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发财不得不读的一本书:胡雪岩经商的智慧》
第11节

作者: 京城说书匠
收藏本书TXT下载
  虽然买官者绝不是好人,但是话说回来了,大清晚年天灾不断,再加上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在这种天灾人祸下,大清的国库早已空空如也,难道让大清皇帝破产下岗吗?所以通过这种“卖官鬻爵”制度,一方获得需要的钱财,另一方获得想要的官职,大家童叟无欺、平等交易,何乐而不为呢?
  如此治国,大清焉能不亡?
  这里还有一点需要说明,虽然王家替王有龄捐了一个官,但是他还是不能当官。这种所谓的“捐官”,实际上就是一个虚衔,按照现在的定义,这就是吏部颁发的一张“执照”,只是说明你有当官的资格;如果想要当上这个官,那就必须要到吏部报到,这叫“投供”;当投完简历,报完到后,你才能够当官。
  所以,我们再好好看一下这个“捐官”制度,它实际上需要花费两笔钱。第一笔,就是您买执照的钱;第二笔,就是您“投供”的钱。这个咱们也能够理解,要是不花钱打通吏部的上下关系,你就排队去吧,直接排到死为止。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三条腿的蛤蟆没有,两条腿想做官的人,有的是。一些清水衙门的闲职、小官,比如什么主簿、典史、教谕之类的八九品官员,那都是络绎不绝、人满为患的,您花重金买的官,能是差官吗?所以现在不宰你,更待何时。
  话虽如此,但是对于现在的王有龄来说,他缺少的,恰恰是这笔“投供”的钱。
  原来,为了给儿子捐一个好官,王家已经把所有东西都卖了,实在拿不出让儿子“转正”的钱了。因为没有钱,所以王有龄父子来到了杭州,希望找熟人帮帮忙,借点儿钱来应急。但就在这个时候,王有龄的父亲不幸病倒,最后在无限的遗憾和不甘中去世了。
  为了安葬死不瞑目的父亲,王有龄几乎花掉了所有的钱,才让父亲入土为安。但是从这以后,王有龄算是彻底没钱了,他这才有一天没一天地来这个茶馆度日,每天以两个烧饼充饥,最后准备追随父亲而去。
  听完了王有龄的陈述,胡雪岩感慨颇多。他不仅非常同情王有龄的处境,更是为其捐了一个官、却不能去当官而欷歔不已。

  一想到这些,胡雪岩就小声地问道:“敢问王兄,令尊为您捐了一个什么官职呀?”
  一听这话,王有龄无精打采地回答道:“盐大使。”
  这三个字,对于王有龄来说,这就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但是对于胡雪岩来说,这三个字,则蕴含着无限的商机、无限的财富,以至于让胡雪岩激动不已,眼睛里甚至都放出了金色的光芒。
  咱们都知道,“盐”这玩意儿,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不吃不行,所以在历代统治者眼中,盐堪比黄金,甚至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国家绝对不允许私人贩盐。贩盐者一旦被抓到,轻者流放,重者满门抄斩。

  日期:2014-04-25 11:42:17
  话虽如此,但是问题来了,中国这么大,盐又是如此地重要,你不让商人贩盐,那也是不行的。所以到了最后,国家就以“让百姓吃上放心盐”为幌子,设派了“盐大使”这个专门职位,用来管理各地大小的盐商。
  在盐大使的授权下,只有拿到“专门许可证”的盐商才能够贩盐。而为了扩大自己的业务,或者是来分这杯羹,商人们都希望获得更多的“贩盐许可证”。而唯一掌握许可证的盐大使们,自然就会成为所有盐商巴结的对象。
  有这些富甲一方、出手阔绰的大盐商竞相追捧,毫无疑问,盐大使绝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肥缺”。面对这么肥的一个官职,胡雪岩动心地说道:“你要想个办法呀,必须补上这个肥缺,要不甚是可惜。”听到这番话,王有龄面带窘色地说道:“我也想干呀,但是这需要一大
  笔的钱,如今我穷困潦倒,哪里有这么多的钱呀?”“需要多少钱呀?”胡雪岩继续问道。“从吏部门房老爷到签押大人,大大小小共二十多人,再加上其他督抚
  衙门的人员,至少需要五百两。”
  说完这话,王有龄喝了一口茶,他不再说话了;而听到这话的胡雪岩,也如当头被浇了一盆冷水,也不再说话了。于是,这两位选择沉默的人,都低下了自己的头,开始各怀心事地喝起了茶水。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可是五百两银子,也太多了吧!说到这里,咱们就要介绍这五百两银子的价值了,好让大家对当时的物价有一个直观的概念。首先,通过分析史料我们知道,清朝道光年间,虽然大清国势已呈下降趋势,但是物价水平还是很低的。
  在那个时代,一斤猪肉大概五六十文钱,一枚鸡蛋两文钱,蔬菜两文钱左右,葱每斤五文钱,桃子十文钱一斤,一亩良田也就十两银子。所以,如果胡雪岩有五百两银子,他完全可以在自己的老家买五十亩良田,一夜之间成为一个小地主。
  那么,如果放在现在,这五百两银子,它应该是多少钱呢?我们知道,虽然各个王朝的白银价格不同,而且现在的白银大多是工艺
  品,它们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但是通过一般等价物质交换的原则,我们还是能够推算出当时白银的价格。
  这个与白银等价交换的物品,就是中国几千年来一直生产的大米。通过大米这个标准的衡量商品,再经过一系列的推算,我们终于知道了白银的真正价值。
  在道光年间,一两银子,就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八十元人民币,所以五百两银子,应该就是九万元整。
  如果放在现在,这九万元可能是一个小钱;但是在那个时代,这绝对是一笔巨款。
  如果您还看不懂,那我就再比较一下。要知道,那位位极人臣的封疆大吏——两江总督曾国藩,在不贪污的情况下,年收入也就只有一百五十五两。
  换句话说,大清江苏、江西、安徽这三个省的最高领导,集三省行政权、人事权、军权于一身,统治成千上百万人的土皇帝曾国藩,一年的收入也就两万八千元。
  这么说起来,这五百两银子绝对是一笔巨款。

  看见胡雪岩不说话了,王有龄也就什么都不说了。他清楚地知道,对于胡雪岩这种小跑街而言,五百两银子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退一万步说,就算胡雪岩是钱庄的伙计,可以为自己贷款五百两银子,但是现在自己穷得叮当响,也没有什么抵押的物品,胡雪岩凭什么借给自己呢?何况这还是不折不扣的一笔巨款!
  话虽如此,但是此时此刻的胡雪岩,却是另外一种想法。
  胡雪岩清楚地知道,一个人在最落魄的时候,就是最需要人帮助的时候。如果你在他最落魄的时候帮了一把,他一定会记你一辈子。如果这个人未来发达了,他也一定会报答你的,这就叫“知恩图报”。而这样建立的友谊,也将是世上最牢不可破的关系。
  如今这位王有龄,虽然现在穷困潦倒,但是绝对是一只潜力股。如果能帮他补上这个实缺,让他做上大官,那么以王有龄的才华本事,一定会飞黄腾达、大富大贵。而且等到他富贵荣华了,他也一定会尽力回报自己,这对自己将来的事业发展,也是有很大的帮助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