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书之权谋教程》
第12节

作者: 吾似道
收藏本书TXT下载
  综合回复一下以上各位朋友的疑问:
  一、我开这个帖子,并不是想将它打造成嵌满珠宝的艺术品,而是希望能将它打造成带着豁口、沾着血污的廉价匕首。所以我摒弃了很多泛概念化的书籍中提过的现成的体系和概念,而是用最通俗的语言,让大家读的轻松点,不会感觉像在读学术性的文章。
  二、虽然我将这片帖子的名字叫做权谋教程,其实能教给大家的东西不多,权谋讲与不讲,它就在那里。我能做的,就是将权谋的骨骼和脉理用接地气的语言解剖给大家看。如果你心中藏着那团火,那么我希望这篇帖子能让你烧的更旺。如果你心中没有火焰,只是存在坐而论道的心态,那么这篇帖子中所谈的很多问题,对你并没有什么作用。

  三、我在开篇就讲过,权谋乃是小道,它寄生在制度和形势的缝隙中,如果你有足够的悟性,权谋能帮你做不少事情,但要是将所有希望寄托在权谋上,恐怕要落空。权谋如医术,能治病但不能救命。希望大家理解。
  四、无论是在集权环境还是民主化比较成熟的社会环境,都逃不开权谋。权谋的生存之地是制度和权力,无论是独裁还是民主,不可能舍弃制度和权力,也就不可能完全舍弃权谋,只是会尽量地压缩权衡空间。
  五、权谋是种认识观,是给你开眼的,其原理和使用方式就是那样,但是不同的读者因为悟性和敢舍性的不同,对权谋的领悟程度和使用效果造成差距。
  现在能想到的就是这些,朋友们有什么疑问不妨说出来 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 望朋友能继续关注这篇帖子  谢谢
  日期:2015-01-17 19:09:06

  可以这么说,虽然社会主体是统治阶层、官僚阶层和普通群众组织,但是斗争的主战场通常都是在统治者和官僚阶层中展开。这样说是因为在政治领域,普通群众天生存有短板:
  一、普通群众虽然在数量上占优势,但是他们受到整体特性的限制,这种整体特性就是保守、怯懦、短视、贪婪和盲从。如果没有带有政治意志的野心家团结鼓动,普通群众的基本状态就是一盘散沙。
  日期:2015-01-17 19:09:31
  二、虽然普通群众对社会整体性的理解薄弱,他们不会有统治阶层“团结就是统治力”的思想觉悟。但是这个群体在讲求个性的领域,生产力非凡。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精神文化,最高成就一定是在普通群众中产生。价值创造和政治管理貌似天生就是冤家,因为政治的本质就是团结朋友的同时孤立对手,追求的是实力的博而厚,而价值创造却需要幽而深,专而寡。如此,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历史上许多才气逼人的皇帝都是蹩脚的政治家(像唐后主、天启帝、宋徽宗等)。

  日期:2015-01-17 19:10:18

  由此可见,普通群众是天生待宰的肥羊。无论是统治阶层还是官僚阶层,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将肥羊放入自家的火锅。
  但统治阶层和官僚阶层在“涮羊肉”这件事上,他们的态度是有分歧的:
  日期:2015-01-17 19:10:39
  从统治阶层角度来说:第一、统治就是为吃肉,但不能杀鸡取卵,要用科学的管理办法,走可持续消费的路子。第二、肥羊都是自己家的,在自己讲究理性吃法的同时,要防止牧羊人的非理性吃法(不是自己家的东西不心疼)。第三则更进一步,不仅要防范牧羊人的非理性吃法,还要严防客夺主位,别让牧羊人联合起来把我这老板抢了。
  日期:2015-01-17 19:11:01
  在官僚阶层的立场看:第一、给你放羊不是来受苦的,虽然你定期发羊肉,但都是些淋巴下水,挣的不如偷的香;第二、我要糊弄好老板,别被炒鱿鱼,能留下才能有肉吃;第三、老板好像没什么背景,我可以联合其它牧羊人抢了他,然后自己做老板开牧场,或者大吃一通后回家(大部分人都是选择自己开牧场当老板,但像项羽那样烧了咸阳宫的也有)。
  日期:2015-01-17 19:11:24
  黄帝有言曰:“上下一日百战。”就是对这种君臣斗争的真实描述。权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种资源。统治者作为原始且唯一的掌权者,除非必要,他是不会将这种原始资源下放给官僚阶层的。这很好理解,从感性角度说,统治者对权力的占有欲,不会轻易将权力这种既是蜂蜜又是毒药的原始资源交给任何有独立思想和意志的人,那会危及他对权力的合法所有权、至少会分享本应属于他的利益。从理性角度看,这种代理关系将会通过国家制度不断将权力线拉长,这种权力引线越长,资源分配效率越低,信息传递真实性更会大打折扣。这种形态在整体上对国家统治是不利的,并且时间越长,越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我们通常所说的王朝气数、朝代周期,病根就在这儿。

  日期:2015-01-18 09:14:22
  但是分权是不可避免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随着疆域不断扩大,统治者要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繁杂、越来越专业。统治者为了应对问题,解决矛盾,不仅要在横向上实现部门分工(像组建六部),还要在纵向上实现专业化、精细化。
  日期:2015-01-18 09:14:56
  不想放权又不得不放,统治者在接受这种现实后,只好不断在实践中对国家制度进行改建,试图在矛盾中找到最好的平衡点。夏商周以来,统治阶层采用了诸侯分封和礼教约束相结合的统治模式。这种在后世看来有明显缺陷的模式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却维持了相当长时间的社会稳定。我们看看夏商周三代的王朝寿命:
  夏:约前2000-前1600,持续近400年;
  商:前1600-前1046,持续554年;
  周:前1046-前256,持续790年。

  日期:2015-01-18 09:15:26
  可以看出,这三个王朝的寿命基本上占据了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朝代的前三名。这种和中央集权制度背道而驰的诸侯分封制在今天看来缺陷明显,但事实却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结构最稳定的一段时期。这种矛盾来自于随着社会发展,能在深层影响社会走向的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文化,已经开始从“尚公”的整体特性逐渐向“存私”转变。韩非子说“上古竞于道德,中古巧于计谋,当世争于气力”,正是自我意识觉醒导致的自然结果。从“尚公”到“存私”,不可忽视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的思想碰撞,这段时期持续时间不长,但是深深地影响了此后的历史进程,这些极具个性的新文化、新思想却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对以封建礼教为基础的统治模式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日期:2015-01-18 09:15:55
  舆论指引、经济控制和军事压制是统治者的“三板斧”。道德影响力的衰弱说明舆论指引的控制力在削弱,那么接下来的大争之世,各方豪强将所有的力气都拼在了经济控制和军事压制上,这就是“计谋”和“气力”的争锋。法家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可以说,法家的崛起是历史的选择,是社会发到一定程度自然的产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