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不演义----历史中真实的隋唐英雄们》
第19节

作者: 小马连环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0-21 12:14:23

  48.
  蒲山公营
  胜利掩盖了一切,包括李密的用心。
  翟让算是彻底服了李密,击败张须陀后,翟让摆了庆功宴,大概是多喝了两杯,翟让一高兴,让李密组建自己的队伍。
  李密没有客气,他很快将追随自己的那些人组织起来,在瓦岗军中别建一营,这个营以他的爵位命名,叫蒲山公营。

  这是李密真正的嫡系部队,虽然兵马不多,但李密相信,总有一天,这支部队会跟他一直抵达最终极的目标。
  蒲山公营不是普通的山寨部队,所谓山寨部队有个通病:有组织无纪律,占上风时一窝蜂往前冲,有钱抢时也不会学学孔融让梨。可一旦落下风,必定跑得比兔子还快。
  显然,这样的部队不是李密希望的部队。要使蒲山公营提高战斗力,必须严肃军纪,李密将部下召集来,也没有说大道理。他只是告诉大家,我们已经不再是山匪,我们也不能只满足于打家劫舍,劫掠商船。我们走到一起,一定有更大的使命在前面等我们。
  至于这个使命是什么,李密并没有点透,而是告诉大家,以后获得战利品,我李密一文不取,所有的都归大家。

  李密的话,有远大的东西,又有落在实处的东西,大家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都听进去了。
  蒲山公营成为了瓦岗军中纪律最为严明的部队,也将成为最具战斗力的部队,但与时同时,另一个问题产生了。
  大家都知道,山寨做大了,一定会有山头问题,会有此山压彼山的问题。
  蒲山公营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估计是蒲山公营的福利侍遇比其它营好(李密不参与分红),所以引起了了一些羡慕妒忌恨,经常有人来挑事,特别是翟让本部的大哥们,因为上山早,属老干部,欺负李密的兵成为了常态。

  每次李密都苦口婆心地告诉部下,一切要以大局为重。团结才是力量。
  听了李密的话,大家都能忍了下来,但没人保证下一次不会擦枪走火,要知道有的人在投靠李密以前,也是当老大的。
  正当李密为此事苦恼时,事情似乎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
  翟让要散伙了。
  翟让这个人有一个特点:格局太小。
  刚打下荥阳,翟让就满足了,一来击败了张须陀,算出了这些年被对方压制的恶气,二来也捞了不少实惠,以后吃包子可以光吃肉馅不吃皮。
  做山贼做到这个份上,还求什么呢?
  翟让找到李密,郑重表示现在粮草充足,当初出来的目地也达到,我要回瓦岗,兄弟要跟我回去再好不过,如果不想回瓦岗,那就随便你去那里。我们就此各奔前程吧。
  翟让收拾行李(花了不少时间),大包小包拉着回瓦岗,虽然离别总是伤感的,但老不离别也挺腻味的,尤其是两个想法不一样的人凑在一起。翟让回他的瓦岗继续当他的山大王,李密接着前进。要是以后李密路过瓦岗,上山聊个天,喝个酒,或者李密真成了皇帝,将翟让接到京城,封个王候。交往如此,淡如清水,又长如清水,这应该是很多人追求的友谊吧。

  但上天已经写好剧本,翟让跟李密的命运注定要纠缠在一起。上天也没有改写剧本的打算。
  走到一半,翟让又拉着他的马车,带着他的小弟回来了。
日期:2012-10-21 12:18:06

  49.
  翟让格局太小的缺陷注定他在造反这个领域不会有太大的作为,这个缺点不是致命的,甚至是可以保命的,但翟让还有一个性格缺陷,这个缺陷再跟量小结合在一起,那就要命了,这个缺陷是贪婪。
  量少而性贪,这让翟让无法脱身事外,从而激流勇退。
  跟李密不参与分红不同,翟让的部队严格遵守战利品领导先挑一份,然后留公用一份,再手下分一份的山寨式分红模式。
  是我的那一份,一分都不能少。不是我的那一份,我也要拿一分。

  走着走着,翟让收到李密乘胜进军连下数城的消息。翟头领后悔了。
  原来山寨正在嬴利阶段,分红远没有结束。
  于是,翟让调转方向,重新找到了李密,表示大家还是在一起比较好。
  总有一刻,翟让会想,要是自己当时没回来该有多好。
  李密的计划
  来了,来了,他又来了。
  翟让在嘀咕,面前是正在激情演讲的李密,对于提高认识解放思想树立远大理想这样的课,翟让不是第一次受教,但这一次跟以前有所不同。

  李密对翟让的去而复返十分高兴,他现在力量还很单薄,要做大事,还得借助翟大帮主的力量。
  欲借之,必先予之,李密身无长物,但有一样东西可谓取之不尽,那就是想法。
  “东都空虚,士兵缺乏训练,东都留守的那班人,以我所料,绝对不是将军的对手,如果将军能用我的计策,天下可指麾而定。”
  要是在瓦岗,翟头领是很受用这些言语的,毕竟打不打是一回事,先享受指麾而定天下的臆想总是有利身心。但现在不同了,部队就在荥阳,离洛阳并不远,李密这货现在提这个,当然不是说着玩了。

  刚打完张须陀,翟让的心灵还没有完全恢复平复,现在又去惹中央军,这实在超出了翟大头领的心理承受能力。
  于是,翟让表示这个事情再从长计议。所谓从长计议,也就相当于搁置争议,共同偷懒。
  这种敷衍对李密是没用的,从瓦岗出来,李密的霸业就不可阻止地向前迈进,而对于翟让这种不思进取的领导,李密也是有办法的。
  过两天,李密又找到翟让,向他报告,最近他派人到洛阳打探,但被对方识破,估计东都向扬州报信的人已经在路上。用不了多久,东都跟扬州的大军都会杀来。再犹豫不决就会完蛋。
  “那现在怎么办?”着急之下,翟让忘了问对方为什么先斩后奏。
  李密霍然站立起来,左右踱步,然后,站定,用手坚定地指着外面:
  “翟公请看外面的世界,昏主逃到了扬州,天下群兵竞起,海内饥荒,这正是英雄施展其才的时候,明公以英杰之才,统骁雄之旅,宜廓清天下,诛剪群凶,岂可求食草间,安心为一小盗尔?”
  李密声调越说越高,完全忽视了翟让的存在,此时的他,与其说是为翟让献策,不如说他在倾吐内心的雄心壮志。
  “那蒲山公的意思是?”翟让小声问道。
  “现在东都有备,扬州预警,事势如此,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兵法曰:先则制于己,后则制于人。我已经想好了一个万全之策!”
  “愿闻其详!”
  李密盯着翟让,一字一顿说出一个早在心中策划已久的地方:
  “兴洛仓!”
  “兴洛仓?”
  “是的,兴洛仓离东都相隔百里,将军如果亲帅大众,轻行掩袭,东都路远,必不能救,兴洛仓也绝对想不到我们会弃东都先攻打它,那里一定没有守备,取之如拾物耳!”
  “要是东都出兵来夺呢?”翟让并不笨,他抛出了自己的疑问。
  “夺取此仓后,开仓散粮 ,远近谁不归附?!百万之众,一朝可集,然后枕威养锐,以逸待劳,就算东都兵马来夺,我已经设下防备。来又何惧之有!”
  “退东都兵后可布檄而召天下,引天下贤豪而用其计,选骁悍之士而授兵柄,除亡隋之社稷,布将军之政令,岂不盛哉!”
  李密慷慨陈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倾刻间,杨广灰飞烟灭,万户侯直当粪土。余威之星,亦将翟让说得一愣一愣。
  发愣之后,翟让的脑袋终于灵光了一次。他突然明白事情发展到现在绝不是偶然,从李密上山,到李密召集各地义军入伙瓦岗,再到攻荥阳,败张须陀等等,都是一个宏大事件中的一部分,这个链条不是随波逐流的偶然,而是一个严谨的计划!这样的计划绝不是李密近日思考的成果,这个计划的制定应该在李密上山之前形成的。而这个计划的终极目标已经浮现了:推翻隋朝,另建新朝。
  翟让站了起来,认真地看着李密。
日期:2012-10-21 12:19:07

  50.
  翟让虽然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但说他完全一无是处是不客观的,至少,他这个人对自我有深刻的认识。

  翟让审视了自己的内心,无论是本心也好,还是恩人的期许也好,他都略带自卑但又庆幸地发现自己并没有争夺天下的雄心。
  如果人生可以倒带,我还是愿意回到过去当一个法曹啊。
  落草实属无奈,我再不想往前走了。
  翟让站起身来,向李密施以跪礼,然后真诚的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你所说的实是英雄之策,但我本来是个种田的,志向没有这么高远,这样的大计我担当不起。如果非要干这样的大事,还请你领军先行,我为殿后。”

  “得仓之日,当别议之。”最后,翟让补充道。
  所谓的当别议之,就是重排座位。李密震惊了,他马上明白了翟让的意思,也许,李密早已经盯着第一把交椅,但他没有想到对方会主动让出这个所有英雄都觊觎的宝座。
  望着翟让郑重的表情,李密知道对方不是逗他玩,也不是在试探他。
  李密端正身体,然后朝翟让跪拜下去,英雄膝下有黄金,能让英雄舍金而折节的,唯有英雄!
  此时的翟头领应该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黄曹主,抱歉,我无法成为你所期侍的救世主,但我今天已经找到了一个愿意这样去做的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