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写一写秦汉之际的那些故事》
第44节

作者: 九丰山之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7-24 10:43:28
  四十八、开封之战(2)
  看见杨熊主动过来迎接,刘邦倒是也很给面子,以全明星阵容迎战。双方先战于白马,杨熊失利;后又战于曲遇,杨熊大败,部队大部被歼,只少部分和他一起跑回了荥阳城内。
  赵贲军见刘邦撤围,赶忙从开封城中溜出来,不料却遇到曹参和周勃杀一个回马枪,大败,其所部基本失去战斗力,只好远远地逃走了。

  这几战中,刘邦手下诸将皆有战功,其中夏侯婴功劳最大,生俘六十八人,战场劝降八百五十多人,连杨熊的将军大印,也一块儿缴了。
  败报传到朝廷,秦二世和赵高震怒。朝廷数月前刚刚痛失王离的塞北军团,章邯部又一败再败,避战不出。若再不杀一人立立威,军心军纪就真没法收拾了。于是二世派出特使前往荥阳,把杨熊给咔嚓了!
  杀了杨熊照样无济于事,因为兵没了,谁来抵挡刘邦?现在,展开在刘邦眼前的就是一片开阔地,任他纵横驰骋。于是刘邦大胆分兵,让曹参带着灌婴和傅宽北上攻略阳武,自己则带着樊哙、周勃等人向南进攻颍川郡。
  两路兵马都高奏凯歌,先后攻取了阳武,轘辕,缑氏,长社等地,局面一片大好。于是刘邦开始飘飘然了,为了犒赏手下那些刀头舔血的暴徒们,他居然无耻地下令屠戮颍川!
  颍川是一个郡,其面积相当于现在好几个地级市,在当时来说是比较富庶的地方。这么大的地方,要尽数屠戮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认为刘邦所谓的“屠颍川”,其形式也就是放任部下任意烧杀,以劫取民财,有点类似于侵华日军的三光政策。
  不管是什么形式,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是犯罪!哪怕刘邦后来做了皇帝,这种行为也不能被历史饶恕!。
  人在做,天在看。很快,刘邦的现世报就来了!就在他大开杀戒的时候,一个竞争者悄悄地逼近了黄河……
  日期:2013-07-24 17:50:09
  四十九、战宛城
  企图和刘邦竞争的人名叫司马昂,赵国别将,史学家司马迁的曾祖父。他带着赵国重新整顿的兵马向南逼近黄河渡口,随时准备渡河。
  司马昂的出现,让刘邦猛醒。他突然意识到这次西入咸阳的军事行动,不是他一个人的表演赛,而是一场竞争相当激烈的淘汰赛,尽管自己开局时占有了很大的优势,但谁也不能保证这点优势能确保自己笑到最后。于是,刘邦停止了对颍川郡的屠戮,立即带兵北上平阴,派兵扼守住黄河渡口,阻止赵军南下,而部队主力则继续西进。

  西边,是名城洛阳,中国的千年帝都。那时洛阳的地位远比现在重要得多,防守力量自然也不薄弱,所以刘邦在洛阳城东吃了个败仗,全军退至阳城。
  吃了败仗,自然要总结经验教训。刘邦觉得,洛阳之战虽败,但并不是一点亮色也没有。在战斗中,夏侯婴带着他的战车兵“趣攻战疾”,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刘邦因而意识到,他的军队里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突击力量,才能在战斗中立于不败之地。于是刘邦在阳城改组了部队,将分散配属各部队的车马集中起来,组成一支能快速反应的车骑部队。
  泥腿子出生的刘邦没有意识到,他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这个点子,与两千多年后德国的闪击战战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战初期的德国,正是开创性的把分散于各部队,用于掩护步兵的坦克装甲车集中在一起,当作突击力量使用使用,才创造了席卷大半个欧洲的战争奇迹。
  经过阳城改编之后,刘邦决定绕开城池坚固的洛阳,往南袭取南阳郡。南阳郡守齮很幸运地成为刘邦新战法的第一块试剑石。双方在阳城东交战,夏侯婴率新编的车骑部队往来冲锋,周勃率部助攻,不多时,秦军就溃败,一路逃回了宛城,丢下偌大的南阳郡任由刘邦肆虐。
  刘邦随即包围宛城,樊哙率部先登。不想刘邦军的攻城战力依旧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尽管樊哙激战多时,但始终不能拿下城门。
  刘邦很泄气,像一个付出了艰苦努力却依旧没有取得好成绩的小学生一样,他决定退缩。反正作战方针是“不计一城一地得失”,打得过就打,打不过那就跑呗,抢先入关才是最重要的。
  将军们都表示赞同,谁也不愿意为了啃一块没有多少肉的骨头而付出巨大的伤亡。于是大军撤围向西,继续朝咸阳进发。

  不料半路上,一个面容清秀的年轻人找到刘邦,旗帜鲜明地反对西进。
  “沛公万不可此时撤围!”
  “为什么?先前在开封时,我们不也是这样干的吗?”
  “此一时彼一时也。开封之战,我军在城外歼敌大部,只有残存的少量秦军退回城中困守,所以弃之不顾也不会影响全局。但现在南阳守军只是被击溃,大部都逃进了宛城。且前方‘秦兵尚众,距险。今不下宛,宛从后击,强秦在前,此危道也。’”
  一阵沉默,将军们都虎视眈眈地看着这个年轻人。
  年轻人表情自信,面色从容,正视着刘邦。
  半晌,刘邦作出决定:“先生所言即是,就依先生之言。”
  于是大队人马又连夜折返,重新包围宛城。
  能改变刘邦决定的,都不是凡人。这个年轻人不一般,在历史上他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姓张,名良,字子房,汉朝的开国栋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