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冕之皇——多尔衮》
第31节

作者: 皇甫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前文已证,旗的传接一般在其系统之内,杜度原来为镶白旗的旗主,乃是得益于其父褚英所统的白旗,白旗分旗之后,皇太极和杜度分掌两白旗。杜度在天命年间并无大过,而且已经从军,参加各种重要的仪式,天命九年的时候晋封为贝勒,可见,努尔哈赤是喜爱这位长孙的。虽然比不上四大贝勒的权势和多尔衮三兄弟般受宠,但也是一位重要的贝勒。

  跟八旗初创时的情况不同,当时努尔哈赤还在南征北战,建州女真内部的权力从属也极不稳定,为了适应这种形势,各固山间的调换,地位上的变化是比较多的,也是很有必要的。然而此时的八旗制度已经完全确立,努尔哈赤的权势也已确立,爱新觉罗家族的地位也已确立,八王共治的政治制度也已确立,在各方面都趋于稳定的情况下,为何还要把杜度所有的牛录全部剥夺,让他只身前往镶红旗?而且此时的情况是努尔哈赤尚有两位嫡子(多尔衮和德格类)没有分得全旗,在这种情况之下,努尔哈赤做了那么大的动作,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把嫡长孙的旗主之位废了,又不惜更改旗所在的系统,也不把该旗给他自己的嫡子,就是为了他的八子的长子能够全领一旗?恐怕很难让人信服。

  再者,两白旗跟两红旗的情况不同,红旗至始至终都掌握在代善手中,只是为了符合“八分”的原则,代善才让出一旗,让他的长子继承。但是白旗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在四旗时期,白旗原为褚英所掌握,1613年,褚英被囚禁,此后应该是皇太极掌白旗,两年后褚英死去,这段时间内杜度仍然在白旗内,也就是一旗之内实际上已经分为了两个派系,不久,白旗分正、镶,两人所属的系统才各领一旗,并明确两白旗由两个系统的贝勒统领这一格局。至少到天命七年(1622年)确立八王制度以前,之中有近十年的时间,杜度一直独立统兵、又是镶白旗的旗主,其间,后金打赢了萨尔浒大战,下辽沈、破广宁,皇太极出谋划策、冲锋陷阵,其军事才干早已崭露头角。如果努尔哈赤真的想使八旗系统整齐划一,让皇太极系统的人领两白旗的话,那么也应该在这段时间之内就要有动作了,前面说过,要更改一旗的系统是很麻烦的,他应该很早就将杜度调入镶红旗,然后让经验丰富的皇太极领两白旗,并对镶白旗改造一段时间,让皇太极对这一旗的掌控变得十分有力,我想用近十年的时间来做这些工作,应该是够了。日后为了符合“八分”原则,皇太极再让出一旗给豪格,这样做才是真正有计划地让皇太极系统的人领两白旗,这种格局才真正跟两红旗由代善父子统领的格局完全一致。

  但是,努尔哈赤完全没有这种想法,直到天命九年(1624年),杜度仍然在镶白旗,老汗王并没有留出时间来给皇太极改造该旗。在此以后却急吼吼地把这个仍然属于褚英系统的旗扔给了不满二十岁的豪格来管,指望他管好该旗,使得八旗的系统整齐划一。我想这种说法是相当没有说服力的。尽管皇太极也可以帮豪格的忙,但仍然显得十分仓促,完全不如上节所述的有章法。

  其实,所谓的八旗系统整齐划一的说法本身就显得有点不知所谓,毕竟分八旗不是分蛋糕,为了好看,为了方便我们今人记忆,他意味着政治,从初建到确立,再发展为八旗,都有着其各自的来源,不能因为皇太极后来执掌两白旗就认定此时努尔哈赤也这么想。况且多尔衮系统的人为何不能跨旗色?两蓝旗就是分为两个系统的,后来皇太极当上了大汗,就把手伸到了正蓝旗,同样是跨旗色,他能做,努尔哈赤就一定没有这种想法吗?

  多尔衮跟豪格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受老汗王宠爱,生母又是大福晋,此时生过儿子的妻还健在的也就只有阿巴亥,每天都可以吹“枕边风”,为的就是让她的儿子可以再多拿一个旗。在时间上也更加符合,天命七年确立八王制度以后,努尔哈赤把自己的两黄旗分给了三个儿子,但是仍然想让多尔衮也当上旗主,所以才开始动镶白旗的脑筋,这样解释为什么此前杜度仍然是旗主,此后却被废除旗主之位的原因才更说得通。努尔哈赤搞了这么大的动作,就是为了让他最为宠爱的妻子和三个宝贝儿子能够在八王共治的制度下获得最大的利益,他剥夺他喜爱的孙子的旗主之位,就是为了他更为喜爱的儿子。虽然也可以看出在三兄弟中多尔衮最不受宠,先是安排好他的哥哥和弟弟以后,再看看可以从哪里再拿来一个旗凑满三旗,但比起其他的兄弟,却是大为受宠。

  问题来了,如果多尔衮担任了镶白旗的旗主,那么天聪初年如何改为了豪格?因为多尔衮并没有即刻到任,以天命九年正月为准,此时四大贝勒均已过三十岁,岳托24岁,阿济格18岁,多尔衮11岁,多铎9岁(足龄计算),考八和硕贝勒所统各旗,多尔衮的情况最为特殊。四大贝勒独立统领一旗自无问题。岳托虽然是多尔衮的侄子,却比他大了十岁以上,又立有军功,所领镶红旗原来是其父所领,完全可以控制住这一旗。阿济格年近20,且正黄旗原为父亲努尔哈赤所统,勉勉强强也能压住下属臣民。多铎最为年幼,但是跟父亲在一旗之内,他还是管他玩,事情都是他老爸做的。而镶白旗则是褚英、代善系统的,现在更换了系统,即使让一个成年人去管,也未必能很快管服帖,更别说才刚过10岁的多尔衮了,所以努尔哈赤一直让多尔衮留在正黄旗,想等他稍微大一点再安排到镶白旗,这段时间内,镶白旗或为努尔哈赤代管。但是谁知他死得太仓促了,努尔哈赤死前离开沈阳前往清河疗养,也就是觉得出去治病,治好以后回来接着干,谁知道毫无效果,而且病情一再加重,就赶紧往沈阳赶,想安排后事,结构半路之上就死了,死后的事情就不归他管了。

  所以朝鲜人所记述的:努尔哈赤临终前指定多尔衮为大汗,代善为摄政,等到多尔衮长大以后再归政多尔衮。可能是说努尔哈赤想赶紧让多尔衮当上旗主,而非大汗,这个时候也管不了年岁大小了,先当上旗主再说。但是也并非什么也不安排,所谓的代善为摄政,可能就是指让代善暂时管理镶白旗,毕竟镶白旗原来属于代善这个系统的,代善能压得住,等到多尔衮岁数大了,再把镶白旗的治权归还给多尔衮。只是后来的事情并没有这么发生,豪格才当上了旗主。

  日期:2012-09-30 22:31:46
  由于上述原因,在努尔哈赤死的时候,镶白旗没有旗主,他死后,后金高层翻天覆地,四大贝勒联合执政,就开始了对这一个旗的争夺。两个方案可以排除,也就是把镶白旗给多尔衮或者代善,因为这两个系统已经掌握了两旗,再加一旗就成了八旗之中一家独占三旗,这是其他三大贝勒不愿意看见的,所以既没有给多尔衮,也没有给代善,更没有给多尔衮而让代善代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