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不演义----历史中真实的隋唐英雄们》
第25节

作者: 小马连环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0-24 09:13:47

  64.
  战胜张金称的杨义臣杀向了刚战胜郭绚的高士达。这是两位胜者的较量。
  窦建德的策略是撤退。
  “以我所看,隋将之中善用兵者无如杨义臣,现在他乘胜而来,锋不可挡,我们还是暂入高鸡泊,假又时日,隋兵疲倦,那时出击才能胜算。”
  “现在出击,就算战死,也无济于事。”
  高士达转过身来,用一种难以捉摸的眼神看着窦建德,突然大笑起来:
  “我新破郭绚,士气未必输他,况且又收编了张金称的散兵,兵强马壮,一个杨义臣何必畏惧如此。”
  紧接着,高士达挥手阻止了窦建德继续说下去的念头,表示这一次,就不劳兄弟出马了,你看好家,我亲自走一趟。
  窦建德没有坚持劝说,当他听到对方要自己留守的时候就知道,高老大有了一些想法。
  高士达正处在焦虑当中,这是一种危机感,这种危机感梁山上的晁盖,瓦岗军的翟让都曾经有过。

  窦建德的加入大大加强了义军的实力,但同时也对高士达的领导地位产生了强有力的挑战。
  窦建德此人重仁义,不摆架子,能跟士兵打成一块,还不贪财,经常把自己的份子钱分给部下。在江湖上名气大,很多人进了大营,头一句常常是,我是来投窦大哥的。
  这种话,窦建德爱不爱听就不知道了,高士达肯定是不爱听的。这个可以理解,梁山上的晁盖同志听说又有人在取消义厅大叫大嚷宋公明哥哥在那里?心里都纠结成天津麻花。
  对这种老二逼宫的情况,晁盖同志的应对是力排众议,亲自下山打曾头市,结局大家也知道了,晃老大不幸中了暗箭,一命乌呼。
  施耐庵不知道偷了多少隋唐英雄的故事,施同学实在应该清明节给诸位英雄烧点纸钱。

  高士达此去势在必得,跟晃盖只能请动自己老班底不同,高士达领走了所有的精兵,给窦建德留了点老弱病残守家。
  望着自信满满出营的高士达,窦建德心头涌起一股不祥的感觉。
日期:2012-10-24 09:16:18

  65.
  担心似乎是多余的,没多久,前方传来消息,高士达初战高捷。
  胜利了?窦建德充满疑惑,接着问了一句:
  “东海公现在何处?”
  “东海公正在设宴犒赏大军”令兵快乐的回答道。

  旁边的部属都松了一口气,没事了,杨义臣也不是想像中那么难对付。于是,有人提议前面已经摆庆功宴了,后方的兄弟顺便改善一下伙食,摆个宴同喜同喜祝一下。
  手下刚提出这个合情化建议,就被窦建德一声喝斥打断:
  “还喝什么!快去准备防守,杨义臣马上就会杀到这里!”
  望着惊诧莫名的手下,窦建德解释道:
  “东海公未能破敌,就骄傲自大,必大败无疑,隋兵乘胜一定会长驱直入到这时,到时,人心惊骇,我们只怕也守不住。”
  召集留守的将领,窦建德分派任务,加强防守,严阵以待。

  五天后,杨义臣杀将过来。
  不出窦建德所料,高士达因为疏于防备,被杨义臣突然袭击。义军大败,高头领本人也光荣捐躯。
  据说,高士达所抓时,血液中酒精浓度超标,还骑着马,这属于醉驾,杨义臣大概按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处理,直接斩首了。
  杨义臣出现在窦建德的面前,他用两次奇袭击败了对手,面对窦建德这支残兵时,他没有再用计谋,而是直接采取了强攻。
  虽然提前做了准备,但在实力大大超出自己的对头面前,窦建德依然无法坚守,很快,义军士兵四下逃散。窦建德本人领着数百亲信逃入茫茫的芦苇丛中。
  兵马尽失,强敌在后,这个失败的人,又能逃到那里去呢?
  窦建德第一次感到了茫然,但命运终于无法忍心再于这位汉子身上加以磨难。
  逃走数天后,窦建德停下了仓皇的脚步。
  杨义臣收兵了。在他的眼里,高鸡泊的反抗势力已经被扫荡,再也成不了什么气候。骄傲与自信让他再次选择放人一条生路。
  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判,也是杨义臣一生最大的遗憾。
  征讨高鸡泊是杨义臣最后的领军机会。
日期:2012-10-24 09:18:19

  66.
  杨广召回了杨义臣,并遣散了他的士兵,然后给他安排了一个礼部尚书的官职。
  做出这样一个专业不对口的安排是有原因的,杨广跟他的大臣们讨论认为反抗军虽然多,但成不了气候,而杨义臣屡克义军,兵力膨胀,长期在外才是帝国真正的隐患。
  在亡国之际,总有这样的言论占据主导,岳飞同志就是这样壮志未酬空悲叹的。
  回到朝中,杨义臣就得了病,应该是被气病的。
  空有平乱报国志,无奈朝中尽佞臣。望着一边烽烟四起的大地,一边是歌舞相继的江都,饶是英雄也顿觉无力回天吧。
  我有救天之力,奈何天要自取灭亡!

  没多久,忧愤交加的杨义臣死在了礼部尚书这个莫名其妙的职位上。隋朝最后一位名将就此陨落,大隋朝无可挽救。
  窦建德又回来了。
  杨义臣撤走了,孙安祖死了,张金称死了,高士达死了,顺便提一句,以前在这一带活动的义军比如王薄们也投瓦岗军去了。
  留给窦建德是一个空白的造反市场,他将重新开始,大展拳脚。
  窦建德第一个回到的地方是当日高士达跟杨义臣交战的地方。这是曾经发生过他缺席的大战,此时,沙场上还弥漫着鲜血的味道。

  在这里,掩埋着他的一位战友。虽是人生短暂的交集,虽然相互暗地里视为竞争对手,但窦建德觉得自己必须来到这里,他不能放任高士达的尸体就此暴于荒沟。
  高士达的死对窦建德未必不是好事,在这样一个有勇无谋的头头下做事是没有前途的。况且一个平庸的领袖跟一个高超的二把手之间,迟早都会发生火并这样的残剧。
  窦建德挣脱了束缚,他可以真正开始自己的霸业。可他的霸业却又必须借助高士达播下的火种。
  火种就在这昔日战场之上。窦建德将在此地接过高士达的旗帜。
  窦建德下令找到高士达的尸体。他本人穿上素白的孝服,率领全军为高士达发丧。
  消息传来,被打散的义兵纷纷聚集过来,这里面不但有窦建德以前的亲信,也有高氏宗族的人。
  这便是道义的感召力。

日期:2012-10-24 12:06:04

  67.
  接下来,窦建德做了一件事,让自己的部队更加强大,
  我们知道起义军大多是贫困的农民,落草为寇之后,对曾经欺压他们的隋朝官员以及地主士人们毫不手软,抓住就杀。这也是回应隋朝官员抓住反兵就杀的政策。你杀我,我杀你,礼尚往来是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