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看贝勒这个词。这个词比较难搞懂,因为这个词的意思伴随着清朝的发展一直在发生变化。贝勒有贵族的意思,最初一般是对蒙古和满洲酋长的称呼,努尔哈赤建国以前曾经被称为淑勒贝勒,其他部落的酋长也多称为贝勒。如果并非酋长,但是所领部众比较多,也可以称为贝勒,舒尔哈齐、褚英、代善等就曾被称为过贝勒。后来随着努尔哈赤的实力不断扩大,已经开始“僭越”称汗了,后金国的政权也已经建立,贝勒这个词就开始渐渐变为一种爵位。在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以前,大约分为四等,从高到低分别是:大贝勒、和硕贝勒、贝勒、台吉。
此时获得大贝勒爵位的就是前面说的四大贝勒,一般称呼他们为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这样称呼他们仅仅是以年龄序称,若要说得严谨一点,应该是排名第一的大贝勒代善、排名第二的大贝勒阿敏……不过这四个人仍然属于同一爵位等级的。
比大贝勒次一等就是和硕贝勒,“和硕贝勒者,特国初最尊之号”(《清朝文献通考?封建考》)。这种说法不够确切,但是和硕贝勒的地位确实很高,同样是需要立过重要军功的人才能获得的。大贝勒莽古尔泰后来被皇太极打压,就革去了大贝勒的称号,降为和硕贝勒。可见,这两种称谓是属于有明显高低的爵位称呼。
再次一等的就是贝勒,如果仅仅说贝勒的话,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上来看,就是次于大贝勒与和硕贝勒的爵位。广义上来说,几种爵位等级的人都可以称为贝勒,比如说“诸贝勒”这类词,就并非仅仅指拥有贝勒爵位的人,也包括大贝勒与和硕贝勒,是统称。也就是说,可以把大贝勒与和硕贝勒称为贝勒,因为这是统称,但是不能把贝勒称为大贝勒或者和硕贝勒。
台吉最初也指酋长,后金建立以后成为一种爵位。有时,贝勒和台吉会混用,说明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大,杜家骥先生认为台吉更重视出身,皇族年少、未领有牛录时多称为台吉,领有部众的也可以称为台吉,而贝勒则多半要有属人。的确,史籍在记述很多人物的时候都是“初授台吉”,立有军功以后才升为贝勒,有了重大的军功以后才有机会升为和硕贝勒。
在后金改国号为清以后,爵位制度开始逐步完善,其最高的四个等级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这个时候爵位制度比起后金时更为完善,升降继承也有了更加具体的参照依据,此时的贝勒才成为一种爵位的定制。再跟后金的四种爵位比较,大贝勒就类似亲王,和硕贝勒就类似郡王,贝勒还是贝勒,台吉则类似贝子。大贝勒等四种爵位可以看作清朝爵位制度的雏形。上述的这些爵位在后金建立以后,在满人当中也仅限于皇族,蒙古和汉人接受类似的爵位则是另外的话题。
如此看来,八和硕贝勒,应当是指八位拥有和硕贝勒爵位的人了?当然不是了,否则置四大贝勒于何地?从上述八和硕贝勒拥有经济上的“八分”特权,还有其无与伦比的地位、权势来看,八和硕贝勒指的应该是八位旗主。也就是说,八和硕贝勒会议中的和硕贝勒并非是指爵位上的和硕贝勒,而是代称旗主,会议中旗主的爵位也是上到大贝勒,下到贝勒,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换一句话说,爵位上如果是和硕贝勒,不一定是旗主,而会议中的和硕贝勒在爵位上也不一定是和硕贝勒,不过也有两者重合的可能,所以才会造成只要是和硕贝勒就一定是旗主的误解。
和硕是满文隅、方的意思,引申开来,也就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因而八和硕贝勒共治国,如果要精确翻译的话,大体上可以翻译成:代表八派势力,八个方面的贝勒共同治国。
日期:2012-09-30 14:37:47
第四节旗主与旗纛
现在不妨从八旗制度的形成过程中,各旗的颜色变换、旗主人选,来看各旗所属的派系,以及其各自的地位。
前面说过,在努尔哈赤废除两头政治以前,建州女真有三个固山,问题是这三个固山的颜色分别是什么?首先可以确定的是第二固山褚英应该是白色,哈达部原来崇尚白色,其子后来也统领镶白旗,此时褚英统领白旗当没有问题。第三固山舒尔哈齐(后为代善)应该是蓝色(或黑色)。努尔哈赤的旗色难道是黄色?据白新良先生在《满洲政权早期前四旗考》一文中的考证,不是黄色,而是红色。因为满洲社会早期有尊红色的习俗,而且黄色代表着皇权的尊严,比较容易刺激到明朝,这个时候的努尔哈赤还不敢这么做。此时三旗在地位上的排名应该是:红、白、蓝(或黑)。
然后就是努尔哈赤火并舒尔哈齐,并掉了一半,第三固山又一分为二,设立了四个固山。而随着努尔哈赤势力的不断扩大,此时他才敢公然揭起象征皇权的黄色,褚英仍然是白色,代善独立出来成立了固山,转用原来努尔哈赤使用的红色,第四固山之主应该是舒尔哈齐的儿子阿敏,沿用原来父亲使用的蓝色(或黑色)。此时的排名应该是:黄、白、红、蓝(或黑)。
接下来的几件事情在时间上比较接近,褚英太子之位被废,又被父亲杀死,其所属的白旗排名应该在这个时候调到了最后,旗色的排名变成为:黄、红、蓝(或黑)、白。又分四固山为八固山,八旗制度正式创建。
努尔哈赤原来的黄旗分为正、镶(或分为画龙和不画龙,下同),仍然由他自己亲领;现在排名第二的固山是代善的红旗,分为正、镶,全部由代善统领;阿敏所统领的第三固山分为正、镶,旗帜颜色此时确定为蓝色,为了再次抑制舒尔哈齐的残余势力,正蓝旗由努尔哈赤自己的儿子莽古尔泰统领,镶蓝旗由阿敏统领;第四白色固山分为正、镶,此时皇太极已经长成,统领正白旗,镶白旗由褚英的长子杜度统领。
此时的八位旗主分别是:正黄旗、镶黄旗旗主努尔哈赤,正红旗、镶红旗旗主代善,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镶蓝旗旗主阿敏,正白旗旗主皇太极,镶白旗旗主杜度。
从中我们可以读出四个信息:第一,众贝勒中,代善的实力最强,独领两旗,即使失去了太子之位,仍然是日后新任大汗强有力的竞争者;第二,四大贝勒已经全部长成,纷纷从政、从军,独立执掌一旗或两旗的事务,也是最早一批地位崇高的贝勒;第三,年龄大小很重要,此时代善年岁最长,执掌两旗,两红旗的地位仅次于努尔哈赤的两黄旗,二贝勒阿敏和三贝勒莽古尔泰统领两蓝旗,岁数最小的皇太极位于地位最低的白旗之中;第四,生母的地位很重要。
满洲政权大汗的后宫,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是大福晋,或者叫大妃,也可以按照汉人的习惯称为皇后,在任何时间内只能有一位。第二等是侧福晋,或者叫侧妃。最后一等就是庶妃,地位最低,前面在努尔哈赤面前打小报告的德因泽就是庶妃。
努尔哈赤的大福晋先后有三位,第一个是佟佳氏,生子两人,分别是长子褚英和次子代善。第二个是富察氏,生子两人,分别是五子莽古尔泰和十子德格类。第三位就是阿巴亥,也就是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的母亲。总共七位嫡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