啊!”
  李渊奇怪的望着老婆,见鬼了,我在宫里被人当猴耍,有什么可喜的,可听见老婆的解释,他脸上的皱纹似乎也舒展了开来。
  “你是唐国公,‘唐’谐音‘堂’,面就是堂,那阿婆面不就是‘堂主’嘛”。(这也说得通?!)
  有点绕,但李渊听明白了。
  真的认为自己是唐主,那是不太现实的,李渊暂时还没有这个胆,这样的解释无非是发挥阿Q精神。但这却是唯一正确的应对。遭受自己无法反击的羞辱,只有自我安慰。因为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
  要想不受嘲弄,不受污辱,只有一个办法,强大起来。
  而在强大起来之前,藏起锋芒,收起愤恨,扮演好一个弱者的角色。这是窦氏教给李渊最重要的生存法则。

  这是一个及时的再教育,天下就要大乱,杨广也更加狂妄难测。
日期:2012-10-26 17:34:20

  86.
  时间来到大业九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杨玄感造反了,我们已经说过,杨玄感造反,还是李渊向杨广报的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