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不演义----历史中真实的隋唐英雄们》
第10节

作者: 小马连环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四年,皇帝陛下不辞辛劳,亲自北巡,陪同人员如下:后宫佳丽成群,文武百官一堆,士兵五十万,马十万匹。视察结束后,皇帝陛下当即拍板修长城,并在回来的途中,决定在太原开工另一重点工程:修晋阳宫。
  第五年一开春,大运河永济渠段开工建设,同年,皇帝陛下北巡,检查长城修建情况。并于年底在东都举办了一界成功的鹰师大联欢。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年,用工情况紧缺,皇帝陛下急中生智,发挥妇女同志能顶半边天的特性,号召广大妇女同志爱工装不爱红装,积极上工地挣工分去。

  第六年,在国内大抓基础建设的同时,皇帝陛下积极开展对外军事行动,大败不服管理的吐谷浑,使帝国触角直抵西域,史家公认,帝国之盛,极于此矣。
  第七年,皇帝陛下在东都召开藩国大联欢,并对拒不到场参加的海岛属国流求用兵,克之!
  第八年,积极开展军备,广招兵,深积粮,准备对高句丽用兵。
  第九年,皇帝陛下亲率二百万大军(实数一百多万,算民工要超二百万)进攻高句丽。
  第十年,再征高句丽,如果不是杨玄感突然造反,说不定已经拿下高句丽。
  第十一年,三征高句丽。
  跟前面两位无所作为的皇帝相比,这位皇帝可谓勤劳勇敢,政绩彪悍。但熟悉历史的同志大概也猜出来了,前面两位皇帝是汉文帝跟汉景帝。而后面这位皇帝,大家也都知道,就是杨广兄弟。

  汉景两朝统治期间,国泰民安,被世人称为文景之治。杨广统治的隋朝被认为跟秦未一样的暴政,杨广的名字也常常跟夏桀商纣等著名暴君联系在一起,成为后来者的反面教材。
  这说明,皇帝也分无作为的好皇帝跟有作为的坏皇帝。
  借用教科学的话,杨广对内穷奢极欲,对外穷兵黩武,虽然也干了不少好事(修长城运河),但不惜民力,把百姓逼上了梁山。古往今来,挑战百姓忍受力极限的帝王中,杨广称第二,估计没人敢认第一。
  特别说明的是,在各地一百八十路起义军中,除了活不下去的农民起义军外,还有四十多起地主武装,可见杨广先生实在生猛,除了把农民逼上梁山外,硬把地主都逼得要跳墙。
  日期:2012-10-18 09:19:03
  27。
  历练

  李密第一个投靠的是盘据在平原郡的一支队伍,队伍头目叫郝孝德,是造反界的老前辈,手下有数万兵马,算得上实力派人士。
  李密是带着满腔热情上山的,但读过水浒传的都知道,入伙有时候比考公务员还难,林冲拿着柴庄主的介绍信都差点被赶下山,何况李密这样外观不具观赏性,手中又没有资源的人。
  果然,上山后,郝孝德听说是杨玄感的谋主,还特地抽空接见了一下,见面后,郝孝德完全失去了信心,聊了没两句,就一句庙小容不得大龙,将李密打发了。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下山后的李密又找上了第二家,此时的他,并没有料到社会上有个定理:此此留爷的,处处都抢爷,此处不留爷,处处不留爷。
  李密投奔的第二家是盘据在长白山的王薄,此人自称知世郎,意思是天上知道一半,地上全知道,论资历,这位王薄算是隋末众多反王中的先驱,在杨广第一次征高句丽时,就组织第一个反政府武装。为了发动群众,他还创作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的歌,号召大家与其到辽东送死,不如上山闹革命。

  凭着这首煸动的歌曲,王薄拉起了队伍,占据了山头,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而王薄也没有辜负他知世郎的名号,此人确实眼光独到,老奸滑头,明白自己的小山头是养不了李密的。
  据后面的事情来看,王薄连梁山上的王伦都不如,连红包都没封一个就将李密打发了。
  从长白山下来,李密彻底陷入了困境,他想做一个良民,但杨广不给他机会,他想当土匪,可没有山寨愿意收留他,混到这一步,真可谓山穷水尽。
  身上的钱也没有了。

  日期:2012-10-18 09:21:21
  28。
  李密原以为凭着自己过人的智慧,一定能找到单位(山寨单位),但没想到,对这样的高层次造反人才,各地山寨竟然都不欢迎。
  而且这些山寨头目大多小市民出身,小气得很,连应聘人员的差旅费都不报销,李密跑了大半年,很快把不多的盘缠花了精光。
  对于普通行走江湖的人来说,没钱并不是问题,时迁可以去偷鸡,史进可以客串一下路匪,要么就投靠一个大地主打打秋风。但李密出身贵族,就算逃亡也保持着贵族的尊严。没有吃的也不愿意偷老乡的走地鸡,更不愿干乞食的活。当然,李密似乎也欠缺一些野外生存的能力。

  小说里将李密描述成箭术过人,但从史书来看,这多半也是虚构的,因为李密并不擅长打猎这样的贵族活动,流浪在野外,连一只野兔子都无法打来充饥。
  一开始没吃的时候,李密勒了勒腰带,但显然,把肚皮勒得再紧也无法控制胃口的张开,最后,李密选择了吃树皮。
  树皮是第一次进入李密的食谱,不消说,味蕃跟胃都拒绝这样的进贡,好多次,李密都要将要树皮吐出来,但最终,他强忍着吞了下去。
  不吃,就死,吃,就活。李密的世界突然变得简单而残酷。
  除了吃之外,住也成了大问题,为了躲避隋兵的追捕,他选择了昼伏夜出,白天要么躲在山沟里,要么找一座破庙。到了夜晚,借着月色奔向自己也无法确定的前方。

  这是狼狈不堪的李密,但这也是洗尽沿华的李密。
  这时的李密才真正明白世间的苦难,懂得了那些拒绝他入伙的人曾经承受过的一切。没有经历这一切,李密永远都无法融入到他们当中去。
  介绍信是靠不住的,投名状也说明不了什么,只有相同的苦难才能真正将人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
  继续走吧,上天已经劳君筋骨,饿君体肤,但历练并没有结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