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发财不得不读的一本书:胡雪岩经商的智慧》
第22节

作者: 京城说书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5-15 08:52:06
  海运的那些事儿
  海运粮食的办法,并不是清王朝首创,早在明朝成祖朱棣年间,为了对抗北面蒙古大军,朱棣就下令从海上运粮。
  借助当时的船只(注意这里),这些粮食从江苏、浙江等地下海,驶过北洋,最后由山东、天津、直隶(河北)等地上岸,最后抵达京城。
  话虽如此,但是以前不比现在,船只经渤海运输,绕远路不说,而且海面风浪太过猛烈,导致安全系数骤减。在明清两朝,如果运输十万石粮食,能够安全地运到一半,皇帝就已经阿弥陀佛、谢天谢地了。

  但是河运是真的不能用了,已经彻底歇菜了,所以道光皇帝只能选择海运了。
  况且,海运这个办法,他也不是第一次用。
  道光二十六年(公元 1846年),为了开展海运,道光皇帝下旨,调陶澍为江苏巡抚,升琦善为两江总督。面对这场人事变动,稍有头脑的人就会明白,道光皇帝这是要大干一场了。更何况,之前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英和,他已经上疏了著名的《通筹漕河全局折》,强烈提倡海运,以代替这个无可救药的漕运。
  在这个背景下,一场轰轰烈烈的海运运粮行动,正式登上了这个历史的舞台。而那个刚刚投供成功的王有龄,不但成为了一名“海运局衙门坐办”,还成为这一历史时刻的见证者。

  事实证明,虽然有幸成为历史的中心人物,并且获得了这么一个“肥缺”,但是此时此刻的王有龄,真的是一点儿也不想干。
  所谓的“海运局衙门”,是专门为海运创建的衙门,主要领导为“总办”,
  相当于现在的局长;而王有龄的职务是“坐办”,虽然算不上是局长,也就是一个“正八品”的小官,但是这个“坐办”,却是一个掌管“实际工作”的人。因为可以落实到基础,所以这个“坐办”的职务,他拥有无限的权力,是一个众星捧月、人人追逐的目标。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坐办”这个职务,拥有三个超高的权力。首先,既然是国家找你运输,势必要给你一笔运输费,且数目不小。而对于那些商家来说,由于装载的都是茶叶、布匹之类的商品,它们的重量本来就不足,所以为了对抗汹涌无比的大海,他们需要用石头来压仓,用来保持船只的稳定性。现在好了,正好用粮食来压仓,既不影响自己茶叶、布匹的贩运,且省了搬运石头的麻烦,还能挣一笔不菲的路费。因此单凭这一点,王有龄都是这些商人争相争夺的目标。

  其次,既然是运粮,那么肯定也要收粮,而且也是用国家的钱去买粮,还不是想吃多少回扣就吃多少的回扣?所以单从买粮这笔钱中,王有龄就能大捞特捞一笔。
  对比前两项,这最后一项,才是王有龄真正捞钱的“资本”。与盐大使一样,“海运局衙门坐办”是管理营业执照的地方,而要想扩大自己的业务,或者是来分一杯羹,除了巴结奉承王有龄以外,好像没有第二种办法。
  综上所述,“海运局衙门坐办”这个职位,绝对是一个富得流油的职位。既然这是一个肥缺,那么他的职务重不重要呢?四个字形容:可大可小。如果粮食按时送到,那么这个职务就无关紧要,该贪污贪污,该挣钱挣钱;但是如果粮食送不到,那就要承担天大的责任了。您想呀,皇帝要是没有粮食吃,还不扒了你的皮!所以,海运局这项工作,说好办就好办,说难办也难办。如今的王有龄,他就碰见了“难办”的时候。首先,在前一年,由于浙江闹旱灾,很多田地都颗粒无收,钱和粮食都很难征收上来, 如今漕米欠账太多,已经高达三十多万石。其次,虽然是海路运粮,但是这些粮食的入海口在上海,所以只能请“一些人”帮忙,从河道运送到上海。但是,因为朝廷改了海道,彻底破坏了“这些人”的饭碗,所以粮食运不出去,这些人高兴还来不及呢,哪里还肯再出力?

  日期:2014-05-16 08:46:07
  这些不肯出力帮忙的人,我们称为“漕帮”。殊不知,这也是王有龄,乃至大清政府都不敢招惹的一帮人。
  让我们把时间推回到二十年前,即道光六年(公元 1826年),在这一年中,为了替换这个无药可救的漕运,道光皇帝突然下旨:
  目前借黄济运,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必将留下后患。从前有海运之说,意见纷纭,并无定见。朕想江苏、浙江等地濒临大海,商船装载货物,驶至北洋,在山东、直隶、奉天各口岸卸运售卖,一年中往来数次,似海运尚非必不可行。朕意欲将各地应纳漕米改雇大号沙船,让水手小心驾驶,定能履险如夷。其他如风涛之警,盗贼之事,也不必担心。只是事属创举,办理不易。但不可畏难,束手坐视,漠不关心。有关单位应该广咨博采,通盘经画,不存成见,将海运相关事宜一一熟筹,据实具奏,候朕裁酌施行。

  这篇上谕,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海运运粮的先河。
  在这次海运的过程中,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有一百三十万石的粮食运到了天津,整个过程更是颗粒无损,不溺一人,安全系数之高,更是创了大清未有之格局,甚至在漕运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更让道光皇帝高兴的是,海运的运输速度快、周期短、漕米损失低,这些优点都让漕运望尘莫及;更有甚者,因为没有层层设立关卡,所以官吏们也没有了从中盘剥、中饱私囊的机会;而且,所用船只由商人自己负责,这也节省了漕船建造、维修、管理的费用,更是大大节省了运粮的成本。
  据后世的经济学家分析,海运的成本,仅仅是河运的四分之一。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利国利民的政策,却在第二年,被道光皇帝自己叫停了。
  原来,自从经历了这次海运以后,那些既得利益者们,他们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生财之道。虽然这些理由难登大雅之堂,但是这些孙子用移花接木、偷换概念的伎俩,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向道光皇帝阐述了三个反对的理由:
  第一,海洋中礁石密布,艰险难行,天庾正供,不可尝试于不测之地。

  第二,旗丁不谙海道,船户又皆散漫无稽,设有延误,关系匪细。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海里石头太多,风浪又太大,所以不好走,风险系数太大,肯定有什么不测;而且漕丁不认识海路,让民船来运,他们又散漫惯了,很难稽查(检查走私),要是万一延误了运粮时间,这个责任谁也负不起。
  事实上,虽然这两个理由有牵强附会、生拉硬扯之嫌,但是这些言语,还是句句说到了道光皇帝的心坎里。要知道,对于一个“重农抑商”的国家而言,把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这些商人们去处理,换了谁在金銮宝殿上坐着,也会吓出一身冷汗呀,何况这还是关系国家命运的“运粮”。
  而对于一个大陆民族来说,要让他们信赖浩瀚无边、深不见底的海洋,更需要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岂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变了的。在这次漕运过程中,道光皇帝的心就一直在嗓子眼儿里,他真是捏了一手冷汗呀。按照道光皇帝自己的定义,这要是哪位神灵不高兴了,直接把这些粮食付之汪洋、打了水漂,自己就算全完了。
  所以,在海运运粮顺利完成后,道光皇帝为了表示对神明的谢意,他亲笔写下了“安澜利运”、“宣仁利涉”、“湉波济运”三块大匾,并且悬挂在天后庙、风神庙和海神庙中。
  可见,在当时的中国,那高深莫测、深不见底的海洋,给了这些中国人多大的震撼呀!但是,仅凭自然的力量,绝不可能让海运无疾而终,真正的力量还在于人,在于那些漕运的既得利益者们。
  第三,海运既多窒碍,惟有谨守前人成法,将河道尽心修治,万一嬴绌不齐,惟有起剥盘坝,或酌量截留,为暂时权宜之计,断不可轻议更张,所谓利不百不变法也。
  虽然写了很多理由,但是说白了就是:
  如果用海运取代漕运,那么之前以漕运为生的几十万人,他们的生计就会出现问题,一旦砸了他们的饭碗,让他们全都下了岗,后果可想而知。
  事实也正是如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