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书之权谋教程》
第38节

作者: 吾似道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4-07 15:33:37
  朋友们,很抱歉来迟了,正文更新:
  冯道所遇皇帝中,庄宗李存勖早期有勇武善断之名,李嗣源虽为德不卒,后期用人失误,但是前期治国宽仁,励志改革、整肃吏治,也可稍追明主。后晋高祖石敬瑭虽声名不佳,但是身处十国乱世中,开国立业也可称“一世枭雄”。至于后周太祖郭威、世宗柴荣之辈,虽享国时间不长,但是作为开创之主,皆是当时英才。所以冯道陷身乱世,颠沛于各方政权之中,虽是不幸,但能栖身在当时各方顶尖的人才身边,也可称为大幸。因为洞穿形名看透时势者,无一不是当世最顶尖的人才。也只有在这些人身边,冯道的价值才能被重视,其言行才能被理解。天福七年,晋高祖石敬瑭病危。他趁冯道独自侍疾时,命幼子石重睿叩拜冯道,并让宦官将石重睿抱到冯道怀中,一国之君临终托子,是希望冯道能辅佐石重睿即位。乾祐三年,郭威在邺都起兵,攻占汴梁,时汉隐帝遇害。郭威有称帝之意,有心试探群臣心意,于是在见到冯道时,如往常一样向他下拜。不想冯道安然受礼,毫无拥戴之意。郭威方觉还不到称帝的时机。在常人眼中身上常常带着儿童读物《兔园集》的平凡老头子冯道,在李嗣源、石敬瑭、郭威等金字塔顶端的人的眼中,是可以寄托大事、洞悉时局的架海金梁。

  日期:2015-04-07 15:34:07
  之前我讲过,人人都有两种属性,价值创造属性和价值消费属性。价值创造属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以创造财富为目的。价值消费属性则是以价值消费为基础解决社会矛盾,其直接目的并非创造社会财富。通常来说,历史上价值消费属性强的人远远要比价值创造属性强的人耀眼,因为价值创造大多用的是隐形功夫,并且需要长时间积累,所以其功绩很容易被人忽视。而价值消费则没有时间限制,完全可以在短期内造势成功,一战成名。所以在历史上,我们常常看到的例子就是,价值消费属性强的白起、韩信名声要远远超过价值创造属性强的范雎、萧何等人。

  日期:2015-04-07 15:34:26

  而冯道就是价值创造属性强过价值消费属性的人,其不像同时期的李存孝、王彦章等绝代猛将,如同流星般将光华瞬间照遍每个角落,而是像清末的李鸿章之流,在乱世飘摇之中,对不健全的政治统治竭力裱糊,以安民镇俗为任。这种定位不易建功,却易招垢,非雄主不足以识其贵重难得。所以我讲冯道时逢乱世虽不幸,但能亲近十代时期不同政权中的一流人物,价值被认可尊重,也是其大幸。

  日期:2015-04-07 15:34:59
  然世上君子少而小人多,智者少而庸才多。冯道身怀玉璧,内敛锋芒以求在乱世之中安身立命,但冯道即使以宽和隐忍待人,也无法做到让所有人理解和包容。冯道在太原时,素有看相之能的周元豹就向张承业诋毁冯道:“此人毫无前途,大人你万万不可重用他”。后晋时期,嫉妒冯道者向少帝石重贵进言:“冯道不过是个太平宰相,无能应付危难,就如和尚无法驾驭鹰犬”。所以说,即便圆滑如冯道,也无法做到和所有人成为朋友。生存是场战争,正所谓“生无所息”,无论是什么行业什么场合,没有时刻迎战的觉悟和勇气注定是无法立足的,而快乐的时光仅仅存在于勇气和梦想当中。说到此处,我又想起了那段话“灾难总是接踵而至,这正是世间的常理.你以为只要你解释一下,就会有谁来救你么?要是死了,就只能证明我不过就是如此程度的男人”(完了,又暴露我是海贼迷了,哈哈)。

  日期:2015-04-08 14:32:11
  正文更新:
  显德元年,历经十朝,荣宠不衰的冯道终于病逝,终年七十三岁。但世俗对冯道的争议远远没有结束,在此不得不说的就是冯道生前留下的文章《荣枯鉴》。现将全文附之如下:
  《荣枯鉴》
  圆通卷一

  善恶有名,智者不拘也。天理有常,明者不弃也。道之靡通,易者无虞也。惜名者伤其名,惜身者全其身。名利无咎,逐之非罪,过乃人也。君子非贵,小人非贱,贵贱莫以名世。君子无得,小人无失,得失无由心也。名者皆虚,利者惑人,人所难拒哉。荣或为君子,枯必为小人。君子无及,小人乃众,众不可敌矣。名可易事难易也,心可易命难易也,人不患君子,何患小人焉?
  闻达卷二  
  仕不计善恶,迁无论奸小。悦上者荣,悦下者蹇。君子悦下,上不惑名。小人悦上,下不惩恶。下以直为美,上以媚为忠。直而无媚,上疑也;媚而无直,下弃也。上疑祸本,下弃毁誉,荣者皆有小人之谓,盖固本而舍末也。富贵有常,其道乃实。福祸非命,其道乃察。实不为虚名所羁,察不以奸行为耻。无羁无耻,荣之义也。求名者莫仕,位非名也。求官者莫名,德非荣也。君子言心,小人攻心,其道不同,其效自异哉。

  解厄卷三  

  无忧则患烈也。忧国者失身,忧己者安命。祸之人拒,然亦人纳;祸之人怨,然亦人遇。君子非恶,患事无休;小人不贤,佘庆弗绝。上下离心,非小人难为;下不结怨,非君子勿论。祸于上,无辩自罪者全。祸于下,争而罪人者免。君子不党,其祸无援也。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道义失之无惩,祸无解处必困,君子莫能改之,小人或可谅矣。
  交结卷四  
  智不拒贤,明不远恶,善恶咸用也。顺则为友,逆则为敌,敌友常易也。贵以识人者贵,贱以养奸者贱。贵不自贵,贱不自贱,贵贱易焉。贵不贱人,贱不贵人,贵贱久焉。人冀人愚而自明,示人以愚,其谋乃大。人忌人明而自愚,智无潜藏,其害无止。明不接愚,愚者勿长其明。智不结怨,仇者无惧其智。君子仁交,惟忧仁不尽善。小人阴结,惟患阳不制的。君子弗胜小人,殆于此也。
  节仪卷五
  外君子而内小人者,真小人也。外小人而内君子者,真君子也。德高者不矜,义重者轻害。人慕君子,行则小人,君子难为也。人怨小人,实则忘义,小人无羁也。难为获寡,无羁利丰,是以人皆小人也。位高节低,人贱义薄。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坏其身。君子避于乱也,小人达于朝堂。节不抵金,人困难为君子。义不抵命,势危难拒小人。不畏人言,惟计利害,此非节义之道,然生之道焉。

  明鉴卷六  
  福不察非福,祸不预必祸。福祸先知,事尽济耳。施小信而大诈逞,窥小处而大谋定。事不可绝,言不能尽,至亲亦戒也。佯惧实忍,外恭内忌,奸人亦惑也。知戒近福,惑人远祸,俟变则存矣。私人惟用,其利致远。天恩难测,惟财可恃。以奸治奸,奸灭自安。伏恶勿善,其患不生。计非金者莫施,人非智者弗谋,愚者当戒哉。
  谤言卷七  
  人微不诤,才庸不荐。攻其人忌,人难容也。陷其窘地人自污,谤之易也。善其仇者人莫识,谤之奇也。究其末事人未察,谤之实也。设其恶言人弗辩,谤之成也。谤而不辩,其事自明,人恶稍减也。谤而强辩,其事反浊,人怨益增也。失之上者,下必毁之;失之下者,上必疑之。假天责人掩私,假民言事见信,人者尽惑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